聶金娜
【摘要】數學學習過程中也是能體驗到快樂的,就要看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開放方式教學模式具有很好的優勢,可以叫學生進行積極的體驗學習。使數學變得不再是枯燥的數字,圖形。
【關鍵詞】數學 ?開放式教學
中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社會性和個性也有待獲得迅速發展,面對抽象的數學學習,教學必須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體驗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學數學“開放教學”為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學習提供了有效途徑。
一、開放教學目標以人為本著眼學生的未來與發展
在“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這一數學課程基本出發點指導下,老師們在課堂教學中應努力實現從過去的偏重知識技能的落實這單一的目標,轉向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的課堂教學功能,做到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價值觀多元整合,使數學課堂教學不再只是讓學生獲得必要的數學知識、技能,還要放眼未來,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使學生在數學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充分發展,以便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二、開放教學過程激發興趣讓學生成為發現者
1、創設開放的課堂教學情境
課堂情境極為復雜。從不同層面上看,課堂既呈現以教師為代表的成人文化與以學生為代表的兒童文化相互溝通、整合的畫面;又呈現教師與學生心理不斷調適、沖突的畫面;還呈現師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畫面。因此要感動學生學習數學,我們要創設開放的課堂情境,要能喚起探索與創造的快樂,激發認知興趣和學習動機;能展現思路和方法,學會怎樣學習;能幫助建構進取型的人格,通過“效能感”完善“自我”。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課堂的高度靈活性和開放性。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加強數學的體驗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地把一些間接經驗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再創造”的實踐活動,放手讓學生實踐,讓他們感受“直接”。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更為強烈?!睌祵W教學應不斷滿足學生的這種需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3、設計開放式的課堂練習
傳統的練習因機械、重復或難度不適,而使學生有枯燥乏味之感。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練習中有著良好的積極體驗,能夠滿足全體的需要,這就要求課堂練習從單一走向開放。
教師可出示多層次的習題組,根據學生的數學知識和能力,設計基礎題、提高題、綜合題,或分成幾個層次,由學生自主選擇不同層次的練習題,也可通過開放題,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課堂上,基本上所有的學生都能計算出錢不夠,這是第一層次;第二層次,學生想了很多辦法:回家去拿、討價還價、少買一些等等,這又讓一大批生活經驗豐富的學生體驗到了成功愉悅。而第三層次,有的學生設計出了一、二種方法,有的則數十種,他們體驗到了滿足感。類似這樣的開放題很好地彌補了學生能力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讓全體學生體會到不同層次的成功愉悅。
三、開放學習評價展示自我讓學生成為成功者
比爾蓋茨說:“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成功的努力“。
課程目標最終將由學習的結果來體現,不能沒有結果的學習,也不能學習沒有結果。傳統的教育評價就是單純的考試成績,學生為應付每學期最后的一張試卷而背著沉重的負擔。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我們的評價就要給學生全面發展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也就是要構建讓學生享受成功的評價。數學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要讓學生體會到被尊重、被認可的成就感,被人尊重是幸福的、快樂的,只有這樣,才能感動學生學習數學。
1、開放評價指標
《新課標》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所以在評價時,一是要注重學生對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看學生是否積極投入數學活動,是否有積極的情感體驗。二是要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考查學生結合具體材料對所學內容實際意義的理解為重點,以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評價為主。三是要重視評價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作為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
2、開放評價主體
以往,教師是學生評價的單一主體。而學生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新課程的基本要求。學生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意味著學生評價不是由教師一人說了算,而是一個群體決策的過程,評價群體是由教師及其群體、學生同伴及其群體、家長、社區成員、社會評價機構和學生個人等構成的。一、學生自評。學生在評價自己對某部分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時,比別人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學懂了沒有,還有什么不明白之處,對自己的思考過程中出現的曲折、成功,以及情緒上的變化,都較他人的評價更符合實際,更具客觀性。二、學生互評。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匯報、答問。可以讓其他同學來評判、質疑;對有異議的問題,更多的是要讓學生通過討論甚至爭論求得辨析,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能公正、誠實地評價同學,充分體現合作精神。三、教師評價。教師應著眼于全局性、客觀性的評價,有針對性地解釋與說明學生數學學習中各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及各種問題產生的根源。
3、開放評價方式
傳統的紙筆考試中,過于強調甄別性、終結性,忽視了評價的激勵性和形成性?!督逃筷P于積極推進中中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確指出:“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采用多樣的開放式的教學評價方法”。在這樣評價理念的指導下,我們認為,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針對不同的需要選擇課堂觀察、成長記錄、開放性任務、調查和實驗、數學日記等不同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
總之,作為一線數學教師,我們不僅要做到該表揚時不吝嗇,同時要注意該低調時不高歌,該委婉時不過露,讓學生感到老師的微笑、點頭、贊賞的目光都是崇高的精神獎賞,真正把評價作為促進學生人格發展的有效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感動學生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