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添蓉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逐漸向著經濟化、消費化的方向發展,文學經典對人們精神領域以及文學方面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弱了,甚至一些文學經典本身的合理性都受到了理論上的質疑;在這種文學經典危機的背景下,我國的文學教育工作的開展也變得越發困難。
關鍵詞:文學經典危機;背景;文學教育
近幾年,我國文化領域對于文學經典的顛覆和戲謔已經越來越甚,很多對文學經典作品的戲謔讓我們感到觸目驚心。很多行業,為了某些商業目的,將一些經典作品改編成了夸張惡搞的低俗作品,甚至對文學經典進行胡亂解構,以此來供大家娛樂,這些做法在不斷地削減人們對文學經典作品原有的崇拜感和神圣感。
一、當前我國文學經典所面臨的危機
當前我國的文學經典正面臨著危機,其主要原因是文學經典在我國的神圣感和崇高感逐漸消失,當前我國的文學正慢慢向著消費品和娛樂化方向轉化,其原本能夠讓人精神振奮、靈魂凈化的力量在慢慢消散,進而導致了現今我國文學經典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和價值直線下降,文學經典在我國文化領域的生命力讓人擔憂。
1.視覺文化與娛樂媒體的發展導致了文學經典危機
隨著社會公眾對消費娛樂追求的增加,一些新興的文化形式隨之出現,這些文化形式符合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化時代下人們對于文化和娛樂的心理追求,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受眾的視線,使得傳統文學經典越來越難以受到人們的關注。同時,由于經典文學作品缺乏時效性,其中的一些審美觀點和價值觀點無法與當前的社會時代相吻合,導致了文學經典在人們精神領域與文學領域逐漸衰敗。
2.社會變化觀念導致文學經典出現危機
對于文學經典作品而言,其本身的確立與傳播大都與社會當中人們的思想觀念以及生活現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從古至今,國內外許多文學經典作品出現危機的時候,往往都是當前社會中人們價值觀、人生觀和審美觀發生轉變的時候,現今我國的文學經典出現危機,也正是由于社會和人們本身的觀念發生了轉變。
3.文學經典對青年學生影響力低
新時代的青年對于新鮮事物十分敏感,正處于青春年少的他們,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著一定的叛逆心理,而文化經典作品與現代的一些文化相比較為傳統,并且其中所隱含的一些思想束縛讓青年學生產生反感心理。再加上文學經典被拿來娛樂化,使得很多青年學生對于文學經典的認知程度越來越低,文學的教育開展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二、文學經典危機下文學教育開展的有效對策
在文學經典危機的背景下,文學經典依舊是我國文學教育所無法回避的主要課題,我們應該采取有效的對策,使文學教育長久有效地進行下去。
1.樹立起正確的文學經典觀
文學的經典是一個歷史沉淀的過程,我國文學之所以有這么多的經典,主要都是因為中國千百年來的歷史陳釀和文化累積,所以我們在進行文學教育時,不應該僅因當前的時代和社會背景的改變而對文學經典的觀念做出改變,而應該為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文學經典觀,并在這個基礎上展開文學教育。
2.文學教育觀應與時俱進
我們所處的社會時常會發生變化,對于文學經典而言,每次時代的更替、社會的變化,都會使其面臨新的危機,在這樣的背景下所進行的文學教育,想要得以有效地展開,就需要我們與時俱進。文學教育的觀念應該立足于文學經典的本質,與當前社會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文學教育在經典危機的背景下得以繼續開展下去。
3.正視消費社會對文學經典的影響,開展正確的文學教育
文學的教育不單需要堅持對經典文學的傳承,同時還需要具備開創性的思維,這樣才能夠在當前的社會和時代當中得以傳播。我們在進行文學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深入挖掘文學對于生活的影響,在進行文學教育和文學經典作品傳播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始終堅持文學經典的神圣性和文學本身的嚴肅性,對于大眾傳媒當中對文學經典的惡搞和低俗的戲謔手段,我們應該給予嚴正地糾正和批評,只有這樣,文學教育才能夠在當今文學經典面臨嚴重危機的背景之下得以繼續開展。
我國當前的文學經典正面臨著很大的危機,社會的經濟化在為文化帶來發展的同時,也為文學經典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在這個背景下,文學的教育想要得以展開,就需要與時俱進,并適當進行創新;只有全面結合社會公眾和文學教育本身的特點,文學教育才能夠得以全面開展。
參考文獻:
[1]陳學超.論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經典建構[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1).
[2]謝 冕,錢理群.百年中國文學經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3]杜運通,杜興梅主編.百年百優中國文學作品導讀[M].北京: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