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國慧
摘 要:隨著精英教育向大眾的普及,高校畢業生數量迅速增長,就業問題日益突出。現階段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職業指導工作還很不完善,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因此,促進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職業指導工作優化改革,幫助大學生養成與時俱進的現代職業意識,促進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已成為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課題。本文以百色學院職業指導為例,闡述職業指導在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面臨的問題,分析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職業指導的現狀,為更好地開展和促進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職業指導工作提出改革措施。
關鍵詞: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職業指導;開展與實踐;百色學院
自1999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全面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高校畢業生數量迅速增加。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數已達到749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已接近“瓶頸”狀態。因此,職業指導教育作為一項推動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的系統工程,而越來越受到國家、社會和學校等各方面的關注。職業指導的主要工作是提供職業咨詢,開發職業潛力;幫助大學生了解自己的職業,培養正確的職業觀念,設計職業生涯規劃;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并且能夠適應職業生活;同時也能為用人單位提供一些必要的用人觀念與標準的咨詢服務。百色學院作為桂西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升格本科以來,職業指導工作雖仍處在起步和探索階段,但長期以來對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實踐也在不斷投入力量來完善與優化。
一、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職業指導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一些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為擴大辦學規模而不斷擴招,但沒有經過市場調研而設置學科專業,加上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跟不上,造成與地方經濟建設脫節;由于受限于辦學體制,學校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完善與課程設置上對“應用型”的把握存在著一定不足和偏離,以致在進行培養教育的過程中未能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培養。
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多成立在遠離中心城市的地域,而多數學生來自于農村。不管是學生抑或是家長,對現代就業信息的捕捉能力都相對較差,以致對國家、地方的就業政策及大學生就業形勢出現認識上的偏差,從而直接影響了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出現頻繁跳槽,不愿回到崗位需要的農村基層就業的現象。
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一些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師資力量、課程設置、專業設置等方面都出現了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不對稱的問題,而在針對職業指導方面,缺乏系統科學的規劃和考慮,從而導致了針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偏離了軌道,達不到職業指導應有的效果,造成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
二、百色學院職業指導的現狀
1.對職業指導的內涵把握不全面
職業指導是幫助求職者選擇職業、準備就業、實現就業,并完成職業發展的一個過程。但目前學校在開展職業指導具體工作時,過于側重于技巧性養成,而單一地向學生講授求職技巧和就業政策,忽視了職業指導工作本身的科學性和客觀性,造成了“人職匹配”嚴重失衡。
學校設置了職業指導服務機構,成立招生就業處,下設職業指導中心和就業創業教研室以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咨詢室。由學校行政人員來擔任中心和教研室主任,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咨詢室任職教師主要也是由職業指導任課教師擔任,從而形成了職業指導工作長期是以行政手段來完成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
2.職業指導內容單一,缺乏系統性和延續性
大學生職業指導應是貫穿整個大學教育的系統性工程。當前,學校的職業指導通常以課堂教學為主,僅通過“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來完成。學校人才培養方案里所設置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一般設置在第一學期與第六學期開課,共38個課時,沒有形成系統而連續的職業指導課程體系,形式與內容都比較單一,總課時量較少,不能滿足學生在不同階段的不同層次的需求。
3.職業指導沒有形成專業化與職業化
職業指導人員配備不足,專業程度不高。職業指導人員多是由從事職業指導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組成,而這些教師多是從事行政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人員。大部分教師在上崗前都沒有參加過相關的職業指導培訓,更沒有從事人力資源市場和企業管理工作。目前,全校從事職業指導課程教學活動的有40人,其中,19人具有國家二級職業指導師資格,14人具有國家三級職業指導師資格,目前尚未有國家一級職業指導師資格的教師;具有正高職稱的有0人,副高職稱的有1人,中級職稱的有12人。從這里可以看出,缺乏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與職業化的職業指導隊伍是當前學校職業指導工作面臨的重要問題。
4.職業指導信息量少,形式與內容滯后
目前,大學生職業指導教學多處于理論教學狀態,而內容更新較慢,缺乏創造性與實踐性,對學生就業心理的輔導與職業能力、職業素質的培養不夠重視。任課教師在職業指導課程講授上內容匱乏,大多數局限于狹隘的就業形勢與政策講解和分析、就業技巧與案例分析以及提供就業信息等方面,加上以“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來完成教學,導致學生難以得到應有的知識與鍛煉,難以滿足學生的必要需求。
5.重群體指導,輕個性化指導
目前,學校在職業指導工作方面缺乏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多是以班級為單位的群體性方式來開展。尤其是學生在作出了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之后,學校不能根據學生個體發展需求進行科學跟蹤指導,缺乏富有成效的職業指導與職業咨詢輔導的有機結合,缺乏針對性與實效性。隨著學生個性化的不斷發展,大學畢業生往往會面臨求職擇業的多重選擇,作為剛踏入社會的人群,他們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或心理不適。
三、百色學院職業指導開展的實踐與措施
百色學院是百色市在開展職業指導工作時,唯一一所多科性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開展職業指導工作時,應以百色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為導向,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抓住應用型學科教育和區域經濟發展規律,培養具有“弘揚傳統、團結務實、奉獻拼搏、爭先創新”的百色精神的面向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高層次專門人才;以專業化職業化指導為主要手段,積極探索職業指導新模式,為地方社會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援。
1.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樹立職業指導新理念
充分認識職業指導的現實意義,正確認識職業指導的內涵,樹立人本化、個性化、全程化的職業指導理念,形成“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為地方經濟發展、為學生個體發展形成長效合作機制。
2.增強職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為職業指導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鑒于學校職業指導教師職稱結構的嚴重失衡情況,學校應鼓勵科研人員、職業指導教師共同開展職業指導理論方面的研究,開展課題申報,并給予一定的政策性傾斜,形成有助于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職業指導理論。
3.構建內容豐富的多元化職業指導體系
充分利用學校既有資源優勢,拓展職業指導見習實訓基地,形成由職業指導課程體系、職業指導講壇和職業指導見習實訓基地三部分組成的多元化的職業指導內容體系。
4.建立科學的職業指導課程體系,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的職業指導人員隊伍
首先,完善職業指導課程教育體系,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編寫教材。強化“教學—實訓”一體化職業指導體系建設,通過“教—學—訓”的方式給予學生行之有效的幫助。其次,建立一支了解政策、熟悉市場、精通業務的專業化、職業化的職業指導人員隊伍,使職業指導向專業化、職業化方向發展。要合理配置職業指導隊伍構成結構,構建由校內教學團隊、專職職業指導師、行政管理人員兼職職業指導教師、優秀校友和優秀企業代表及其他校外職業指導師組成的指導團隊。通過鼓勵教師參加職業指導師資格考試,選送教師參加培訓和學習,提升職業指導教師隊伍的整體業務水平。
5.利用新媒體,建設數字化多媒體職業指導服務平臺
新媒體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在新媒體背景下,學校通過建設專題網站、微博、微信、QQ、飛信、就業信息平臺等,把網絡、手機、多媒體等信息手段融進職業指導工作中,推進大學生職業測評體系開發,完善“一對一”“一站式”職業咨詢服務系統,進一步創新大學生職業指導觀念,采取“引導式、融入式、實訓式”三大模式規劃學生職業技能發展途徑,不斷深化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升職業指導服務質量。
總之,完善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職業指導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不斷變化,職業指導工作的實施已然成為高校解決學生就業的主要途徑之一。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職業指導工作要根據地方經濟特色而不斷思考與探索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的最有效方法,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指導體系,幫助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和規劃,不斷完善其理論體系和開拓實踐領域,從培養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的高度,將職業指導工作推向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陳德明,張 氫.高校職業指導人員職業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0(04).
[2]徐元彬.高校職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03).
[3]吳光皎.試論高校職業指導的開展與推動[J].湖北社會科學,2009(01).
[4]趙北平,王年軍.高校職業指導模式的創新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4(04).
[5]曹紅霞.我國職業指導的現狀與發展[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01(06).
[6]王 創.高校職業指導的現狀與發展方向[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06).
(作者單位:百色學院招生就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