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占剛
摘 要:在當前環境監察體系中,基層環境監察作為基礎,只有將基層環境監察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確保各項監察制度和環境法律的落實和完善。近年來我國在環境監察工作上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在基層環境監察工作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對環境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所以需要采取針對性的對策,確保各項監察制度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為環境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基層環境監察;現狀;問題;對策
前言
我國基層環保部門承擔著絕大部分環境執法工作,但在當前基層環境監察工作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對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較大的阻礙,所以需要加強基層環境監察工作,及時對當前基層環境監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確保更好的推動我國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
1 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的現狀
近年來,人們對環保工作極為重視,環境監察作為環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現場對轄區內的排污單位進行監督和檢查,及時查處違法行為和環境污染事件,做好排污費的征收工作,對環境污染事故及糾紛進行處理,確保環保設施能夠正常運轉,從而保證污染物實現達標排放。當前我國環境執法工作多是由基層環保部門來進行,但基層環境監察工作還存在許多不理想的情況,具體表現如下:
1.1 環境監察方面的法律法規不能夠適應當前的環境監察工作的需要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建設工作,法律體系也相對較為完善,但由于立法工作與執法工作存在著脫節的現象,從而給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再加之部分地區地方保護主義色彩較濃,往往環境指標與經濟指標存在混淆的問題,環境監察方面的法律法規不能更好的滿足當前環境監察工作的需要,基層環境監察工作在開展過程中缺乏法律依據。
1.2 環境保護自主參與性較差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環境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也有部分人會對環境問題提出一些意見,但從社會整體來看,在對環境保護問題方面還缺乏參與度,自主參與的積極性明顯不高。
1.3 環境監察執法面臨的形式嚴峻
長期以來我國在發展經濟方面采用的方式較為粗放,這給環境來了較大的污染,再加之部分企業片面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對環境保護較為忽視,存在著違規排污的現象,這不僅對人民群眾的利益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也使環境監察工作的形式極其嚴竣。
2 基層環境監察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2.1 各企業、各部門對環境的法律、法規認識不夠
在當前各部門及各企業當中,由于在對環境監察工作上存在著認識的偏差,部分企業領導認為環境監察會影響其經濟效益,而政府部門相關領導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經濟發展上,對環境保護較為忽視,對環境的法律規則缺乏深入的認識,從而導致基層環境監察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
2.2 各部門之間和各部門內部之間缺乏協調及配合
長期以來,環境保護工作都被認為是環保部門自己的事情,環保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在環境監察工作中缺乏協調和配合性,處于獨自為環保工作奮戰的狀態。而且在體制上,環境監察部門和環境監測部門屬于相互制約和相互依存的兩個部門,由環境監測提供技術上的支持,而由環境監察實施現場監督執法,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這兩個部門之間則缺乏有效的配合性,處于獨立工作的狀態,沒有將監察和監測部門統一的整體效能有效的發揮出來。
2.3 環境監察隊伍的素質還不夠高
環境監察工作質量的好壞與環境監察隊伍的素質息息相關,在當前基層環保部門,基層執法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部分監察員思想較為落后,專業知識缺乏。而且當前基層環境監察機構,辦公條件較差,存在著一人身兼數職的問題,這給環境監察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嚴重制約了環境執法工作的進展速度,而且對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也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另外,當前環境監察工作隊伍中人員補充不及時,環境監察隊伍缺乏新鮮的血液,這給環境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2.4 傳統的環境監察執法理念仍然存在
在傳統的環境執法過程中,為了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通常會采用命令和控制的手段,即整頓及行政罰款等,而且多為事后處理,這種方式不僅與當前市場經濟化需求不相符,而且也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往往是環境污染事實已形成后才采取強制措施,執法與服務沒有實現有效的結合,處于分割的狀態,這對于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許多不利影響。
3 基層環境監察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3.1 加強對環境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各企業和各部門的環境法制意識
通過加強對環境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可以有效的確保環境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為環境監察執法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通過環境法律法規的宣傳,有利于提高全體公民的環保意識,特別是一些政府機關和企業領導自身環境法治意識的提升,使其在進行各項決策時能夠對環境指標給予充分的重視,并進一步將環境指標納入到經濟發展規劃中來,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從而有效的減少違規排污的行為。
3.2 協調好各部門間的工作,做好環境監察和環境監測的有效配合
首先,要做好環境監察與法院、工商、規劃、城管、住建、街道等有關部門的配合工作,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進行有計劃的聯合整治,將環境保護的目標分解到各部門和基層政府從而正真形成齊抓公管的局面。其次,要做好環境監察與環境監測的協調配合工作,在分工上,兩者要各司其職,但是兩者之間又要做到相互配合,加強內部信息的傳遞和共享,從而建立一個共同的具有可操作性強的運行辦法。
3.3 注重環境監察工作隊伍的建設,提高監察隊伍的整體水平
一方面,執法人員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要把各項規定具體化。在管理中可具體操作的規范,嚴格依法辦事。另一方面,國家及地方政府應當加大對基層環保部門的投入力度,確保其擁有先進的設備和儀器,更好的提高環境執法的效率和能力。
3.4 轉變執法理念
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長期和系統化的工作,它涉及的不僅僅是事后的保護,它的重點在于預防和生產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因此,采取新的執法理念,在環境被破壞之前,就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有利于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同時,環境監察人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去指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自覺配合環保工作,真正的從源頭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關注,作為基層環境部門,更需要做好環境監察工作,努力提高環境質量。近年來,雖然部分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的配合度不斷提升,在環境工作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由于我國環境保護參與度較差,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還存在著嚴竣的考驗,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從而更好的保護好我們生存的環境,推動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衛霞.環境行政執法問題研究[J].中國環境法網,2009(7).
[2]汪勁.中國環境執法的制約性因素及對策[J].世界環境,2010(2).
[3]周美春.我國環境執法難的癥結與對策分析[J].環境研究與監理,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