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飛 于海全
摘 要:利用國家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對無錫、江蘇和全國在2005年至2014年的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在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物流這十大重點產業進行檢索分析,為無錫市在“新常態”下如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部分依據。
關鍵詞:專利;產業;新常態
中國經濟自2010年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后,出現不同于過去30年的特征,經濟增速持續下滑,工業化進程邁入后期。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首次以“新常態”來描述中國經濟[1],同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1 問題的提出
當前,無錫和全國一樣正在經歷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需求的深刻變化,承受資源環境脆弱、經濟風險積累的壓力,面臨生產組織方式、經濟發展動力的轉換,經濟發展已經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無錫市政府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既要考慮到新常態下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又要為深化改革、調整結構留出了空間;同時指出應當清醒認識到,新常態下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不是自然而然可以實現的,必須轉方式調結構,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2 研究思路
2.1 技術創新與專利的關系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技術創新能力是影響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而專利是技術創新能力實現的最直接、最主要的體現。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發明創造成果的90%至95%體現在專利技術中,在科技創新中充分利用專利信息資源,可以縮短60%的研發時間和節約40%的研發資金。
2.2 國家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介紹
2009年初,國務院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著力解決當時存在的突出矛盾,加快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增強發展后勁,提出了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主要包括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物流業等十大重點產業。產業統計顯示,除物流業之外,其它九大產業工業增加值占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總額的比重約為三分之一,十大產業的運行狀況,直接關系中國經濟能否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2010年2月為配合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國家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建成并正式開通運行,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功能最完備、數據最全面的公益性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從數據上看,中國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收錄了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瑞士、韓國、澳大利亞、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歐洲專利局、非洲知識產權組織等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專利文獻信息,還收錄了“金磚四國”以及東南亞國家等新型經濟體的專利數據。
2.3 研究目的
文章通過國家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對無錫近年在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物流業這十大產業的專利數據與江蘇和全國這十大產業的專利數據進行對比研究分析,為無錫市在“新常態”下如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部分依據。
3 數據說明
文章所用數據全部從國家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http://www.chinaip.com.cn/檢索所得,檢索時間范圍為2005年至2014年共十年的數據,采用申請日檢索,檢索十大產業及其一級子類的專利數據。
4 專利數據分析
4.1 分析結果
文章由檢索得到的發明專利數據,逐一求解十年間無錫的授權量與申請量的比值、江蘇全省授權量與申請量的比值和全國授權量與申請量的比值,并將無錫的比值與后兩者對比,來分析無錫對這十大產業及其一級子類在江蘇及全國所處的水平。分析可知,對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物流業這十大產業,在總體上,無錫有三種不同水平,第一種是在國內和省內都具有優勢,第二種是只在省內具有優勢,第三種是國內和省內都不具有優勢。但對于每一個產業在其一級子類上,每個一級子類又分別屬于以上三種水平中的一種,與產業大類總體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無錫十大產業及其一級子類水平分類
(注:表中有“√√”的表示產業大類和所列一級子類都處于該水平)
由表1我們可以明顯發現無錫在經濟創新驅動發展方面的一些優勢和劣勢,我們要保持具有國內和省內優勢水平產業的發展勢頭,從其一級子類中找到可能會拖累該產業發展的弱點進行改善;要努力發展具有省內優勢水平的產業,在其一級子類中找到可以突破發展為具有國內優勢的增長點,使該產業整體水平能達到具有國內優勢;要分析不具有優勢水平的產業,在其一級子類中分析可以改善的弱點,提高該產業整體水平。另外,我們需要加強科研投入,在各產業努力提高發明專利的申請量和授權通過率。
4.2 專利競爭指標分析
國家技術競爭力指標[2],是由印度Parthasarathi Banerjee ,B.M.Gupta ,K.C.Garg率先提出來的一組指標,他們認為專利數量和專利技術涉及的主題分布方式描述了國家的能力和企業的競爭力。文章將國家技術競爭力的概念做一延伸,利用其中一種指標:專利競爭指標,對無錫相對全國在這十大產業做一分析。
專利競爭指標:Mci=(ANi(j)/ANn-1(j))/(ANi9/ANn-19)。
其中,ANi(j)為某年授予無錫某產業的發明專利數,ANn-1(j)為某年授予該產業除無錫以外全國的發明專利數,ANi9為10年中其他9年授予無錫該產業的發明專利數,ANn-19為10年中其它9年授予該產業除無錫以外全國的發明專利數。Mci反映了隨后幾年無錫競爭地位的大小。
通過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無錫十大產業的專利競爭指標從2005年開始都是逐步提升的,但由于國家政策的調整,2013年開始有些產業出現下滑,這是無錫市在“新常態”下為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必須注意解決的問題。
5 結束語
文章通過國家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對十大產業進行專利信息的檢索和分析,為無錫市在“新常態”下如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部分依據。
參考文獻
[1]陳健生,魏靜.“新常態”下四川經濟發展的新特征[J].財經科學,2015(1):110-118.
[2]謝光亞,李明哲.基于專利信息的中國風電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J].工業技術經濟,2013(8):3-9.
作者簡介:李俊飛(1974-),男,江蘇南通人,計算機應用技術工學博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