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紹峻
摘 要:目前,我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展了網上零售的業務,這使得消費者能夠與生產商面對面地消費,這就是越來越流行的B2C的消費形式,但是在B2C消費形式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所帶來的風險也不可避免地跟著出現了,信用問題、安全問題、廣告的真實性等問題出現在消費者面前。本文就電子商務環境下B2C消費形式存在的風險與應對措施這一方面來展開探究。
關鍵詞:電子商務環境;B2C;消費風險現狀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中國的網購人數已超三億,相較于2013年增加了接近三千萬人數,在日常的零售消費中占到高達8.0%的比例。由此可見,網絡購物顯然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費形式。
網絡購物的便利性與價格合理性,使得人們越來越喜歡選擇網絡購物的形式,教育、銀行、金融、理財等方面也已經產生電子商務的營銷行為,網絡購物比例逐漸增大,相信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電子商務的消費模式會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費模式。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B2C
消費形式存在的風險
1.買賣雙方的信用風險
網絡是虛擬的,所以B2C的消費過程中欺騙、欺詐、抵賴等行為時有發生,信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電子商務的發展。B2C的消費形式下,交易的過程中存在的信用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賣方的信用問題,這主要是指賣方不能夠準時并保證質量地為消費者提供商品,對于與企業購買者所簽訂的購買合同也不能夠完全地履行;第二,買方的信用風險問題,這主要是指消費者因為花錢沒有節制所造成的信用卡過度消費問題,還有就是針對不法人員使用的偽造信用卡進行消費以騙取商家的商品的行為,消費者在收到商品之后延遲貨物付款等誠信問題,賣方為此要承擔一定的風險;第三,交易抵賴風險,這主要是指買賣雙方都存在的交易延遲的行為。
2.商家廣告過度夸大造成虛假產品的風險
廣告虛擬化是指網上的經營者為了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產品或接受服務而發布的不相符的產品廣告信息。網絡廣告存在特殊性,因此,相關部門對于網上廣告監管的難度增加了不少。而消費者主要是根據網絡廣告來選擇商品,但是對于所展現的由文字與圖片呈現出來的廣告很難確定真偽,消費者對于商品的知情權得不到保障。消費者看到網絡上的商品圖片非常漂亮,因此支付了相應的錢款,但是收到商品的時候與商家投放的廣告嚴重不符,這就是商家為了產品的銷量所做出的虛假廣告,是一種對消費者的欺騙行為。
3.消費者個人隱私泄露方面的風險
隱私問題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其中包括個人信息、聯系方式、銀行信息等方面,個人隱私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在B2C消費過程中,消費者出于對商家的誠信以及購買所需,必然會在網上商店上留下瀏覽的痕跡,消費者瀏覽的網頁、查閱的內容、購買商品種類在網絡上就會留下記錄,用戶的數據信息一旦被泄露,就會為消費者帶來巨大的損失,不僅會影響消費者的財產安全問題,還會使得消費者的個人名譽受到損害,嚴重損害消費者的隱私權。
4.支付方式安全的風險
消費者還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支付貨款的安全性,對于網上支付的安全性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的風險存在:第一,銀行本身的安全隱患;第二,交易信息在商家與銀行之間傳遞的安全性問題;第三,交易過程中消費者信息的安全性問題。不管是哪一種風險,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登錄的過程中所設置的密碼與為支付所設置的密碼泄露所造成的。網絡是虛擬的,網絡支付中網絡的虛擬性使得買賣雙方見不到面,沒有辦法通過交流來判斷雙方的真偽與誠信,容易導致網絡支付雙方對彼此產生懷疑,對網絡支付產生了阻礙。
5.檢驗貨物及退貨的問題風險
B2C消費過程中,商品主要是通過快遞公司寄送給消費者,消費者簽收之后,快遞公司的快遞員便離開了。多數情況下,消費者是在沒有其他人的情況下拆開商品的包裝的,如果發現商品不符合網上所展示的,消費者很難提供有力的證據,因此,消費者的檢驗貨物的權利和提出貨物退換的想法就會被打壓。同時在退換貨的過程中,也會對消費者造成一定時間金錢上的損失。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B2C
消費風險的預防措施
1.建立健全網絡信用制度,加強對B2C模式消費風險的控制
網絡環境下的商家一方面借鑒了傳統商業模式的信用標準,另一方面取決于消費者,采用兩者相結合的形式來展現電子商務環境下商家的信用度,通過已消費過的消費者對商品的評價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同時對于消費者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完善,從而實現B2C消費的良性發展。
2.嚴格執行廣告法的規定,對于夸大不實的廣告嚴厲制止
產品放到網上的時候盡量保持原樣,不要做太大的修改,防止因為沒有事先說明而造成的麻煩。另外對于廣告投放的問題,盡量與產品信息相差不要太大,避免對消費者造成欺騙。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進行制定與完善,使得人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這樣電子商務的消費形式才能更好地發展。完善的法律體系對于網絡的信用制度的建立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3.制定相應的法律保護隱私信息
完善的法律體系是消費者權利的強有力保障,而健全的法律體系不管是對于傳統的商業模式,還是對電子商務環境下B2C的消費形式,都有著監督的作用。因此,要完善相應的法律體系,避免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權益受到損害, 同時也為商家的信用制度建立提供保障,使得消費雙方能夠順利進行交易。
4.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組織消費者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完善要借鑒歷史,保障未來。從消費者相關法律的發展歷史來看,消費者消費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是相關法律確立的根源,而消費者對問題的提出則是相關法律制定的動力。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的B2C的消費形式更加需要相關的法律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避免消費者的利益受到損害,只有保障消費者的相關利益,才能更好地促進消費行為的進行。
5.B2C模式技術上的創新
網絡的安全性也是消費者在進行網上消費時比較關心的事情,因為支付的安全性決定消費者是不是能夠放心地進行網上消費,因此,在網絡技術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還需要一個可信賴的第三方,消費者先將貨款交于第三方,等收到商品檢查無誤之后再由第三方將貨款支付給商家,這樣對于商家與消費者來說都是一種有力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對于網絡技術的模式要不斷創新,避免黑客的惡意破壞,為消費者避免不必要的經濟、隱私的損失。
三、總結
自電子商務出現至今,B2C的消費形式對人們的生活影響巨大,而電子商務正在改變著我國甚至是世界的消費模式。消費者在體驗電子商務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要承受電子商務帶來的種種的風險與不足。因此,要加強完善相應的制度,改進電子商務的不足,為消費者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王 鑫.中國與美國網絡購物節之比較研究[J].當代經濟,2013(17):48—50.
[2]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3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DB/OL].http:www.100ec.cn/it/2013ndbg/.
(作者單位:廣州松田職業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