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燕?桑志強
摘 要:有效運用多媒體課件能夠突出高校文科教學的特色,提高高校文科教學的質量。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普及,多媒體課件運用的誤區(qū)日趨明顯,本文通過觀察和訪談的方式對大理大學文科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情況進行調查,梳理出課件運用的常見誤區(qū)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為大理大學文科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多媒體教學提供一定的思路。
關鍵詞:大理大學;文科;多媒體課件
一、大理大學文科教學中多媒體課件應用的誤區(qū)
1.文字使用過多,從照本宣科發(fā)展為照“屏”宣科
部分教師簡單地了解多媒體課件的功能,把顯示屏當作黑板,把板書內容照搬到顯示屏,使多媒體課件充當了電子粉筆的角色。有些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習慣把教學內容機械地拷貝到課件上,甚至極少數教師直接運用多媒體設備展示word文本,此種做法失去了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意義。因為“所謂多媒體課件,就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教學設計,并以多種媒體的表現方式和超文本結構制作而成的課程軟件。”[1]多媒體課件中文字使用過多,一方面容易造成學生的視覺疲勞,另一方面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吸收,心理學實驗表明,單一感官對知識的記憶效果遠不如多種感官對知識的記憶效果好。
2.過分依賴多媒體,完全放棄了傳統教學手段
對于文科教學來說,傳統的教學手段主要涉及黑板和粉筆。筆者通過觀察和調查了解到部分教師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進行教學時,幾乎不板書,造成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脫節(jié)。雖說多媒體教學手段具有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生動豐富的特點,但傳統的“黑板+
粉筆”的教學手段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黑板的主板書往往是對教學要點的凸顯和知識脈絡的呈現,學生通過觀看主板書就能對教學重點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副板書具有隨寫隨擦的特點,既有利于教師的講解和分析,又有利于增加或補充相關的教學內容。因此,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各有利弊,二者均不可偏廢。
3.多媒體素材運用不當,難以發(fā)揮凸顯主題的作用
多媒體素材運用不當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多媒體素材運用較為單一,難以體現多媒體“多”的特點。有些教師的多媒體課件要么全屏都是文字展示,要么在以文字展示的基礎上加入零星的插圖,未能較好地將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元素進行有機融合,自然也就難以呈現多媒體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多媒體素材運用不規(guī)范,表現有二:其一,為了從數量上突出多媒體“多”的特點,生硬地把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元素雜亂無章地糅合在一起,既沖淡了主題,又顯得華而不實;其二,使用的不同類型的多媒體元素要么與主題格格不入,要么未經過必要的剪輯和處理,從而降低了多媒體課件的質量。
4.教師講授速度過快,學生難以跟上教學節(jié)奏
傳統教學模式可以概括為教師一邊講授,一邊板書,學生一邊聽講,一邊做筆記。教師“講”的速度與學生“聽”的速度相差無幾,教師板書的速度與學生做筆記的速度大體相當,因此教師和學生的上課節(jié)奏是合拍的。而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上一邊講授教學內容,一邊播放課件,學生則一邊聽講,一邊做筆記。據調查,部分教師制作的課件包含的信息量大,而且大多是照“屏”宣科,加之授課語速較快,使得學生要么埋頭做筆記,無暇顧及教師講授的內容,要么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但沒有時間做筆記。不論是哪種情形都會顧此失彼,教學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二、提高大理大學文科教學中多媒體課件應用水平的策略
1.把握文科教學特點,合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
文科教學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具備必要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備一定的發(fā)散性思維。因此,“高校文科教學應具有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特點,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2]高校文科多媒體教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用鍵盤輸入代替粉筆,用顯示屏代替黑板,否則就失去了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意義。大理大學文科教師一方面要認識到多媒體課件的實質、內涵及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掌握必要的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目前,制作多媒體課件使用到的軟件主要有Photoshop、Authorware、Flash、3DMAX等。對于文科教師來說,熟練掌握Photoshop技術就能夠基本滿足日常的多媒體教學的需要。學校可以通過開展多媒體課件技能培訓,舉辦多媒體課件大賽,召開經驗交流會等方式提高文科教師的多媒體課件制作和運用水平,以此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
2.做到“新”“舊”并舉,實現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
多媒體教學手段實現了文字、圖片、動畫等多種元素的有機融合,縮短了學生對抽象概念、理性知識的理解過程,增加教學信息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鑒于此,多媒體教學手段是現代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放棄傳統教學手段。“白+黑”傳統教學手段的即時性、靈活性、即擦性等優(yōu)勢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實現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一方面,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主要的教學內容,并運用文、圖、聲、像等多種表現形式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枯燥的內容生動化,單調的內容豐富化,從而使教學質量和效果有一個質的突破;另一方面,通過傳統主副板書的合理運用和恰當配合,能夠有效突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而且能夠適當調節(jié)教學進程,從而使教學活動有序開展。
3.合理運用多媒體素材,明顯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合理運用多媒體素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盡可能體現多媒體“多”的特點。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展示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的多重刺激來加強記憶和理解;另一方面,在保證“量”的基礎上注重“質”的提高,即科學有效運用多媒體素材:首先,多媒體素材的選擇必須為突出教學主題服務。其次,不同的多媒體元素的組合必須是一致的、和諧的,不能出現雜亂無章甚至是相互沖突的情況。最后,掌握基本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否則有效運用多媒體素材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4.控制好講授速度,使學生能夠緊跟教學進度
由于部分課程的學時被壓縮,教師為按時完成教學內容往往用較快的速度教授較多的課件內容,使得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要么遺漏部分知識點,要么對教學內容囫圇吞棗,要么埋頭做筆記而不知教師所云,如此一來,教學效果是不理想的。避免此種情況的發(fā)生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課件制作以簡潔精煉為原則,所包含的信息量不宜過多。其次,教授內容應以重難點為主,盡量做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最后,選擇行之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作為有益補充,例如,讓學生通過課后自學的方式處理部分非重難點教學內容,部分內容以網絡教學和微課教學的方式呈現,使學生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重復點擊學習相關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楊 蕾.淺談高校課堂多媒體課件應用的誤區(qū)[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01).
[2]黃 勇.淺談高校文科教學中多媒體課件制作的現狀分析及經驗談[J].教育信息化,2005(01).
(作者單位:大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