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哲
移動互聯網不管是提出需求,還是幫助產能,抑或是釋放剩余資源,你參與這場革命就是成功者。
下午好,我們今天都在談“新常態”。上個星期亞洲杯小組賽國足出線讓大家為之驚喜歡呼,看來“出線”還不是常態。我之前在傳統行業,別人問我賣多少馬桶,我可以告訴他總量,但是問我賣給了哪些人,我卻并不完全清楚。后來進入阿里巴巴,我體會到互聯網經濟與傳統行業不一樣,互聯網經營更多的是經營人。剛才90后張天一就把這話點穿,他說他不是賣米粉,而是通過賣每一件產品抓到每一個人,我很欣賞。
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區別在于移動端實現了“五位一體”,就是人、機器、時間、地點和支付,五件事合在一起。PC時代這五件事是分開的,“五位一體”最主要是能把社會剩余資源釋放出來。舉個例子:嘀嘀打車。出租車司機開車等客人的時間是剩余資源,客人等車的時間也是剩余資源。當有了“五位一體”,人、機器、時間、地點、支付都一并解決,把剩余資源釋放出來,這是移動互聯網很重要的核心,檢查一個移動互聯網公司是否優秀,要看它是不是善于釋放剩余資源。
什么資源最值得釋放?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有個口碑網,口碑網誕生在PC時代,沒有誕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人愿意在PC時代,約好服務之后再去享受機會。移動互聯網是改造行業的最好機會,終于能做到隨時隨地把服務行業閑置資源釋放出來。
既然是服務行業,一定要通過線下提供,既然線下提供服務,我們就必須提到一個詞“O2O”。我們O2O市場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思考:第一,閑置資源有沒有被完全釋放。現在有些人做小區O2O,在每個小區門口再建一個類似便利店一樣的服務站,這屬于重復建設。第二,很多企業做了O2O以后,自身效率沒有提高,反而是下降了,毛利沒有提升,運營成本卻上升。在這里,我提出“兩個凡是”來檢查O2O靠不靠譜:凡是對用戶體驗有成倍提升的是好的O2O;凡是對公司經營效率有提高的是好的O2O。我們傳統行業中有些企業有著豐富的線下資源,覺得不加入O2O,線下資源就會浪費,但是如果消費者的體驗沒有得到巨大的提升,你的O2O就會成為消費者唾棄的對象。所以一個好的O2O,一定要經得起“兩個凡是”的檢驗。
很多人問我,行業的下一個機會在哪兒。在中國,聰明人很多,同樣一個機會做的人多了就會形成危機。我聽說正規的P2P公司有兩千多個,硬生生把很多好機會做成供給過剩了。我們不找機會,但是要找問題,找出的問題最好是夠大、夠難。
跟大家分享我看到的大問題:第一,農村的金融服務。在農村做互聯網金融,我聽到的都是反對的聲音。即使在我們最發達的村,寬帶普及率也并不高,物流配送也受限制。2000年阿里巴巴剛起步,物流、信息流很多都亟待解決。如今在新常態的推動下,農村這么大市場,夠大、夠難,你把這些事情做起來,就是機會。
第二,B2B市場。移動互聯網對企業服務改造還沒有開始,為什么?因為這存在很大困難,有多少企業習慣使用互聯網進行企業內部的管理和對外交易? B2B市場夠大,但任何一個行業互聯網基礎都較弱。阿里巴巴也是歷經15年的探索才走到今天,阿里巴巴第一天做電子商務的時候,馬云被別人當成騙子。我想今天大家再做互聯網金融是幸福的,沒人會被說成騙子。
新常態尤其是在服務行業,還是有巨大的問題,有待我們解決。新的常態上增量經濟,存量經濟核心是什么,無非是效率,所以移動互聯網不管是提出需求,還是幫助產能,抑或是釋放剩余資源,你參與這場革命就是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