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君
【摘 ? ?要】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渠道。在考試中,閱讀也作為一個重要的考察內容。而在少數民族地區,由于語言和環境的原因,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教師面對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在教學中,教師要用新的觀念和新的方法指引教學,將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教授學生閱讀的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英語 ?閱讀 ?問題 ?習慣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3.128
在少數民族地區,教師要根據地區具體的特點,轉變教學方式,尋找適合當地學生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少數民族地區,學生有自己的語言,要學會本民族的語言,還要掌握漢語,在此基礎上學習英語,對很多學生來說存在困難,時間和精力也難以分配,面對這樣的客觀情況,教師要先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選擇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一、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一)詞匯量貧乏
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存在著詞匯量貧乏的問題。由于學生沒有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本身對英語投入的精力就相對較少,加上本地的英語資源又不是那么的充足,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很少能夠接觸到英語,也并沒有那么多的書籍能夠閱讀,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往往會造成學生詞匯匱乏的情況。
(二)語法生疏
本人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發現,對很多學生來說語法是學習的難點。在閱讀時語法的生疏成為了影響學生閱讀速度和質量的重要原因。有的學生努力的記憶單詞,但是由于語法的生疏仍然難以讀懂文章,灰心喪氣。
(三)社會、科學、文化知識匱乏
想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白文章中表達的內容,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社會、科學、文化知識。例如有些英文說明文講述一些新科技、新現象。像航天、生物技術、高鐵等等,閱讀這些文章時,如果學生沒有日常知識的積累,面對一個個不常見的單詞,學生是很難理解的。可見信息的匱乏限制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四)閱讀技巧生疏
在少數民族地區,學生英語閱讀學習中,只是憑借自己的感覺去閱讀,教師沒有傳授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學生的閱讀技巧生疏。缺乏教師的帶領,學生對于英語閱讀這個獨特的學習內容難以掌握。
(五)資源不足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慢,交通、信息相對閉塞,獲取資源的途徑較少。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師相對發展好的城市來說水平有待提升,教學的條件也相對的薄弱。這些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學生的學習基礎不扎實,學習資源匱乏,影響英語的學習。
二、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一)新觀念
第一,教師在授課中,要加強學生對中外文化的了解,讓學生看到中外文化的差異,從在這種差異中看到雙方的優勢,感受中外文化的魅力。教師要幫助學生打開視野,到一個更寬廣的世界中去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文化,開拓學生的視野。因為,學生想要學好一門語言需要了解產生這門語言的國家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特點,在這個基礎上更加便利的學習。例如,課本中有很多內容都是結合西方人的日常生活、生活習慣展開的各種交際會話,因此文化的學習非常重要。
第二,重視英語學習,重視閱讀教學。我們要從根本上轉變思想,不能習慣性的將英語的學習放在其他學科后面,認為英語是生活中暫時使用不到的,而忽視英語的重要性。我們要從教師做起,改變思想,積極地尋找有效的并且適合學生的方法教學。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通過閱讀,體會閱讀帶來的樂趣、汲取知識,學會閱讀并且通過閱讀學習。
(二)新方法
第一,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新方法教學。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有時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使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并且學會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學會如何面對困難,通過問題的漸漸解決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與學生相處中要和藹可親,公平民主,為了讓學生能夠敢于發問,多多使用“please”、“try it again”、“thank you”、“well done”、“very good”等詞語,并且不要吝嗇鼓勵的言語,幫助學生自主的學習。
第二,教會學生使用靈活的方式學習。很多學生覺得記憶單詞是非常困難并且枯燥的,但是沒有單詞的儲備學生又很難進行閱讀,長此以往學生的成績難以得到提升。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記憶單詞方法,現在的學生大多數還是采用最原始的方法記憶單詞,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記憶單詞,花費時間長并且容易混淆。教師在教學中要傳授“詞根詞綴”、“聯想記憶”、“諧音記憶”等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如果學生覺得這幾種方法難以掌握,那就讓學生先學會單詞的讀音,多多的讀,多多的寫,根據讀音記憶單詞。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記憶單詞時要避免那種拿出大段時間來單純記憶單詞。將一天的時間合理的劃分,將需要記憶的單詞分散開去,反復的記憶,提升效率。
(三)授方法
第一,教師要帶領學生學習,掌握常見的英語閱讀文體,了解不同文體的特點和考察的主要問題。帶領學生學習,教授學生方法,做好閱讀學習的基礎,掌握記憶單詞的方法,增加單詞的儲備量。教授常見的語法并且要豐富學生的科學、社會知識,為學生的閱讀打下基礎,做好準備。
第二,帶領學生閱讀。教師可以準備幾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最好是不同的文體的文章,帶領學生閱讀。第一遍先進行快速閱讀,在完成閱讀之后和學生一起找出文章的中心意思,找出關鍵性的詞語和句子,梳理文章的結構。在完成快速閱讀之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獲得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進行詳細閱讀,有針對性的進行閱讀,通過詳細的閱讀文本解決具體的問題,獲取更加詳細的信息,分析作者的主旨。如果在學生閱讀上存在問題,可以運用關鍵詞和關鍵句來了解大意。遇見不認識的單詞或者是語法,學生可以通過上下文來推測意思,從而能夠順暢的閱讀。
第三就是常常的練習,孰能生巧,經過反復的練習、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努力必定能夠提升英語閱讀水平。
在少數民族地區,由于資源的缺乏、師資力量的薄弱和當地人們思想觀念等多種因素的限制,英語成為人們忽視的學科。思想上不重視,物質上的不支持導致了學生英語能力上的缺陷。但是就當前的情況看來,英語成為了交流中常見的語言,英語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閱讀是重要的內容。因此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重視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針對當地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的組織教學,轉變舊觀念,采用新方法,教授學生閱讀的技巧,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習慣最后提升英語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