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濱河景觀是城市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景觀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河流在城市生態環境、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價值。通過濱河景觀設計的方法來傳達歷史文化信息,改善生態環境以及實現經濟等功能價值。“地區性”的影響因素在濱河景觀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地區性”的城市濱河景觀設計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地域人文文化因素和地理性因素。所以,在進行城市濱河景觀設計時必須要聯系到“地區性”,地域文化在城市濱河景觀中的重要體現對設計出與地區相適宜的濱河景觀之美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黃河三角洲地區 城市濱河景觀 地域文化
一、城市濱河景觀的概念
水對于人類來說有著一種內在的,與生俱來的持久吸引力。藍天、陽光、水面、綠地大都是人們向往的旅游和生活的地方。城市濱河景觀是指以流經市區的河流為中心形成的周邊的風景,包括廣場、公園綠地、道路、建筑等,還包括人為活動等方面,是具有較強觀賞性和使用功能的一種城市公共綠地。由于人們生活的需要,在濱水地帶所修建的景觀建筑都與自然風貌結合為一體,景觀中的人工與自然的景色的有機結合便形成了城市濱水景觀特色。
二、黃河三角洲地區城市濱河景觀設計的主要因素
黃河文明,是黃河以自然的文明,是黃河與人類的文明。黃河流域是我國文化的發祥地。黃河三角洲地域遼闊,具有濃厚的文化氛圍,豐富的自然資源。各個地區地域文化的不同,使得各個地區濱河景觀設計提取的文化元素亦有不同。各地出土的歷史文物,廣為流傳的歷史人物傳記以及神話,宗教文化的影響以及人文習俗都是濱河景觀設計文化元素提取的源泉。黃河三角洲地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據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文化地理特征來對該地區的濱河景觀進行設計,其設計要素要具有充分地表達以及合理地運用才能實現黃河三角洲地區城市濱河景觀生態及功能作用。
(一)地域歷史人文文化因素。城市濱河景觀是地域歷史文化的載體,將地域歷史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濱河景觀設計中,是對該地區文化的繼承與弘揚,起到了較好的文化傳播作用。歷史文化在濱河景觀中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城市濱河景觀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是整個濱河景觀的美之靈魂所在。城市濱河景觀中地域歷史文化的呈現起著良好的教化作用,能夠讓當地市民以及外來游客充分了解從未熟知的燦爛文化并加深文化意識,提高對當地文化的認知度,通過濱河景觀來進行文化熏陶。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人文習俗,“入鄉隨俗”這一觀念的最直接體現便可以通過城市濱河景觀來呈現,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例如,人文活動便需要一定的場合來承載,在城市濱河景觀設計中提供一定的場所來滿足當前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精神需要。通過一系列的人文活動來提升當地居民的文化素養與生活質量,同時對這一地區城市居民的生活文化進行了傳承。通過人文活動來反映當地的文化特色與文化背景,在濱河景觀設計中合理設計人文活動場所是必不可少的,它通過人文活動來傳承和展現當地文化。
(二)地理性因素。地區與地區之間存在一定的地理性差別,主要體現在地形,氣候,土壤等方面。根據地區的地理性特征來對城市的濱河區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選擇適宜的鋪裝材料以及適合本土生長的植物等,這些是在進行城市濱河景觀設計是必須要考慮到的重要方面。進而設計出更加適宜地區的濱河景觀之美。
三、地域文化在黃河三角洲地區城市濱河景觀中的應用表達
(一)突出濱河景觀文化主題。黃河三角洲地區有濃重的佛教文化、秦文化、魯文化等文化特色,這些都是濱河景觀設計的可提取元素。設計要從視覺、心理感受方面出發,根據文化發展對濱河景觀進行創新,突出文化主題,既體現了城市濱河景觀對文化的傳承創新發展,又能體現大眾景觀空間的觀賞要求水平的進步。濱河空間的主題注入是對濱河空間的景觀營造,也是濱河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在線性空間的景觀設計中,線性空間格局中包括景觀分區、景觀節點,這是濱河線性空間最主要突出空間。景觀分區是以濱河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及地域文化為基礎進行劃分,對其進行空間特色定位以及文化特色定位。這樣,文化主題的突出,空間特色的區分,使得整個線性濱河空間統一規整中顯現出俏皮。
(二)濱河景觀追求“意”“象”的結合表達。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追求意境的表達是至關重要的,意念的情感表達能夠使整個景觀效果達到“質”的高度。在城市濱河景觀的呈現中便是如此。意念需要通過物象的呈現來傳達,不斷挖掘黃河三角洲地區地域文化元素通過物象具體設計實體呈現,做到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杜絕華而不實的表現。濱河景觀空間講究一定的節奏韻律感,在某一特定的主題下,在整個景觀空間的重要節點內容呈現上都要有一定的貫通性,連續性。統一整個濱河景觀的關鍵所在便是意像結合從而對景觀意境進行通體表達。
(三)濱河景觀空間地域歷史文化元素的提取及表達方式。設計元素的表達可通過各種形式在濱河景觀中表達出來,圖案紋飾的提取,在地區不同歷史階段遺留下來的圖案紋飾是不同的,將其進行重新組織并在濱河景觀中用鋪裝等形式呈現出來能夠體現出歷史演變的寓意。歷史故事的重現可通過石刻浮雕的形式進行重新演繹。人物、文物等可通過雕塑的形式加以體現。在進行黃三角地區城市濱河景觀空間設計時,將該地區的地域文化元素以不同的景觀表現形式進行整合,重構,同時也要滿足人們的審美,使之呈現的濱河景觀具有強大的視覺感染力。地域文化以不同形式進行直觀的展現,歷史文化元素與時尚元素的結合,建筑樣式與空間環境的結合,生態原理與文化的結合,圖文元素與寓意內涵的結合,多樣性的元素重疊使濱河景觀內容豐富,創造出特色場景空間貫通濱河景觀已經表達。布置水景小品滿足精神寄托。通過石碑雕刻、雕塑等方式設置景觀小品,可用來紀念已故的文人雅士,傳播當地歷史文化,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濱河景觀與地域歷史文化的結合,增強濱河景觀的文化底蘊,使濱河景觀更具有地區代表性。豐富人們的文化視野,陶冶人們的生活情操。古人多用景抒情,可見透露著優秀文化氣息的景觀可激發人們內心對美的追求,內心情感的跌宕起伏也便豐富了詩人的創作靈感。例如:馬戴的?遠水?中的詩句,“蕩漾空沙際,靈明入遠天。秋光照不極,鳥影去無邊。”以及王維的?漢江臨泛?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詩人以豪放的詩情寫出對水的詠嘆、贊美、歌頌之情,這都是詩人觀景后的有感而發。所以,濱河景觀中文人雅士小品的出現能夠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及對生活的積極追求。
(四)植物選擇合理性表達體現濱河景觀文化。地區之間的差異性在選擇適宜本土生長的植物時是必須要考慮到的必要因素。黃河三角洲地區,由于自然及人為因素形成了典型的濱海鹽堿地,這就導致了在城市濱河植物景觀營造過程中困難重重。植物是城市濱河景觀的主要元素之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土壤是植物景觀必不可少的環境因素,所以在黃三角地區特殊的土壤特質下,選擇適宜該地區的植物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黃河三角洲地區城市濱河景觀設計中,植物必須要有兼顧水土流失的功能作用,所以選擇適宜的植物品種也是有必要的。在此同時,植物景觀亦要滿足濱河景觀的視覺美感。所以要進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及選擇來解決黃河三角洲地區植物品種單一,植物成活率低等問題。選擇適宜的鄉土植物來進行配置,能夠體現一定的地域文化,來弘揚和發展黃河三角洲文化。鄉土植物景觀與城市風格風貌有聯系,鄉土植物是長期經歷地區當地漫長演變過程的土生土長的植物物種,生命力較為頑強,是能夠適應當地環境的最佳植物選擇。鄉土植物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適應性、代表性,并且鄉土植物景觀對優秀地域文化的傳承有著直接作用。地域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之所在,濱河植物景觀作為地域文化展現的載體之一,應該注重優秀文化的內涵表達,挖掘深層地域文化內涵,體現出文化的演變歷程,讓人們對濱河植物景觀有一定的認可度和歸屬感。同時,濱河空間鄉土植物景觀設計應該以一種延續變化而非傳統固執的方式來傳承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地域文化,使濱河植物景觀與傳統及現代文化融合并加以創新,營造出適宜的濱河景觀。
四、結語
上述有關地域文化在黃河三角洲地區城市濱河景觀設計的應用研究,為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城市濱河景觀設計提供了一定的設計思考。地區地域性因素在濱河景觀中的合理運用及表達能夠呈現出地域特色,傳達濱河景觀美之靈魂。
參考文獻:
[1] 日本土木協會.濱水景觀設計[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2]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濱水景觀[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3] 李淑君,王明珍.濱海鹽堿地園林樹種規劃[J].現代農業科技,2007(09):42
[4](美)諾曼K·布思.風景園林設計要素[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9
作者簡介:辛昆,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藝術學院12級碩士研究生。專業,風景園林。導師:盧淵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