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濤濤
在全國“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浪潮下,地方性高校也積極響應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成都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是眾多城市型大學之一,服務成都市地方經濟的發展是立校之本。美術生是大學中較為特殊的一類群體,他們在創業中有自己的優勢和問題。本次研究發放關于調查美術類大學生創業現狀的問卷630份,回收602份,包括大二、大三、大四的美術生。
一、城市型大學內美術類大學生的創業現狀
1.外部環境的支持
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個創業都市,近些年大力鼓勵和發展大學生創業。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聯合下發《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成辦發〔2014〕26號),相關政府部門下發《成都大學生創業貸款政策》《關于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加大力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意見有關問題的通知》(川人社發〔2014〕20號)等支持政策,助力大學生創業。成都大學美術學院為了培養大學生創業隊伍,建立相關的扶持政策,重點孵化有潛力的學生孵化團隊。
2.學生對創業的認識
我校開設了創業課程,建立了菁蓉學院,每個月一次全校性的創業講座,該學院設立專門負責創業咨詢的輔導員崗位,因此學生的創業意識較強。美術生的創業意識強,對創業過程中需要的品質較了解,因此,普遍認為創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越到高年級,一方面對未來生活的憂慮和可選擇道路的增加,另一方面對專業知識和自我認識的加深了解,創業的人數會逐漸減少。
3.目前美術類大學生創業的現狀
美術類大學生學科專業性符合現代社會審美發展的要求,因此在學生創業中具有優勢。在2014年學校入住孵化園的6支團隊中有3支為美術學院學生組建。據不完全統計,美術學院近5年畢業學生中創業的企業有11家。
二、目前城市型大學內美術類大學生的創業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美術類專業學生對未來發展不明確
美術學院現共有5個專業:環境藝術設計、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動畫、繪畫。設計類的美術生大多對自己的專業未來發展較為明確。而動畫和繪畫兩個專業分別有67%和58%的學生認為,由于專業領域較寬,選擇性較多,而不清楚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
2.創業教育相較于就業教育滯后
目前學校中負責就業創業課的教師大部分都為理論型教師,沒有創業經歷,因此在這方面的課程上顯得比較吃力。而從外請來的成功創業家則有實踐的經驗而沒有豐富的理論,單單從自身的經歷和經驗上感染大學生,但是結束后學生又不知道該從何做起。[1]
3.想創業的美術生缺乏實踐經驗
實踐弱是目前美術生想創業的普遍問題。有89%的美術生表示自己的實踐較弱,很少參加美術類或者其他的社會實踐。原因在于美術生動手能力較差,很多實踐項目多依賴于企業和專業老師的資源和指導,缺乏實戰能力。
三、加強美術類大學生創業的建議與意見
1.學生創業團隊應加強創業知識的學習
學生創業團隊想當然地認為創業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74%的美術生認為創業中最重要的品質是溝通能力。而創業學生中94%以上的美術生認為創業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兩塊還需要認真學習,不清晰團隊如何運營。學校將有創業意愿的學生資料收集起來,定期跟蹤考查,給予專業的指導。
2.學校應在師資方面加強引導
學校可將美術類創業校友引進創業課堂中。既有美術類的專業知識,又有相關專業的創業經驗,是最為適合的。在課堂下,增強第二課堂的指導,讓想創業的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
3.在綜合性院校內應加強學院創業團隊的交流與合作
美術類大學生的創業項目除了專業性很強的特點外,綜合性也強。任何企業都離不開美術的宣傳功能。例如,和計算機學院聯合開發APP,和旅游學院聯合設計展區的開發,和生物產業學院合作產品的設計和包裝等。因此,建立校級的創業平臺,[2]合理調節和利用資源,能夠更好地發揮美術類大學生的創業價值。
參考文獻:
[1]巴玉璽,王 珩.高校應重視對美術類專業學生的創業教育[J].文教資料,2012(02).
[2]郭 亮.美術類高校大學生創業環境優化對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01).
(作者單位:成都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