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田
摘 要: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存在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以及學生下廠實習困難等問題,對此,要采取更新的教學理念、更大的實踐教學投入和強化校企合作的融合力度等措施加以解決。
1.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一些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如下。
一是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不僅施教者存在此傾向,受教育者亦存在此傾向,使得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逐漸弱化。雖然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有實驗、實習、實訓的內容,但所進行的實踐教學基本上還是按照專業教學計劃來組織教學工作,在大多數的實驗、實訓中,學生都是處于被動接受狀態,整個過程中都僅將實驗用以驗證課堂所講的內容,由教師講得一清二楚,學生缺少主動思考,好多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實驗并不感興趣,而只是應付了事,這不利于培養高技能技術人才。
二是實踐教學經費投入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不足,設備短缺,這是實踐教學的“硬傷”。 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文件規定的高職院校生均占教學儀器設備標準,好多學校達不到,導致學生的實驗、實習、實訓機會少,多數課程不能實現理實一體教學。
三是現場實習實踐難。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學生到企業實踐,但是,學生到企業實習相當困難。企業無論是思想上還是實際安排上都不夠重視,學生即使到企業去了也只能是走馬觀花式地參觀,沒有深入了解現場生產環節和動手進行實際操作的機會。其主要原因是企業管理模式與學校實踐教學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企業重安全、重效益,而高職院校沒有與企業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校外實習基地,學生下廠實習,會給企業的生產和安全帶來許多麻煩。這就需要探索和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的教學實習實踐模式。
2.加強實踐教學的對策及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一,更新教育思想觀念,加強實踐教學的頂層設計。根據人才市場的當前需要來確定培養目標,以職業素質教育為根本出發點,在此前提下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教學計劃,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并且根據形勢發展變化不斷完善和修訂。實踐教學要堅持課內實踐教學與課外實踐教學相結合,要堅持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相結合。這樣有利于全面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有利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進行綜合性的創新設計,以此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第二,加大實踐教學投入力度,建立校內學生實訓工場。在當前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要加大教學設備的投入。一是實物的投入,盡可能建立相近學科并用的教學實驗中心;二是加強微型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的應用,進行虛擬的模擬實驗。這樣,一方面可以緩解硬件投入的壓力;另一方面,有些現場的實際情況從外觀上是很難理解的,若將內部機理用多媒體恰當地演示出來,更易于學生理解接受。當然,模擬實驗并不能完全解決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需到現場實踐,接觸實物,才能真正使學生在各個方面得到鍛煉和提高。
第三,加強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踐基地。校外實習實踐基地作為學生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的載體,是培養學生實際技能和動手能力,引導學生接觸社會的重要場所,學生在現場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通過親身實踐,將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技術技能,進而固化為自身能力,為今后繼續學習和步入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學校在人才培養、技術服務、人員培訓等多方面的優勢與實習單位建立雙方共贏的良好合作關系,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有助于實現校企在科技、生產、人才等方面的互惠共贏。
第四,建立參加第二課堂科技活動和自主參加社會實踐的激勵機制。在抓好第一課堂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將第二課堂納入培養計劃,制訂一些鼓勵政策,并形成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將課外實踐活動納入教學計劃,計入學分,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科技大賽。
參考文獻:
[1]朱高峰.關于中國工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問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02).
[2]喬學光.強化實踐教學 突顯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2004(23).
(作者單位: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