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鈺?張淑喆?謝敬
摘 要:京津冀區域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保定作為毗鄰首都,對接河北省會石家莊,具有先天地位優勢的傳統工業城市,在這一國家發展戰略下如何求發展,促進步,從而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實現各縣之間的產業結構對接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京津冀協同下的保定縣域經濟現狀,分析保定承接京津產業調整的利弊和優劣勢,從而進行產業對接的路徑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們的意見。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保定市縣域經濟;產業對接
一、引言
1.研究背景。從縣域經濟來說,從黨的十六大開始就一直把縣域經濟的發展擺在一個及其重要的位置,正因為此,我們本次課題研究更加具有可行性和現實性。我們研究的課題背景首先來自于特殊的時間,空間優勢。在今天,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保定市在落實這一戰略決策中具備獨特的優勢和條件。保定積極承接首都功能疏解、京津產業轉移及要素外溢,而保定縣域經濟產業的對接問題,不僅關系到保定未來經濟的發展狀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京津冀的產業發展和經濟繁榮,而保定作為承接京津地區的重要戰略要地也發揮極大的作用。
2.研究意義。我們此項課題研究的重要意義在于能夠及時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決條件下充分分析保定以及保定的縣區承接產業轉移的背景、優勢、劣勢,通過我們科學的研究方法從而提出我們的新見解和建議。除此之外,我們此項課題當然也具有重要意義,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我們的研究一方面能夠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新建議,同時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新的切入點,在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方面能夠提出新見解和新意見,最后在面臨全面推進小康建設的重要任務上,我們的研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其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也具有相當大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理論上希望能夠為保定縣域經濟的發展提出新的展望,應用價值上希望我們的觀點能夠給保定縣域經濟帶來新的出路。
3.京津冀協同下保定縣域經濟現狀。京津冀區域發展是一個重大國際戰略,借力京津優勢資源和先進經驗進行產業對接,密切三區合作關系,加強經濟協作已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要求。河北省保定市地處河北省中部,其中縣域經濟占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根據2006年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綜合排名,保定市22個縣 (市 )在河北省140個縣 (市 )中 經濟排位進入前50名的只有涿州 、高碑店和定州3個縣(市 ),排在 100位以后的有10個縣(市 )。保定市排位最前的涿州為 27位 ,最后的唐縣為 135位。排名結果表明,就整體而言 ,保定市縣域經濟發展還比較滯后。因此,推進保定市縣域經濟發展已成為十分迫切的任務。
二、保定縣域經濟產業對接的優勢和劣勢
1.保定縣域經濟產業對接的優勢
(1)地理優勢。保定緊臨京津兩大都市,地處京津冀中心區域,交通上具有優勢,可以很好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2)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保定土地、礦產資源豐富,為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提供了自然條件,同時各縣市基于資源充足、產業優勢上,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體系都發展較為完善。
(3)政策支持。京津冀區域發展上升為重大國際戰略,因此加強京津冀合作關系和經濟協作力推動是一條科學發展可持續道路。保定制定產業承接路線能夠更好提高縣域經濟上的產業對接。
2.保定縣域經濟產業對接的劣勢。保定相較京津兩區產業結構和經濟體系都不夠完善,第二產業于比重最大基礎上,仍在不斷增長。同時傳統工業比重較大導致了環境狀況較為惡劣,是能源結構也不夠合理。經濟體系不完善也使融資活動,對產業支撐力度都大大降低。
基于以上的優勢劣勢,保定積極承接首都功能疏解、京津產業轉移及要素外溢,而保定縣域經濟產業的對接問題,不僅關系到保定未來經濟的發展狀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京津冀的產業發展和經濟繁榮。
三、京津冀協同下保定縣域經濟產業對接的路徑研究相關對策和建議
1.縣域經濟長足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需要保定市人民政府及河北省政府,更重要的是北京,天津的支持,還有國家的規劃。一個地域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對于保定縣域經濟的發展本身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更需要不斷持久強力地關注與支持。因此在政策上,應該首先從宏觀上制定符合實際發展要求的長遠規劃和近期規劃,既不能過于追求發展水平而脫離實際情況,也不能過分保守失去地位優勢。
(1)保定市政府牽頭積極聯絡京津大型企業,符合保定縣域經濟發展承接產業轉移的企業,以我們在走訪的涿州一些企業為例,在本身企業的工業發展需求上引進新技術,增加產量或提高環境要求,從而既不會立刻結束以往生產的環節同時也對接了新技術,增加了生產效率。
(2)政府應積極構建新的貨物集散地和物流通道。由于京津地區首先轉移的將是第二產業和重工業,而挑選承接企業時,保定縣域貨物承載能力的低下也將限制其選擇,再者在承接其產業發展中,保定市各縣區的貨物集散能力會負擔過重,限制其發展。除了貨物集散之外,物流通道也是應發展的,保定市各縣區高速公路的建設還在發展中,與全國公路網的聯絡能有斷層,保定市也無法利用航空進行高科技產業的運輸,利用公路運輸轉向航空運輸的路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滿足承接第三產業的要求。
(3)優化生態環境,改變能源結構。保定市環境現狀嚴峻污染嚴重,作為全國污染嚴重的城市之一,欲承接京津地區產業轉移應當優化生態環境,從而有優勢承接對環境要求高的產業。同時,以煤為能源為主要消耗的現狀亟需改變。
2.承接產業轉移企業自身也必須有相應的措施
(1)廣泛了解經濟形勢,了解政府政策。企業自身在發展的時候應當即時關注經濟形勢,不斷改變生產,關注國家大政方針和政策,承接產業要及時。
(2)努力提升自身技術,保定市產業的技術含量不高,保定市縣域經濟更有劣勢,因此在發展中亟待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加大科技投入,研發新產品,同時淘汰落后產業。
參考文獻:
[1]范柞軍,宋清華.縣域經濟發展的理論綜述[J].武漢金融,2006,(7).
[2]劉溢海.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研究——以河南省為例[D].武漢華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138.
作者簡介:秦鈺 (1996-),女,河北金融學院經貿系2014級經濟統計學專業學生。
張淑喆 (1996-),女,河北金融學院經貿系2014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
基金項目:2014年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40143.
基金項目:2014年河北省教育廳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SZ141212.
基金項目:2014年保定市科學研究與發展規劃,項目名稱:環首都綠色經濟圈背景下基于ESDA的河北省保定市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