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彩榮
摘 要: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可以說是經濟管理的主要內容,也是事業單位完成自身任務的重要保證,不過受到理念以及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簡要介紹這些問題,并探討相應的措施,為事業單位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提供參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問題;措施
事業單位屬于為保障社會發展而提供公益性福利的機構,任務主要是發展社會事業從而推動社會進步,其經費主要來源為政府的財政下撥,并且承擔政府的指令性計劃。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目標主要是通過加強財務管理,來規范自身的財務行為,不斷改進事業資金的利用效率,發揮出財務管理的作用,最終實現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財務管理理念落后。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理念較為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財務管理粗放、認識不夠到位以及未能震住領會財務管理價值等方面的問題。部分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忽視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導致財務監督的職能無法發揮,容易出現違規違紀的問題。財務管理人影對于財務管理認識也存在偏差,很多財務管理人員在工作當中缺乏創新的意識,業務能力較差,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認識停留在表面,缺乏財務管理理論的準確把握,并未認真探索研究財務管理問題,導致財務管理同時事業單位的業務管理出現嚴重的脫節。
2.預算管理環節薄弱。預算管理可以說是事業單位維持日常運轉的重要前提,對于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以及提高事業單位的活力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不過很多單位在具體工作中無視預算,隨意提高開支的標準或者是擴大開支的范圍,甚至出現轉移資金、虛列支出以及濫發錢物的問題[1]。部分事業單位的預算不夠嚴謹科學,編制脫離具體情況,導致預算淪為一紙空文。很多事業單位沒有將應當納入到預算管理當中的資金統一進行預算,并且在執行預算的過程當中,支出審批步驟也不夠嚴謹,編制預算同執行預算存在兩張皮的現象,肆意改變資金用途,往往出現專款不專用的問題。除此之外,決算作為執行預算的總結,在很多事業單位當中決算以及預算嚴重脫節,無法準確反映預算執行的狀況,更無法體現預算的控制效果。
3.固定資產管理缺失。很多事業單位的財產清查制度不夠健全,多年未曾進行實物盤點,因此無法及時發現財產管理當中出現的問題,導致財產丟失或者是損壞的問題屢屢發生。事業單位對于國有資產管理方面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重購置而輕管理,缺乏嚴格的約束管理制度,導致資產管理比較混亂并且清查制度不夠健全,管理權責也不夠清楚,部門之間在調用資產的過程當中很多時候并不辦理轉移的手續,財產報廢也缺乏相關的手續,無法落實責任人,從而出現賬有物亡的問題。在固定資產購置、調撥、報廢以及變賣等方面,都不根據相關的規定程序進行報批。部分單位在購置固定資產的時候并不經過審核審批,在處置固定資產的時候也不經評估,未能嚴格履行有關程序[2]。很多事業單位的物資采購以及工程項目都沒有通過采購以及招投標的流程,因此透明度比較差,固定資產的核算也很不規范。部分事業單位到目前為止在會計賬上還沒有設置固定資產這一核算科目。有的事業單位雖然設置這一會計科目,不過并未設置明細賬。
4.缺乏內部控制管理。事業單位普遍缺乏內部制約以及監督,未能建立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尤其是財務以及審計職務沒有分離,導致會計的監督職能弱化,內部財務制度存在很多漏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質量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受內控制度的影響。很多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無章可循,或者是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不過并未形成系統的約束機制。突出表現為收支審批大部分情況下由一人負責,受個人意志的影響比較大,缺乏有效的內部牽制以及監督機制,財會人員的職責不夠清晰,出現問題往往互相推諉,財務核算以及監督職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很多情況下,雖然事業單位建立了完整的內部財務制度,不過往往選擇根據領導批示辦理,導致制度形同虛設。
二、實現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的措施
1.加強預算編制管理。預算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貫穿財務管理的全部過程,可以說是事業單位開展財務活動的依據和前提。預算作為事業單位實施相關政策、方針并管理財政收支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保障事業單位健康發展的基礎。根據《預算法》相關規定,我夠的各級政府部門以及事業單位都需要按照這一規定來編制預算,并且在預算編制、調整、執行、審批、監督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權限,都做出了嚴格的規定,明確內部控制的相關程序,有利于事業單位建立科學預算管理制度,確保財政資金能夠得到高效利用。
2.加強資金運行管理。事業單位應當做到財政資金的專款專用。財政專項資金可以說是事業單位根據行政部門的重大項目發展規劃以及實施而提供的指令性經費,由政府的財政下拔,有著規定的用途,并且金額巨大,因此需要專款專用并且單純核算。事業單位加強專項預算的核算管理,從而保證專項任務能夠樹立完成,改進專項資金利用的效果。財政下撥專項資金在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當中占據著比較大的比例,并且涉及的項目數量也比較多,需要哥哥事業單位進行分類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并且統一決算。
3.完善會計電算化系統。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財務管理的作用。不過在傳統的財務管理當中,運用現代化的財務管理方法容易遇到各種問題。所以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應當樹立現代財務管理的理念,同時要為財務部門提供相應的設備,尤其是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及時升級財務管理軟件,從而為財務管理提供更加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除此之外,事業單位也要為財務工作人員提供相關的培訓,提供專門的經費作保障,為財務工作人員的培訓學習提供支持,從而不斷改善他們的素質能力。
4.轉變財務管理理念。財務人員業務水平以及職業素質直接決定著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質量。隨著市場經濟的完善以及人事制度的改革,事業單位理財的對象以及理財的手段都應當隨之轉變,在這一過程當中,培養高素質財務管理隊伍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礎。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應當轉變財務管理的理念,自覺補充并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把握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同整體工作間的有機聯系,在完成核算工作前提下,更加強調財務管理工作,借助于嚴格管理來改進效益。在具體實施的過程當中,應當將財務管理的重心逐漸轉移到預測估計環節,并且在事中要加強監督控制,最終為事業的發展提供財務支持。
5.加強內部財務控制。財務管理當中往往存在著各種風險,這些風險體現在各種財務關系當中。事業單位應當從源頭上防范財務風險,從而該機你財務管理的科學水平,有效控制并避免各種財務風險。事業單位法人代表應當發揮主導作用,從而提高資金利用率,避免各項資金的流失以及浪費。法人代表如果出現玩忽職守問題,會嚴重影響事業單位的發展及其任務的完成,所以需要加強對于其財務管理能力方面的考核,評估項目資金的利用效率。紀檢部門以及財政管理部門需要強化重大項目的責任追究以及職責審計,確保管理人員的權責統一,從而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可以說是復雜的工程,要求事業單位明確財務管理的目標,并且轉變認識,明確財務管理內容,從而實現財務管理的改革與發展,一方面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另一方面也為事業單位履行自身職能提供財務支撐。
參考文獻:
[1]張盼.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14,12(4):209-210.
[2]任莉芬.關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若干思考[J].寧夏黨校學報,2014,11(5):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