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毅 張利金
摘 要:狀態檢修是輸變電設備在一定時期內能保證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適當延長或縮短檢修周期,根據設備的運行工況和絕緣狀態進行檢修的一種變革性做法,這是新時期電網設備管理手段的一次大膽嘗試,文章將通過對狀態檢修與變電運行工作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歸納出一些值得推廣的經驗。
關鍵詞:狀態檢修;變電;設備管理
伴隨著我國各地區電網的迅猛發展,輸變電設備的不斷升級和改良,原有的變電運行管理思路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形勢,這就需要我們對變電設備的管理方法做出一定的改變和調整。狀態檢修這一管理理念應時而生,適應了新時期電網設備管理的需求,將原有粗放型的固定周期檢修轉換為集約性的針對設備運行工況來進行的狀態檢修。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設備的重復停電,節約人力、財力、物力,提高在網變電運行設備的管理水平。
1 何謂狀態檢修
通常電力系統設備都是按照規定的檢修期進行檢修或預防性試驗的,其周期為固定的一年或幾年。狀態檢修就是指設備的運行狀況在一定時期內有可靠的保證措施,如:在線監測設備的溫度、運行參數、絕緣指標及氣體分析數據以及歷次的檢修或預防性試驗狀況良好(或不良)的情況下,適當延長(或縮短)檢修周期,根據設備的運行工況和絕緣狀態進行檢修的一種做法。這種做法是美國于1984年最先進行倡導和推廣的,因其能夠科學的、合理的管理電網設備而迅速被歐美等國家廣泛推廣和運用,并迅速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電網設備管理理念。
我國于上世紀 80 年代末開始研究和引進狀態檢修的理念,于1997 年國家電力公司召開了電力設備實施狀態維修研討會,認為我國現行電力設備的預防性維修存在檢修周期短、檢修工期長、檢修費用高等問題,指出了電力企業實行狀態維修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積極穩妥地實施狀態檢修、改革檢修體制的措施和要求。之后在全國各省市進行了多個試點的應用性研究。
2 狀態檢修的優點
2.1 傳統的檢修方式或預防性試驗介紹
輸變電設備在日常的運行中,受到電場力的及各種環境侵蝕的影響,絕緣強度和運行狀況會不斷的發生老化,這是正常現象,只要它符合設備制造廠商規定的技術參數,就能夠達到其使用壽命。可是,受某些不利因素影響,電氣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可能無法達到額定的運行期限。因而,非常有必要對設備絕緣狀況及運行工況進行定期的試驗和檢查。通過對各種試驗數據的分析,檢驗出電氣設備的絕緣強度和運行狀況是否能夠滿足實際運行的要求,并采取相應的檢修措施對不合格設備進行補強和完善,確保設備運行在正常標準,安全可靠運行。
這種檢修和預防性試驗的傳統做法在長期的運行實踐中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設備本身運行工況非常良好,但是因為到了規定的檢修或預防性試驗周期而不得不進行檢查,從而造成了不必要的停電;再如,設備的運行環境較為惡劣,原定的檢修或預防性試驗周期不能滿足設備絕緣的劣化速度,未等到計劃的檢修周期就發生了事故,從而造成了對用戶的停電。
2.2 狀態檢修對比傳統定期檢修或預防性試驗的優點
從前面的敘述我們可以得知,傳統的周期性檢修或預防性試驗僅僅是從廠家給出的一般環境下設備的運行工況為參考,制定出大致的檢修周期,無法對特殊環境、個別設備根據其健康狀況量身定做檢修和預防性試驗方案。
而狀態檢修則是以安全、環境、效益為基礎,通過對設備狀態的風險評估、狀態分析等手段開展的設備檢修工作,以達到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檢修結構合理的一種管理理念。這是一種具有較強針對性的主動維修方式,可以彌補傳統做法的不足之處,合理針對不同運行工況的設備安排檢修試驗。
與定期檢修相比,能降低檢修成本、減少檢修停電時間、提高設備利用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這樣做不但可以直接減少不必要的檢修工作,也可避免了因定期性檢修和試驗所必須配合的大量的、繁瑣的倒閘操作、保護傳動,節約工時和費用,使檢修工作更加精細化、科學化,還能夠盡量縮減因重復檢修而造成不必要的停限電,盡可能的保證了對用戶的持續供電,直接提高了供電可可靠性和連續性。
3 狀態檢修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和解決辦法
目前,狀態檢修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所面臨的阻力也非常大。這些阻力來自方方面面,歸總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1)一些單位的生產管理和監督部門在厲行的檢查工作中強調對各項規程的執行及指標的完成。當電氣設備沒有按照規程中所規定的檢修期進行周期性檢修要進行考核(在評比中扣分),而這些考核甚至直接與基層員工的經濟收入掛鉤,這就使管理者本著小心謹慎的態度,按部就班的執行規程規定,使狀態檢修不能很好的執行。
(2)輸、變電運行人員工作量的增加。推行狀態檢修,就要求輸、變電的運行人員對所轄設備的運行狀況了如指掌,這就要求在日常的巡視過程中更加細致,從表計抄錄到接頭測溫,從指標統計到狀態估計,需要牽扯運行人員大量的精力。在原有的設備巡視和維護工作中,運行人員通常需要在一個值班周期內對所轄設備進行多次巡視,并按照相關規程、規定要求對設備進行周期性維護,及時發現設備的缺陷及不良工況并加以解決,這些都是保證變電設備正常穩定運行的基本手段。而在推行狀態檢修后,除原有的要求外,還需要增加巡視量,對每個設備都要制訂狀態檢修臺賬,統計分析大量的巡視中所獲得的技術參數,準確同步上報上層技術部門,安排狀態檢修。這樣增加出的工作如不能合理妥善的得到解決,也將成為狀態檢修推行過程中的阻力。
(3)信息化系統的需要進一步投資完善。推行狀態檢修需要統計和分析大量的指標和參數,這里不但需要匯總和統計日常的巡視數據,還需要統計事故處理與倒閘操作的各種記錄以及電能電量等統計指標,根據缺陷發現及處理情況制訂檢修計劃。這些統計都是為了上級及其他部門進行電網運行情況分析和狀態檢修時有據可查。大量的數據需要通過計算和分析后同步到檢修、生產、運行、調度等各單位,這就要求依靠一套獨立的狀態檢修信息處理系統作為支撐,而系統的軟硬件均需要安裝、調試以及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的培訓和維護,這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力、財力,所以也就間接成為了狀態檢修的一個阻力。
解決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需要供電企業設備管理理念的轉變,學習國內外成功的案例,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系統的學習,修編和完善原有規章制度和考核方法,整合或細化部分職能部室的人員的分工,對檢修、運行等相關單位基層員工進行宣貫和培訓,在勞動量增加的同時配比相應的人員和信息化設備,提高員工的業務水平,使狀態檢修這一新的管理理念能夠按照正常軌跡穩步推進。
綜上所述,狀態檢修在推行過程中或許會遇到一些外在的阻力甚至是經歷一個陣痛期,但是我們必須清晰的看到,推行狀態檢修帶來的好處是一勞永逸的,如果能夠將狀態檢修這種設備管理的新理念應用開來,必將為企業效益的最大化走出一條捷徑。因此,我們必須順應這一趨勢,發揮狀態檢修的優勢,結合變電運行工作實際,對變電運行管理做出相應調整,適應狀態檢修的要求,優化管理變電設備,確保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
作者簡介:段毅(1970-),內蒙古,本科,學士,工程師,長春工業大學在讀研究生。
張利金(1972-),內蒙古,本科,學士,工程師,長春工業大學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