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在“全民閱讀”“書香校園”的大背景下,師范類大專院校應當給學生開列出一份怎樣的書單?作為高校教師,又當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們進行課外閱讀?在學生身上,最為稀缺的又是什么?這將是本文著力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課外閱讀;童話;人文情懷;善良;純真
人文素養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還有“人文精神”“人文情懷”等,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文學界發起的一場題為“人文精神大討論”的活動中,關于此概念的定義就一直模糊不清。人文情懷到底是“圣人情懷”“救世情懷”,還是“世俗關懷”,眾說紛紜。對此,我們在這里并不加以累述,需要指出的是,筆者在該文章里所涉及的關于“人文素養”“人文情懷”的概念主要是針對學生閱讀尤其是課外閱讀而言,更多是指向一種氣質,一種在讀書中所熏陶出來的獨特的精神面貌與性格特征。
南昌師范高等??茖W校(以下簡稱“我校”)作為一所地處中部省份的老牌師范院校,學生構成主要以省內女生為主,尤其是筆者所在的人文科學系。我校有三年制和五年制兩種培養模式,學生年齡一般在15到22歲之間。該年齡段的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強,活潑好動,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人生觀和價值觀正在形成但還未形成體系。因此,如何在理論與實踐中,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正確引導他們,這是一個擺在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問題。
課堂教學傳遞的是書本知識,是理論,除卻那一部分為了應付考試而強迫學生記憶的知識點以外,剩下來的知識才是學生在大學階段所收獲的真正的財富。但這類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尤其是人文類學科,教師所能教授的僅僅是課文,是文學常識、歷史常識和政治常識,是教法論,盡管教師們秉持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的原則,在授課過程中盡最大能力讓學生體會到“美”,體會到“人文關懷”,但光依靠課本教學顯然是不夠的。書本內容畢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們提倡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結合,對于文科類課程的教師而言,實踐課就是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讀書沙龍或讀書會,教師與學生圍成圓圈,以茶話會的方式進行,在討論中增長知識與見識。
那么,究竟哪些書適合大學生閱讀?在當今這樣一個紙質書已經越來越蕭條,電子書越來越普及的網絡與新媒體雄霸天下的數據化電子化時代,課外閱讀又究竟可以帶給我們的學生什么?這是筆者和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當深入思考的問題。教育部目前也在提倡“書香校園”活動,并且為在校大學生列出一份非常完整與全面的書單,內容涉及文學、史學、政治、哲學、科技等,面對這樣一份規模龐大的書單,特別需要作為教師的我們精挑細選,根據學生實際“對癥下藥”“量體裁衣”,我們說,學生的課外生活理應是豐富多彩的,讀書只是其中一個方面,讓我們的學生成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只會讀書的書呆子”,那顯然也違背了教育的初衷。
在前文中筆者已經指出,我校作為一所女生占絕大多數的老牌的地處中部的師范院校,學生顯然是有著自身的優勢和劣勢的。女生可能在思維敏捷方面比不上男生,在思想上也不如男生深刻,但往往情感細膩,想象力豐富,善良,純真,相信美好,相信夢想和奇跡,女生往往天生與真善美有著不解之緣。而作為師范院校的女生,將來所要面對的是6到13歲之間的小學生,要經常與孩子打交道。這就更加需要我們的學生具備一顆童心,保有童真和童趣。童真和童趣事實上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是上帝賜予我們每個人的禮物,但在很多人身上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被上帝收回去。那么,最大限度地保持我們學生的赤子之心,是至關重要的。童心并不能完全代表人文修養,童心意味著理性的不足,意味著純潔和虛弱,甚至是單薄,這種單薄也許讓我們的學生成為不了理論家或學者,但正是這種赤子之心使得我們的學生成為師范院校的學生,成為將來的“孩子王”,擔負著教育下一代的任務。在電影《灰姑娘》中,灰姑娘艾拉的母親在病逝前給予女兒的法寶就是“堅強而勇敢,純潔而善良”,我們說,這也是我們的學生在課外實踐,尤其是課外閱讀中,所要竭力培養的素質。
具體來說,我們應當在課外閱讀中教會學生欣賞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痘盍?00萬次的貓》《奧菲利婭的影子劇院》《海的女兒》《不老泉》,這些故事所講述的都是關于愛與美的傳說。在現實中也許愛與美往往免不了被毀滅被摧殘,但在童話故事里,愛與美往往是戰勝所有邪惡的法寶和解藥。我們并非是讓學生沉迷于童話世界中,真正把自己當作故事里的公主或者王子,事實上我們的學生是理性的,他們分得清現實和童話,但他們往往分得過清,看得過透,堅信“寧愿在寶馬車上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這不能不說是人文精神的缺失?,F實并非不好,但過于現實卻讓我們的年輕人失去了本該擁有的激情與夢想,而這顯然是我們急需找回來的東西。
(作者單位:南昌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