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玲
摘 要: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高中教育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因此,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水平,加強對教學課堂模式的優化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闡述了高中化學教學現狀以及高中化學教學課堂模式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優化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應用型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思維分辨能力的發展,并且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對學生形成縝密的思維習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優化教學課堂模式,提升學生化學思維能力,讓高中生能夠更好地對化學知識進行實際運用,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一、 高中化學教學現狀
1.教育模式單一
在學習競爭激烈的今天,升學和就業的壓力,使得教師依舊按照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進行教學。主要還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地學習知識的填鴨式教學。這種模式約束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限制了學生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觀察和理解,使得課堂效果不能有效地提高。
2.教學方案不夠完善
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大多數家長和老師過多地在乎學生的學習成績,要求學生對知識點死記硬背。這種強迫性的學習環境會讓他們的心理上出現抵觸情緒,從而降低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長期下去,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產生厭倦心理,在教師進行化學思想培養的過程中,不能得到很好的配合和響應,使得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和水平不高。
二、高中化學教學課堂模式優化對策
1.引導學生自我思考
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前,應該根據所要講解的知識點,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綜合考慮課堂的時間和自身教學的快慢。在課堂教學中穿插教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思考,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思考和鞏固。做到問題和書本教學相結合,加強高中化學的引導,提升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促進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優化。[1]
例如,在有機化學教學中,設置教學內容時,高中化學老師可以把乙醇和乙酸、乙烯和苯之間用官能團聯系起來,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相互之間進行對比,對有機化學中的其他物質進行官能團分類;在對乙醇、乙酸和乙醛進行學習時,三者之間互相轉化教學,讓學生針對這些物質之間的反應形式和化學式的變化提出問題,三者還能不能與其他的物質發生反應?讓學生進行探討,在討論過后教師對學生的討論結果給予相應的評價,并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從而提升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
2.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
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化學思維的培養,應該根據學生的綜合特點,盡量營造輕松、和諧的氣氛。在課堂教學中結合課堂問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對所學的知識點有一個更深層的了解。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評價學生要以表揚為主,批評時也要盡量委婉一些。[2]教師所提的問題要適合大多數學生,要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要創設實驗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如,在講鈉的反應這個章節時,先讓學生觀察鈉與水的實驗,再讓學生觀察后提出自己的問題。針對一些問題對學生進行實驗的探究和解答,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討論,營造一個良好的化學探究學習環境;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足之處,進行強化講解或是由學生自主討論,使得學生能夠提升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化學的教學質量,更好地達到教學期望的目標。
3.完善教學模式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握學生現有的學習情況,把握教學的時機和重點,完善教學模式,發散性地為學生講解和演示所學的知識點和相關的學習方法。如“在如何制備Fe(OH)2
白色沉淀”這章教學中,我將該章的實驗器材帶入課堂,在講解的同時,為學生演示該現象的產生,然后根據我所做的實驗,讓學生來嘗試著自己動手進行實驗,并根據該實驗提出一些關聯性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和對已學的無機化學知識進行考查,讓學生能夠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更好地對高中化學知識進行學習和鞏固。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優化課堂模式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引導學生自我思考、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完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化學思維能力,促進高中化學教育可持續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建新.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反思[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3(01):62—65.
[2]田現波.新課標理念下高中化學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新西部(理論版),2010(06).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農業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