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范 尤辰汀
摘 要:城市聲環境是評價人類居住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但是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的聲環境現狀并不樂觀。文章主要對我國城市聲環境的現狀進行介紹并淺要分析,最后提出具體的城市噪聲污染治理對策,希望能夠為改善城市聲環境做出貢獻。
關鍵詞:城市;聲環境;噪聲污染
引言
伴隨著近年來我國城市工業以及交通行業的不斷發展,城市的聲環境質量也在不斷下降。因此,造成的污染事件也在不斷的發生,再加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噪聲污染治理工作的開展迫在眉睫。目前來看,城市噪聲污染源主要有工業噪聲、交通噪聲、施工噪聲以及生活噪聲等,這些噪聲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的不斷發展,那么這些噪聲產生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城市聲環境的現狀又是怎么樣的?城市噪聲污染治理的對策有哪些?下面文章將一一介紹。
1 城市環境噪聲來源及特點
從噪聲的來源可分為:交通噪聲、工業噪聲、建筑噪聲、社會噪聲和新出現的家庭生活噪聲。現在城市噪聲來源也無礙乎就這幾個方面。
城市噪聲影響最大的是交通噪聲,交通噪聲包括飛機噪聲、鐵路噪聲、汽車噪聲。城市環境噪聲的75%來自交通噪聲,而交通噪聲又主要來自汽車噪聲,且聲級多在80~90dB(A)以上。工業噪聲來自生產過程中機械振動、摩擦、撞擊以及氣流擾動等產生的聲音。此類噪聲一般可達80~120dB(A),甚至更高。這類噪聲影響雖然沒有交通運輸影響廣泛,但局部地區的污染卻比交通運輸嚴重得多。建筑噪聲主要來自于建筑工地的施工噪聲,在建筑施工現場,是隨著工程的進度和施工工序的更替而采用不同的施工機械和施工方法的。因此噪聲源是多種多樣的,而且經常變換。由于施工機械多是露天作業,四周無遮擋,部分機械需要經常移動,起吊和安裝工作需要高空作業,所以建筑施工中的某些噪聲具有突發性、沖擊性、不連續性等特點,特別容易引起人們的煩惱。社會噪聲即指街道和社區內各種生活設施、人群活動等產生的聲音。包括餐飲娛樂噪聲、戶外中小學生及商業設施人群的喧嘩聲、沿街流動宣傳與叫賣等,還有就是一些社區娛樂廣場及婚慶、節日的煙花燃放所產生的噪聲對人民的生活也有一定影響。社會噪聲一般對人沒有直接生理危害,但會不同程度干擾人們談話、工作、學習和休息使人心煩意亂。
另外還有室內噪聲,室內噪聲是由人們自己在室內的各種活動而產生的生活噪聲,以及住宅樓內左鄰右舍、樓上樓下住戶生活噪聲的相互干擾。戶內噪聲大多能自己控制,鄰居之間的噪聲影響則需要在住宅建筑的材料與構造設計上,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加以控制。
2 城市聲環境現狀分析
根據我國2013年的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城市區域聲環境輕度污染的城市占全國城市比例的50%左右,重度污染與嚴重污染的城市比例也分別為18.2%和11.8%,可見我國城市聲環境現狀不容樂觀。噪聲污染與其他污染方式不同,噪聲污染能夠被人們直接感受到,而且造成的危害也是長久性的,根據國家污染投訴科統計,噪聲污染投訴率占整個環境污染投訴比例的60%,可見對噪聲污染的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3 城市噪聲污染治理對策
不同種類噪聲的產生原因是不一樣的。因此,對不同噪聲應該采取有針對性的不同措施。下面對城市幾種不同種類的噪聲治理提出具體對策:工業噪聲的治理對策、交通噪聲的治理對策、施工噪聲的治理對策、生活噪聲的治理對策。
3.1 工業噪聲的治理對策
首先,對新建的能夠產生噪聲危害的建筑項目進行考評,并要求項目建設配備減小或者預防噪聲的相應設施;其次,對已經存在的具有噪聲危害的建筑項目勒令整改,嚴重者停工整頓;再次,對具有嚴重噪聲污染的企業進行搬遷,建設無噪聲污染城區;最后,對噪聲防治設施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對無法發揮噪聲防治的設施進行改進,以最大限度保障城市聲環境的優良。
3.2 交通噪聲的治理對策
交通噪聲主要就是機動車的發動噪聲以及鳴笛噪聲,因此,應該主要從這兩個方向入手治理。首先,提高機動車的車輛檢測標準,對不符合噪聲管理條例的車輛不予派發行駛證;其次,控制城市主干道車輛流量,同時嚴禁拖拉機等車輛在城區上路;再次,加強公共交通設施建設,方便市民出行同時利于降低噪聲污染;最后,擴大城區禁止鳴笛路段,并對警報器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管,避免出現警報器亂用的現象。
3.3 施工噪聲的治理對策
施工噪聲一直都是噪聲污染投訴的熱點話題,尤其是很多建筑夜間施工對居民的睡眠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應該嚴加治理。首先,對施工項目在施工前要接受噪聲污染評估,對超過相關標準的施工項目要勒令整改;其次,嚴格控制施工時間,對有夜間施工需求的項目應該經過噪聲污染治理部門審批,并在施工時最大限度降低噪聲音量,當然,緊急搶修等項目除外;最后,引導施工隊伍使用噪聲較小的施工材料,比如混凝土等。
3.4 生活噪聲的治理對策
生活噪聲也是噪聲污染的主要來源,比如為招攬顧客使用的高音喇叭、娛樂場所對周邊居民產生的噪音、廣場使用的音響器材產生的噪音等等。針對這些社會生活噪聲的治理,應該通過工商、文化、環保以及城管等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首先,對營業性商業活動的噪聲污染進行規范;其次,要求娛樂性營業場所建設相應隔音設施;再次要對特殊地區特殊時間進行重點噪聲管理;最后,開展噪音治理文化宣傳活動,讓每個人都成為噪音治理活動的參與者。
4 結束語
無論任何一個城市,噪聲污染都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僅僅需要管理部門的不斷努力,更需要廣大城市居民的監督與配合。噪聲污染的治理也要從多個角度出發,除了噪聲源頭上的治理以外,還要加強對噪聲污染防治設施的建設,并鼓勵具有顯著噪聲隔離效果技術的研發,已達到為居民提供更加良好的居住與生活環境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蔣驥,譚艷平,董建慧.城市噪聲的防范措施[J].浙江建筑,2008(10).
[2]李艷華.淺析城市噪聲對中學校園的干擾類型及其防治[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6(1).
[3]謝浩.城市噪聲環境下賓館的防噪分析[J].環境研究與監測,2009(2).
[4]劉妍.城市交通噪聲分類及治理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3).
[5]余樹勛.北方城市噪聲如何減弱—在“面向21世紀首都綠化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J].中國園林,2000(2).
[6]張勇.國家環境保護城市噪聲與振動控制工程中心動態[J].安全,2010(11).
[7]楊歌.淺談城市噪聲的污染與治理策略[J].綠色科技,2012(10).
[8]齊雪瑩.淺談城市噪聲的影響與治理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5).
作者簡介:劉思范(1985,8-),女,漢族,江蘇蘇州,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工作單位:蘇州市姑蘇區環境監測站,研究方向:環境規劃與生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