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烏
1994 年兩家創業公司的出現,使得互聯網不再是一群極客的玩具。網景(Netscape) 在當年 10 月推出的第一款瀏覽器讓互聯網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而雅虎率先提供了免費檢索服務。
雅虎是由中國臺灣人楊致遠創立的,他生于1968年。在 25 歲那年,楊致遠和費羅一同創立了雅虎(Yahoo!)并由此開啟了一個時代。
楊致遠堅持認為小時候當時是一個比較懶惰的孩子,而且注意力不集中。10歲時,全家移民美國。第一天上學的時候,他知道的英文只有一個單詞——shoe(鞋子),但在完成了中學學業以后,楊致遠順利進入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該校的電機系是硅谷神州的組成部分,他就選修電機工程,并結識后來的搭檔大衛·費羅。
他們喜歡在因特網上沖浪,并把他們所喜愛的站點編成一個名單以便尋找。有次他們靈機一動,決定將這一名單在網上公布,供網友使用,并將這一名單叫做“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 (通往萬維網的楊致遠指南)”。
沒有料到這一行動大受歡迎,發生了轟動效果。雅虎流量與日俱增,每天要接待數以萬計的訪問者。
《浪潮之巔》的作者吳軍博士曾經用“英名不朽”來形容楊致遠,他認為:“他們對世界的貢獻遠不止是創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門戶網站雅虎公司,更重要的是制定下了互聯網這個行業全世界至今遵守的游戲規則——開放、免費和盈利。也許一百年后雅虎公司會不再存在,但是人們會把他們和愛迪生、貝爾和福特相提并論。”
除了開創了互聯網時代,楊致遠同樣深遠地改變了資本市場。1995 年,兩人已經放棄了寫畢業論文,而專門從事創建網絡門戶。由于占用了過多學校資源,雅虎被斯坦福大學掃地出門, 于是楊致遠和費羅來到斯坦福大學一墻之隔的沙丘路的風險投資家那里尋求資金援助。
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紅杉資本用 100 萬美元換取了這家只有兩個人及幾臺破電腦的小公司 25% 的股份,更重要的是,這家公司沒有任何收入。
這次投資同樣是一次劃時代事件,它意味著,在互聯網時代,資本開始出讓權利,個人智慧和巨量資本享有同等地位。此后,草根創業在硅谷風起云涌,伴隨著華爾街衰落的,是硅谷崛起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