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133-02
在我執教小學數學的這幾年時間里,發現不少學生在做數學題時,面對計算數字較大的乘除法或解決較難的復雜問題,不愿在草稿本上算一算、驗一驗、畫一畫,實在不行時,抓到什么就是什么,手上、課本上、作業本的封面……,只要是可以寫字的地方,隨意地用來打草稿。這樣最終換來的只是錯誤不斷,“紅圈”不斷,訂正不斷,浪費了不少時間,更為關鍵是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我認為培養學生有效地使用數學草稿本,可以減少和避免作業中不必要的錯誤,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一、變視“草”如草為視“草”為寶
日本教育家多湖輝曾說:“草稿紙是思考過程的履歷表。”它是學生學習數學必不可少的“利器”,但是長期以來,這個“利器”并沒有得到學生有效的使用,我們的學生視“草”如草,認為打草稿浪費時間,沒有必要。為引導學生對“草稿本”有所改觀,我多次開展以“草稿本”為主題的數學活動,如“和草稿手拉手”、“草稿,草稿,我的好助手”等,通過一次次的活動,端正學生的草稿態度,重新認識草稿本的作用,明確草稿的重要性。學生準備一本本數學專用草稿本,使長期“躲”在"角落"的草稿勇敢走到"幕前",讓四處亂寫的草稿匯集到一個本子上,夾在數學書里同進同出,“享受”數學書同等待遇,并提出舉行每月“優秀草稿本”展示活動,讓學生真正做到視“草“為寶。
二、變“草”打草稿為善打草稿
孩子們僅僅意識到草稿的重要性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他們長時間形成了草稿毫無章法的習慣,對草稿的認識只是停留在表面。需引導學生不要“草”打草稿,善打草稿,我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1.我的“草稿”個性隨我飛揚
在實際教學中,我注意到一些經驗老師會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規定打草稿,但真正能堅持按老師要求格式打草稿的人并不多。于是我認為善打草稿第一步并不需要去規定學生怎樣去打草稿,而是在認識到草稿性時的同時,根據自己的喜好,制定“個性”專用草稿方案,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弱化教師強制規范下引起的“逆”作用。
制定時,我引導學生注意要在一定的規整中體現“個性”和水平,其目的是方便檢查、日后復習、拿在手能一目了然。設計“個性”草稿方案,對于“非一般”的00后學生來說,是極為喜愛的。比如有的孩子認為自己的草稿本正面用來做計算草稿,反面則用來做解題思考,草稿本后幾頁用尺子和筆做好小洞,方便日后撕下來折東西;還有根據數學學習的四大板塊進行分類草稿,對計算等草稿方法做出細致的規定;也有根據每日學習情況來進行草稿分類,并在草稿上標明日期和學習的內容,方便日后可再次查看;更有根據學習的用途如課堂作業、家庭作業、試卷等進行分類……
方案制成之后,在全班進行交流,讓同學幫忙完善。同時建立自己的草稿互相監督小組,避免了學生的“個性“草稿方案成為“空頭支票”促進“個性”化方案的有效實施。這樣既做到了我的“草稿”個性隨我飛揚,又做到了自主規范草稿的目的。
2.善打草稿,做草稿的主人
隨著孩子們年級的升高,計算和解題過程也越來越復雜,草稿的介入無疑是如虎添翼。但由于長時間的習慣,導致不少學生在解決復雜的問題時,不知打草稿幫助思考,而使解題陷入茫然之中。這就需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草稿習慣,在日常的數學學習過程中,能根據題型特點,結合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活用、巧用、善用草稿,明確數學草稿的形式可有:①計算用。這是常見的一種形式。②畫圖用。在學習《平面與圖形》及其他內容時,一些內容或題目就可借助畫圖進行思考。學生在在動手畫圖的過程中,不僅習得了知識,也獲得了學習方法。③折、剪、拼用。在孩子們學習一些知識時,總是避免不了需要探究,草稿就給予了學生很大的探究空間。在《認識長方體與正方體》這一刻中,可以通過折一折,感知并體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通過動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動,自主獲取面積公式的形成。在這樣的動手活動中,有助于學生形成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④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用。在中高段的題目中,有些題目思考難度大,需要在草稿本上將凌亂的信息進行整理,或要通過草稿本上進行逐層分析間接獲得結果,或需要在草稿上通過一一列舉證明獲得結果。
讓草稿本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最給力“幫手”,使孩子們養成草稿時刻在手,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和能力善用草稿,做草稿的主人。
三、變棄“草”如草為待“草”如金
過往,一本草稿本用完,很多孩子就撕下來折飛機玩或干脆扔進垃圾筒,認為草稿用完便一文不值。要挖掘出草稿的真正價值,還需通過一些有趣的數學活動來實現。在大多數孩子都用完了一本草稿本后,我讓孩子們把草稿“聚“在一起,舉行“草稿盛宴”。在欣賞完所有的“草稿盛宴”后,圍繞“用完的草稿本,該何去何從?”的主題進行討論研究,在討論中,學生發現了草稿的一些獨特魅力:①首先是自己的個性化草稿本,既是自己智慧的“結晶”,又記錄了自己的獨特成長過程;②在草稿本上,隨處可見思考的過程,體現了思維的痕跡;③草稿本實際是一本簡約而又實效的“復習本”;④在草稿本上,可以發現自己學習的一些優缺點,可促進數學學習。孩子們一致認為草稿本不能因為有“草”字,而棄“草”如草,它“吃進去”的是“草”,呈現的可是一筆“寶藏”,應好好保管,待“草”如金呀!
草稿“草”不得,應視“草“為寶,待“草”如金。一本好的草稿本,好比一筆豐富的財產,字字頁頁滿載著孩子們分析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痕跡。它是學生學習方法、學習過程的“歷史見證”。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也曾說過:“良好的習慣是人在他的神經系統中所儲存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它的利息。”培養學生有效使用草稿,有助于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及其效率,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內驅力,實現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