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蘇皖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強調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互助的。教師的責任是引導學生、輔助學生進行學習;教師的教學應該是開放性的,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的教學也應該是多方面的,講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的教學更應該是互動式的,旨在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自我的全面發展。
一、教學應該是開放的,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教學中,教師往往喜歡以知識代言人的身份向學生灌輸知識,猶如古代的科考喜歡用八股文限制考生的思想。學生坐在思想政治的課堂上,僅僅以被動式的聽課為主,聽教師滔滔不絕、天花亂墜地傳授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阻礙了學生對知識技能、情感方法等多方面的思考,不利于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初中政治教學需要開放性,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比如,在思想上,教師要充分解放學生的思想,使得整個課堂成為學生打開思路,暢所欲言,進行思想碰撞并產生新的思想火花的場所。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對一個問題進行多角度探討,發散學生的思維。在時政問題上,教師更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例如,兩岸關系問題、中國外交問題、醫療民生問題、教育養老問題,等等。學生思考越多,得到的收獲也將越多。
二、教學應該是多方面的,講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多維的教學即不僅僅局限于課本的教學,而應讓學生更全面、更深入地去了解思想政治這門學科的實際意義所在,學會學以致用。
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通過現代化的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當今的時事政治,在圖像影音中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當今的熱點問題。如,全球金融峰會、埃博拉病毒以及醫療保障問題,讓學生不僅僅停留在知道這個層面,還能在學習中了解更多人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和做法,不斷擴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閱歷。
再者,教師可以通過必要的途徑讓學生多參加課外實踐,通過走訪、問卷調查、電話采訪等方式去關注思想政治問題。
三、教學應該是互動的,著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所謂的互動式教學,即教師不再是課本的傳聲筒,而是能夠與學生進行互動,還能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的教育工作者。互動式教學包括兩個層面的互動,即上述所提及的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人與人之間應當是平等互助、團結友愛的。因此教師的教學應當呈現互動性,著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比如,在上課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學生劃分成臨時小組,并鼓勵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辯論,小組內部成員積極討論。例如,針對課本的課后案例,或者是當今的時政熱點,教師可以選擇性地提出一些問題,然后讓各小組成員發表建議,提出看法。教師的問題應當具有一定的爭議性,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討論的熱情,又能發散學生的思維。課后教師更應當給各個小組成員指派任務。例如,讓其設計問卷調查項目、上街走訪調查等,以最后的實踐成果來評定優劣。
四、教學評價應當是公開的,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教學的公開公平
學生最關心的問題還是自己的課業成績,但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并不能知曉自己的評價結果是怎么來的。這種不透明公開的教學評價模式會使學生對于教師是否存在偏私行為生疑,從而不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友好的合作交流與溝通。再者,不透明的教學評價體系也不利于教師正常教學工作的展開,更不利于教師發現自己教學上存在的不足。因此教師的教學評價體系應當是公開的,使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教學的公開公平性。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教師要善于利用高科技為自己的教學服務。班上可以設置專門的管理員維護網頁的日常更新,及時處理班上的教學反饋信息,聽取學生的教學意見,并將之上傳到評價體系中,以便及時查看。再者,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個人評價時,也要做到客觀公平,使學生能夠清楚地看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也能找到自己應當繼續保持的地方。
初中生正處于叛逆的青春期,傳統的政治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不利于教師與學生進行良好的合作與溝通,從而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因此新時代的初中政治教學應當是互動開放式的。這就要求教師能夠采用開放式教學、多方面教學、互動式教學,構建公開公平的教學評價體系,使學生的創造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體會到教師教學的公平公開性。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三樹鎮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