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宇 楊奎 謝克文


摘 要:文章通過地面γ能譜測量的U含量數據劃分出三個U含量異常區。再在異常區域中找出含量異常的地氣元素,并將異常區中的地氣異常元素與地氣中U進行相關分析。最終結合地氣與伽馬能譜預測礦體所在區域。
關鍵詞:γ能譜;異常;地氣
地面γ測量[1]是鈾礦普查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是依靠各種放射性元素的譜,分別測定它們的豐度,特別是U、Th、K三者的豐度以及它們的相對比值。它方法簡單、靈活、效率高。
地氣法[2]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興起的一種尋找隱伏礦床的一種新方法,國內童純菡教授[3]等多名學者利用此方法驗證了此方法尋找隱伏礦床的可行性。
因此,作者分析地氣法以及地面γ測量異常,得出了所劃分的異常1區(0-40m)、異常2區(390-430m)所引起的地氣和γ能譜異常為礦致異常,異常3區(570-680m)所引起的γ能譜異常為非礦致異常的結論。
1 工作區地質概況及工作部署
1.1 工作區地質概況
長排礦區地處粵、贛、湘三省交界處的廣東省仁化縣長江鎮境內,位于閩贛后加里東隆起西北緣與湘、貴、粵北海西-印支坳陷的結合部東南緣的諸廣南部巖體中部。長排礦區處于北西向汝城-惠來切殼斷裂、東西向九峰-仙游大斷裂及北東向吳川-韶關(北接郯廬斷裂)深斷裂的交匯部位,本區位于有利于鈾成礦的幔破過渡區。這種獨特的三位一體的區域構造格局,為巖體的形成與演化、構造的發生與發展、鈾的活化轉移以及成礦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1.2 野外工作部署
本次工作布置一條測線,全長1350米,根據工作區地形,測點大部分每隔10米一個,部分隔20米一個,個別40米一個,測點一共111個。在進行地面γ能譜的測量的同時進行地氣采集。進行地面γ能譜測量所用的儀器是成都理工大學自行研制的IED-3000B型多道γ能譜儀。進行地氣采集的裝置為動態式地氣采樣裝置,用ICP-MS進行分析,獲得Ti、Cr、Mn、Sn、U、Th等39種元素的含量。
2 成果分析
2.1 γ能譜異常特征
根據γ能譜測的數據與地氣數據,劃分出三個γ能譜測量出的U含量異常區域,并找出在γ能譜U含量各異常區域中的地氣異常元素,并列于表1。
2.2 相關分析
將γ能譜U含量異常區域所對應的地氣異常元素分別進行相關分析,結果如表2、表3和表4。
從以上三個表可以看出:
(1)在異常1區,U與REE(稀土)存在顯著相關關系;與Ga、As、Rb、Ba存在高度相關關系;與Mn、Ni、Sr、Y、Zr、Ag、Hf存在中度相關關系;與Zn存在低度相關關系;與Cu的關系極弱。
(2)在異常2區,U與Ti、Co、Ni、As、Ba、REE(稀土)存在高度相關關系;與V、Mn、Cu、Ga、Sr、Y、Mo、Ag存在中度相關關系;與Sb存在負相關關系。
(3)在異常3區,U與Mo、Sn存在低度相關關系,與Ga、Rb、Zr、Hf、Ba的關系極弱;與Nb存在中度負相關關系。
3 結束語
在異常1區與異常2區,地氣中元素除U異常外還有其他異常元素,且在這兩個區域地氣中含量異常的元素與U存在中度相關關系及更高相關關系的共同元素有REE(稀土)、Ga、As、Ba、Mn、Ni、Sr、Y、Ag。因此,異常1區和異常2區應該優先考慮。在異常3區除有U異常外,只有少量的幾種元素有異常,且與U的地球化學極其相似的稀土(REE)在異常3區并沒有含量異常。因此異常3區不應優先考慮。
參考文獻
[1]章曄,華榮洲,石柏慎.放射性勘查方法[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0:153-169.
[2]KristanssonK,MalmqvistL.Trace elements in geogas and their relation to berockcomposition[J].geoexploration,1987,24:517-534.
[3]童純菡,梁興中,李巨初.地氣測量研究及在東季金礦的試驗[J].物探與化探,1992,16(2):445-452.
作者簡介:張文宇(1991-),男,四川成都人,在讀碩士研究生,核資源與核勘查工程專業,研究方向為核資源與核勘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