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添
【摘要】面對生物科技的飛速發展,學好生物課是當今社會所必須。如何讓學生在學習好生物課的同時具備科學研究的自主探究學習的精神,是我們教師現階段所需要強化的。本文從如何讓學生做生物課的主角的各種方面論述,增強教學直觀性、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等方面,闡述了教師教學的技巧。
【關鍵詞】主角 探究 興趣
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結合生物新課標的要求,對生物學教學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這些要求更加關注的是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目的是在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好的發展。于是現今的生物課堂不僅僅是老師講學生學,更重要的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然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使師生輕松
而且課堂更加高效而事半功倍。那么教師如何做好一位“導演”,引導學生全身心融入生物課堂做課堂的主角呢?
一、興趣是學生做“主角”的根源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階段,學生的好奇心濃重,并且對感興趣的東西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只有具備了學習生物的興趣,學生才能積極準備,集中精力,認真思考,主動探索未知領域。借助學生這樣一個狀態,合理恰當的激起他們的興趣是整節課的關鍵。
例如,在學習《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時,我會聯系生活實際給他們看幾則有關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對人類危害的新聞報道,因為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大家都很迫切的想要了解這些生物怎么危害人類,感染后會有怎樣的癥狀,如何預防等。這個時候我會給出幾種生物的名稱,讓大家自己課下收集資料,然后總結出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和對人類的利弊。最初是片面的出示這些生物有害的一方面,主要是由于興趣是感性的,能通過這種方式喚起學生心理上的學習動機,形成學習生物的心理指向。最后再讓他們了解到其實這樣的生物也可以好好被人類利用的。
二、營造良好氛圍——學生是“主角”
新課程教育理念認為,學生是課堂的主角,而教師要自然當好配角,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也是素質教育的要素之一,我們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主導地位的重要性,并千方百計的改變自己角色,由“演員”變成“導演”積極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能力,盡可能增加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努力創設學生可以自我展示的平臺,積極引導學生自主活動,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
例如,在學習《哺乳動物》這一節時,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哺乳動物的各種資料,然后課上讓學生對哺乳動物的特征以及和與人類的關系進行探究性學習,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自主歸納總結出哺乳動物的特征和與人類的關系。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這里需要老師給以強化,首先組員依次發言,然后組長進行總結歸納概括,避免重復和不精練。課堂上學生需認真傾聽正在發言的小組組長,然后其他小組可以進行補充。這樣既讓學生學會認真傾聽,同時節省時間,使課堂更加高效。
三、構建框架,讓學生來砌磚添瓦
以往教師在課堂中喜歡多講一點講的細致一些,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的更多。可是恰恰相反,這種“一言堂”的教學方法遏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限制了學生自主動腦思維的主動意識。久而久之學生對學習很被動已成習慣,并且會越來越厭倦學習。設計了問題探究的情境后,構建一定的框架,讓學生用自學的方式完善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比教師單純的教相比,學起來更加輕松更加有趣。當然學生的思考探究中有時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困難,如果教師不及時加以引導,思考探究有可能會就此中斷,因此學生在探究思考中還要給以合理的引導。 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老師的精心策劃下,思考步步深入進行,最后達成解決問題的目的。創造一個學生能自主學習的平臺
四、放低自己,把機會留給學生
教師要尊重學生這個主角,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學習,體驗探究的技巧,提高學生的能力及科學素養。培養學生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從而學以致用舉一反三,使學習成為學生的認知結構不斷改造與完善的過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能激起學生積極投入探求新知識的活動,并且適時的裝不懂裝糊涂,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展示自己,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感,不斷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逐漸強化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同時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大多數學生充分發展個性,讓學生有發表見解的機會,輕松自由的氛圍消除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只有在這樣寬松、民主的環境中才能使其思路開闊,思維敏捷,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在這樣的群體學習環境中,學生既可以獨立思考又可以相互啟發,在共同完成認知的過程中提高思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過程應是師生生命活力的和諧共振,學生只有經過科學思維過程 “知疑—思考—釋疑”三個階段,在自由的空間里主動思考,交流撞擊,實現認知結構的升遷,課堂的節拍才能隨學生的活動起伏,實現了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做自己真正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