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云
摘 要:新課程體系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目的就在于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解決高中數學在教育問題的關鍵。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勵學生注重觀察生活,整理并收集生活中一些與數學相關的信息,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致,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以便于將理論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之中。
關鍵詞:數學教師;高中數學;新課標體系;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身為數學教師,應實施好新課程改革,轉變老套的落后的教學模式,切實改變教育觀念,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在生活實踐中創造數學情境,引發學習興趣
數學來自于生活也用之于生活。大多數學知識都是生活中的影子,數學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有意識地創建數學教學情境來解答數學問題,讓學生游刃有余、豁然開朗,深切體會數學無處不在,與生活聯系緊密,息息相關,進而激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創建數學情境的方法,增強了學生探索數學的欲望,激起了學習的動力,最關鍵的是培養了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上的創新探究意識和能力。
2.建設生活化情境,強化知識理解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主宰課堂,教師將提前預設好的知識全部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地全部接收。而教師在新課程模式中起到一個指導作用,教師成為學生的得力助手,放下權威,像朋友一樣與學生合作,和學生一起探究真知,參與探究過程。
3.信息技術輔助高中數學教學,提高學習效率
信息技術對高中數學教學的輔助成為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計算機對教育教學的重大影響主要因其獨特的功能和特點,以嶄新的理念給教育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突破傳統而落后的教學模式,是其他多媒體是無法與之相提并論的。它使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展現出集音、形、色于一體的畫面,聲情并茂,使課堂煥發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學生學習興致提高。信息技術對高中數學的輔助能夠將抽象的概念和復雜的公式變得形象立體,讓復雜的圖形變得豐滿靈動,讓概念、定理不再抽象難以理解,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大大提升了學習的效率,增加了學生再創造的勇氣和信心。
4.提高學生思維的嚴謹性,激發創新意識
數學的抽象和邏輯的嚴密讓大多數學生都望而生畏,時常在數學中獲得失敗將會使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熱情,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的情境教學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夠生活化,實際上是把教學內容寓于具體情境中,在這種潛移暗化的作用下獲取知識的感悟。但這只是學生的感性認識,并沒有對知識有一個完全而透徹的認知,所以,數學教師要在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更進一步的探討,從而獲取多角度的大量的新知識。
5.尊重個體差異,激勵學生勇于實踐
世界上每一片葉子都不同,學生也都有各自的人格魅力。伴隨高中數學不斷地深入學習,學生之間的差異也隨之愈發明顯。數學教師在這期間的作用非常重要,應該及時查找形成差異的主要原因,尊重每一個學生所提出來的問題。數學教師要做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知道自己的位置,對于數學都有各自所感興趣的實踐活動,能夠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學有所得。
6.提倡交流合作、辯證探求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指出:鼓勵學生推行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數學學習方式。數學教學的模式就是探究、合作、自主,有利于培養學生探求問題的能力和思考的動機。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合作探究學習中,就會產生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有的內容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重視教學的留白藝術,數學教師根據特定的教材內容,創設開放性的問題,需要學生合作思考并允許學生獨樹一幟,探究歸納,并輔助學生證明解析;鼓勵學生勇于設想,敢于探索,激勵學生發展創新,大膽向傳統教材挑戰,激勵學生研究和探索問題從多個層面多個視角出發。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數學,提高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志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7(10).
[2]徐愛芳.構建和諧有效的高中數學探究課堂[J].數理化學習,2008(12).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中市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