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靜思
【摘要】班主任工作紛繁復雜,很多時候收效不明顯,如果在特定的場合設置特定情景對特定的學生進行教育,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創設情景 ?管理 ?特定學生
班主任工作紛繁、復雜而又艱苦,但只要方法得當亦快樂無窮。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就有幾十種思維、幾十種行為,因此,班主任的教育方法也就應該多樣化。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班主任工作更應該不斷進取,適應教育的需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做一個智慧型的班主任。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初入初中生活,初次成為寄宿生,并且第一次單獨生活,免不了有許多需要幫助和照顧的地方、需要老師指導的地方。有些時候班主任故意創設一些機會讓學生去行動、去理解感悟,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特意制造時機教育培養
時機不是等來的,需要自己設定。故意制造時機教育學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班田嘉靜與寧春艷兩位同學,乖巧聰明。剛來到學校時,寧春艷同學表現得局促、孤獨,想家思親,經常以淚洗面,我的勸說和安慰亦不能改變她的初衷。這時候,班長田嘉靜同學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一天找到我說,老師我想同寧春艷同學交朋友。我馬上明白了她的用意并心領神會,就欣然同意。于是我就特地創設條件讓兩人接觸,我把她們安排在一個學習小組,值日生也安排在一起,并且告訴她們每天各自為對方做一件事。平日里我經常找一找她們了解了解班級里的事、交談交談家里的情。漸漸地寧春艷同學不再寂寞孤獨,開朗活潑起來,積極為班級做事,學習和生活也有了勁頭。班級在她們倆的帶領下,健康積極地充滿了活力。我用特制的時機激活了一顆沉寂的心,讓學生充滿了活力。
二、抓住機會進行教育,效果頗佳
機會是一條魚,抓住了它就抓住了活力,往往一次特定的場景談話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和學習。
我們班龔麗寧同學美麗大方聰明,但厭惡學習。家長和同學都反映她很“浪”,對于這一點家長也很苦惱,曾哭訴著要我好好幫幫忙,在班上狠狠地批評批評她。我于是留心她的生活,果然,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在平時甚至上課時還拿出小鏡、梳之類的物品打扮打扮,布袋里裝的多是指甲油等化妝用品……七年級的小女孩確實挺浪的。我暗暗地尋找機會教育幫助她。
一天中午學生們正在衛生掃除,龔麗寧一蹦三跳地進了教室,坐到座位上,順手拿起一個小鏡子美滋滋地照起來。我看在眼里,一個念頭閃過,急忙走過去,夸獎了她一番,坐在她身邊與她聊起來,從學習到生活……當她伸出手時,我發現她閃亮的指甲,急忙問她:“在家里刷碗嗎?”她不好意思的說:“沒有。”“今天你刷碗了!”她吃驚地望著我,“如果不刷碗你手上怎么會沾上油呢?”她好像突然明白過來,手趕緊往回收,可是已經晚了。我指著她染的指甲故意問她是什么,她更加不好意思。我見她面帶愧色,趁機對她進行教育:“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作為一名七年級學生不能染上社會上的不良習氣,應專注學文化,提高素養。”她堅決地點點頭。
從此以后,龔麗寧同學沒有了這些不良習氣,煥發出蓬勃的朝氣,在反饋的家校聯系中,她的話讓我感動:老師沒有讓我當眾出丑,給我機會讓我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學生。家長的話亦讓我心里美滋滋的:老師用特定的方式,尋找了特定的機會,改造了一名特定的學生。
三、選擇適合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對特定的學生進行教育,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改變一個人就需要尋找適合于這個人的方式進行說服教育,創設特定的時間地點,置教育于首位,效果良好。
韋冬艷同學照常是最后一個走進教室的學生,鈴聲響完的同時,她也坐下了,每次都這樣,其他老師的課上也是如此,所有老師對此頗有微詞,每天每節,似乎宮柳就是這樣生活著。無論上正課還是自習,如同日出日落那樣準時,經常是老師開始授課了,她才不緊不慢地踱進教室;或者是教室里寂靜一片,她才從外面大搖大擺地搖到座位上。對她這種行為我也十分不快,如芒在背。
機會終于來了。那天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我提前暗示韋冬艷早早到場會有意外的收獲。雖然我不敢保證她一定會早早到場,但我堅定的眼神已向她說明了必須提前到場,同時我安排她的好朋友督促她不要遲到。果不出我所料,這天我剛到一會兒,韋冬艷同學就來到了,其他同學很長時間才陸續到來。我馬上表揚了韋冬艷,并且宣布在量化考核上給予加分獎勵。我發現這次活動她格外給力,做什么都認認真真,填寫的實踐活動報告也非常好。雖然事后我知道當時韋冬艷同學之所以能提前到場,是因為他父親有急事順便把她捎過來的,但我還是要好好給予評價、表揚。
在以后的時間里,每當我的目光觸及她的一剎那,我發現她眼里都會閃著難以置信的堅定與自信,充滿著渴望。我知道此時她就像風雨中的小草需要愛的扶持,便及時地給了她幫助,并且安排一個活動小組交給她,我相信她能做好。事實也正是如此,在以后的時間里,宮柳同學由一個拖拉的女孩逐漸成為了勤奮向上的好學生。
班主任教育學生的方法很多,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有針對性地創設特定環境,尋找特定機會與適合學生方法的時機,對學生的教育會更有成效,因為特定的情境會產生特定的情感,特殊的時機會產生特殊的思維,也就有著特別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班主任工作漫談》
[2]《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
[3]最新版21世紀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中學版) - 中國考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