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飆 侯晶 閆鹍
摘 要:針對硝基苯類的有機物,利用活性炭吸附去除微污染原水中的有機物進行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活性炭對于硝基苯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投加量為40mg/L時達到最佳去除效果。
關鍵詞:硝基苯;活性炭;吸附;砂濾
由于硝基苯的基本特性和極強的穩定性,常規水廠的水處理工藝無法對其處理,即便采用活性炭吸附技術,也必須滿足低濃度的硝基苯[1-3]。否則,活性炭本身也不能百分百的去除硝基苯。因此,確定硝基苯的最大處理濃度、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以及投加點位置選擇,為凈水廠處理原水硝基苯污染突發事件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1 研究方法
1.1 活性炭的基本特性
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其比表面積高達600~2000m2/g。優質的活性炭1g重量的比表面積相當于1個足球場的面積。
活性炭含三類細孔分布,有效半徑為100~1000nm以上的大孔,2~100nm的過渡孔和2nm以下的微孔。微孔表面積占比表面積的95%以上,其活性炭的吸附量主要受微孔支配,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雙重特性,并能選擇吸附氣相、液相中的小分子到大分子的各種物質,可達到脫色精制、除臭消毒、去污提純的目的,是水處理中廣泛采用的一種高效吸附劑。
1.2 粉末活性炭的投加試驗
由于粉末活性炭粒徑更小,因此每克吸附劑所具有的比表面積更大,吸附容量也隨之增大。一般我們所用的粉末活性炭粒度為200目左右(相當于孔徑0.074mm)。為了進一步驗證粉末活性炭吸附硝基苯的作用,針對不同濃度硝基苯和粉末炭投加量及吸附時間進行實驗室試驗。
2 分析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當硝基苯濃度為0.07mg/L左右時,即超過國標3倍時(注:國家地面水環境標準規定硝基苯含量不應超過0.017mg/L),粉末炭投加量為40mg/L,并經2h以上吸附時效果最佳,硝基苯的去除率在80%以上,即經粉末炭吸附硝基苯濃度由0.07mg/L下降為0.014mg/L,低于國標0.017mg/L,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見圖1、圖2所示的具代表性的試驗曲線分析圖。
我們還根據原水硝基苯的濃度變化實時地調整粉末碳的投加量,并經實驗室試驗得出結論:當硝基苯濃度低于環境標準0.017mg/L左右時,粉末炭投加量10mg/L,吸附時間2h為宜。因此,我們將投加點設在四方臺及朱順屯水源地取水口處投加,并設計了水射器干式投加裝置。事實證明:粉末活性炭具有非常有效的吸附性能,特別是對苯類物質的吸附同樣有效,吸附率可達80%以上,吸附時間越長,吸附效果越好。
3 結束語
硝基苯的去除量隨著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為了確保凈水廠出水硝基苯濃度不檢出,我們還將原有石英砂濾池臨時改為活性炭-石英砂雙層濾料濾池。即將0.5m厚的石英砂掏出,換成ZJ-15型顆粒活性炭,并保留0.5m左右石英砂。利用粒狀活性炭吸附由于粉末活性炭不能吸附而殘留的硝基苯,以確保硝基苯出水水質達標,同時利用保留的石英砂濾料除濁,以保證出水濁度達標。事實證明:采用粉末活性炭+粒狀活性炭雙道吸附工藝是成功的。
參考文獻
[1]黃麗坤,王廣智,李俊生,等.生物增強活性炭技術處理微污染源水的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報,2008,24(4):417-422.
[2]傅金祥,王鋒,由昆,等.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藝應急處理苯酚污染[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24(4):633-636.
[3]Vedat Uyak, Sema Yavuz, Ismail Toroz, et al.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precursors removal by enhanced coagulation and PAC adsorption[J]. Desalination,2007,216(1):3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