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欣
摘 要:隨著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國家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這不僅是當前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舉措,而且對推動現代化建設及小康社會的實現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當前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公路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文中從農村公路設計原則和特點入手,對農村公路設計的要點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對農村公路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農村公路;設計原則;設計特點;路線;路基;路面結構
農村公路具有較強的分散性,線長面廣,這就對公路設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體設計過程中,需要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如經濟、交通、人口及資源分布等,同時還需要突出鄉村、地方和民族的特點,在遵循保護耕地及因地制宜的原則來對農村公路設計進行統籌規劃,更好的提高農村公路的服務功能。
1 農村公路設計原則
(1)在當前農村公路設計過程中,需要對現有公路充分利用,對較大村鎮和發展潛力大的中小村鎮進行優先考慮,準確對未來區域經濟發展進行預測,從而構筑與之相匹配的農村公路主骨架。
(2)在當前農村公路設計過程中,需要以主骨架作為信托,結合近期和遠期規劃分階段來進行,然后再逐步的將前期項目與后續路網進行連接和拓展,確保路網規劃的有序實施。
(3)在當前村村通公路設計過程中,需要依照先通后暢的原則,有重點、有計劃的進行實施,這樣可以有效的解決正常出行的問題,然后再對公路的品質和等級進行逐步提升。
(4)在當前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需要與當前新農村建設規劃有效的結合,更好的實現對農村經濟建設向規模化和集約化的方向發展,使農村公路建設能夠更好的為廣大農民群眾服務,更好的推動農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2 農村公路設計特點
農村公路線長面廣,地形及地質狀況存在較大差異,這就需要在設計時需要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全面考慮,在具體設計時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節約土地、保護環境、保證質量等原則,按照相關規范標準要求確保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降低建設成本,實現土地的節約利用,確保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的保護,從而使設計的農村公路能夠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符合。
2.1 合理選擇設計荷載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汽車飽有量不斷增加,一些大型的重載車輛也不斷增多,而且當前超載現象普遍存在,這不可避免的會給農村公路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在這種情況下,在當前農村公路設計時,需要合理對農村公路設計的荷載標準和荷載等級進行選擇。
2.2 合理選擇路線
在當前縣、鄉、村公路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與公路周邊的景觀具有較好的協調性,同時還要將公路的綜合效益更好的發揮出來。在設計時需要對舊路進行充分利用,合理選擇路線,有效的減少對耕地的占用率,確保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確保所選路線能夠為施工帶來較大的便利,而且所采用的施工工藝也要與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相符合。
2.3 合理設計安全設施
在農村公路設計時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設計時以使用功能優先,確保其安全性和服務功能,而且還需要與交通量的增長及技術狀況進行有效的結合,進一步對安全設施設計進行完善和補充。
3 農村公路設計的要點分析
3.1 路線線形設計
3.1.1 平面線形設計
在一些順直的路段進行平面線形設計時,可以采用較高的指標,而且確保道路在改造后能夠具有較好的行車條件。對于一些較為困難的路段,在確保其在滿足技術指標的前提下再對老路進行充分利用,只有當老路地形極差或是受地形地物諸多限制無法進行調整時,則需要在設計時考慮改線問題。
3.1.2 縱斷面設計
(1)滿足各控制點的高程要求。縱斷面控制點一般有橋梁、相交道路、城鎮等橋梁設計高程應滿足橋下通航凈空及設計洪水頻率對泄洪斷面要求,對立體相交的道路要滿足本路和被交路的行車凈空要求,對平面交叉的道路要順適銜接;路線穿越城鎮時要盡量和地形、地物相一致。
(2)充分利用老路路面結構。在一般路段,路線的縱斷面設計與路面結構的補強設計是相輔相成的,縱斷面拉坡時,應盡量擬合老路,避免大填大挖在老路路面情況較好時為充分利用老路的路面結構,盡量不要開挖老路,使補強厚度最大限度地接近填高。
3.2 路基設計
在路基設計時,需要對路基設計高度進行合理確定,對平面利用和縱面利用進行綜合考慮,進一步對排水系統設計進行完善,當路基處于溝壑交錯及塘堰密布的水網地區時,則需要加大路基設計的高度。當處于軟基情況下時,則需要采用換填、拋石擠淤、盲溝及塑料排水板等堵多措施來進行處理。在新建公路過程中,為了有效的避免水土流失情況的發生,需要盡量避免大填大挖,設計專門的取土坑和棄土堆,從而實現對環境的有效的保護。
3.3 路面結構設計
3.3.1 當路面結構設計時,如果面層以舊瀝青路面為基礎,而且存在嚴重裂縫時,則需要對其進行開挖處理,同時還需要將玻璃纖維格柵鋪設在瀝青補塊上。當存在較大深陷情況時,需要查明導致這種情況存在的原因,重新進行翻挖處理,對代表彎沉值進行計算,然后根據彈性層狀理論來加鋪補強厚度。
3.3.2 舊碎石路面。需要在泥結碎石和級配碎石路面上進行改建時,則需要打碎和豁松舊路,并進一步摻灰處理,使其作為底基層,然后再針對具體情況來加鋪補強層。
3.4 公路交叉設計
在公路存在交叉口時,在設計時通常會采用平面交叉口,確保交叉口視線的良好性。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對交叉道路提前進行路面的鋪裝,而且對行人出入口需要在設計時確保其達到相應的數量,這樣可以帶來較大的便利。
3.5 沿線設施
在農村公路設計時需要更好的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不僅需要確保安全性,而且還要為群眾帶來諸多的便利。在相關位置上需要進行安全標志、地名牌及指路牌的設置。
4 農村公路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在利用平面線形進行公路設計時,當地質條件復雜時,在保護安全的基礎上可以對平縱指標進行適當降低,適當減窄路基寬度。明確新舊路基接茬方式和填料技術要求。采用夯實機具確保達到壓實的質量標準。在對公路進行加寬設計時,需要根據工程量的大小來采取錯臺方式、壓實作業及錯輪等來達到有效的寬度要求。在路堤加寬時如果采用矮檔墻時,則需要對壓實機械壓實過程中產生的傾覆推力進行準確驗算。在對涵洞進行加長時,可以在原有舊涵洞的基礎上進行順接。當原有路基較好時,可以直接進行底基層或是基層施工,在石質路上可以直接將其作為水泥穩定基層。進一步對農村公路排水設施進行改進,減少水害對公路所帶來的破壞性。
5 結束語
在當前解決“三農”問題中,加快農村化路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舉措,其不僅有利于拉動農村經濟的增長,而且是構建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在當前農村公路設計過程中,需要將質量和安全放在首位,通過加強對設計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有效控制,確保農村公路能夠更好的發揮出綜合效益,為廣大農民群眾帶來諸多的便利,為農村經濟的建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潘宇.淺析農村公路交通工程設施設計的特點、要點及應注意的問題[J].交通科技,2011,10.
[2]黃鳳苗.農村公路線形靈活性設計要點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 2015,6.
[3]趙鑫.淺談農村低等級公路的設計要點[J].科技視界,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