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煤礦生產過程中,采煤與掘進的配比關系,直接關系到工作面采掘接續問題,進而影響礦井正常、均衡、穩定生產。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煤礦生產過程中的采掘接續關系,一直都是業界內討論的重點。一般來講,采煤與掘進的配比關系,應保持在一種均衡的狀態,并且根據實際的開采工作,適當的調節二者的比例。但現階段的情況很不理想,往往出現了偏離的現象,有時是采煤比重較大,有時是掘進比重較大,導致在整體的工作中,遇到了很多的矛盾和分析。日后需通過有效的措施,平衡采掘接續問題,從客觀上和主觀上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關鍵詞:煤炭開采;采掘接續;協調發展
采掘關系是礦山和礦井生產的基本規律,開采和掘進也是煤炭生產系統中極為重要的兩個環節。就現有的工作來看,煤礦生產過程中的采掘接續問題,已經到了無法忽視的地步,并且對煤礦生產的其他工作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另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對煤炭的需求量持續上升,在解決采掘接續問題時,必須考慮到后續的發展,不要應用暫時性的措施,否則會造成更加嚴重的惡性循環。在此,文章主要對煤礦生產過程中采掘接續問題進行討論。
1 引起采掘失調的原因
采掘接續問題的出現,并非偶然情況。雖然我國的礦產資源豐富,但采掘接續問題的出現,直接影響到了礦產的開發和探尋。通過研究采掘失調的原因,能夠進一步明確采掘接續的根源,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的采取壓制性措施。
1.1 采掘工人素質不高
歸根結底,煤礦生產過程的采掘工作,需要通過大量的工人來完成。現階段的采掘接續問題之所以比較嚴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采掘工人的素質不高。第一,井下工人作業素質不高,不能按照計劃來完成采掘工作。現階段的采掘工人,多數都是從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雖然身體素質較高,但作業素質并不是很高。多數工人都沒有接受正規的培訓,自身了解的技術知識也不多,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井下作業人員的效率較低,質量不高,影響了總體的采掘進度。第二,井下工作人員應具備基礎的技術體系,但從調查的結果來看,75%以上的井下作業人員,只知道機械的工作,并不了解相關技術,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突發情況不知如何處理,尤其是在掘金隊和回采隊工作進度不協調的時候,相關人員無法有效處理,導致采掘失調問題進一步嚴重。
1.2 煤炭需求大,生產任務重,礦井超負荷生產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煤炭資源已經成為了決定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重要資源,再加上人口的持續增加,煤炭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采掘接續問題與煤炭需求量大、生產任務重、礦井超負荷生產具有很大的關系。第一,工業的迅速發展,需要煤炭來作為能量的源頭,但持續的數量增加,已經對開采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壓力。在既定工作量的基礎上,不斷增加壓力,導致采掘接續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矛盾。第二,生產任務原本是根據開采時的需求來制定的,但社會上的中小企業不斷增加,無形之中增加了生產任務量,雖然加班加點工作,依然無法滿足需求,反而造成了采掘接續的問題。第三,現階段的很多礦井都在超負荷的工作,以此造成的惡性循環是難以彌補的,且容易造成各種安全威脅,是今后重點解決的問題。
1.3 地質構造復雜
煤礦生產過程中采掘接續問題,除了上述了兩項原因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原因在于地質構造復雜,工作面準備周期較長。經過大量的總結和分析,地質構造復雜主要就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多數煤礦的地質條件都很復雜,且每個地區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在采掘工作中,需將煤礦的地質條件及地質構造弄清楚,不僅要搜集大量的數據和資料,還需運輸相應的設備,以此來保證采掘接續的順利。第二,很多區域的表面煤礦已經被大量的開采,此時若想得到更多的煤礦資源,就需要進行深入開采。深山內部的煤礦條件更加復雜,直接導致采掘接續出現問題,需采取特殊方案進行對待,否則容易造成很大的安全事故。第三,面對地質構造復雜的情況,固有的采掘方案幾乎不能實行,需制定全新的方案,這樣一來,不僅耽誤了采掘進度,還導致采掘接續問題不斷嚴重化。
2 調整采掘平衡的措施
采掘接續問題的解決,應從長遠的角度來考慮,制定方案的過程中,應加強相應的預防措施,平衡采掘平衡。另一方面,在日常的采掘工作中,應不斷的搜集數據與信息,優化固有的平衡措施及采掘方案,實現采掘工作的穩步提升。
2.1 制定有效的采掘方案
從以上的表述來看,煤礦生產過程中采掘接續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煤礦的日常生產工作,且會對社會需求造成影響。為此,我們應該首先從客觀的角度出發,制定有效的采掘方案,一方面減少不必要的問題出現,另一方面加強安全措施,促使采掘接續能夠順利完成。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文章認為,制定有效的采掘方案可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合理調整采掘接續順序。追水掘進、過高溫區、維修影響前段施工、掘進工作面機械化程度、工作面設計優化、生產系統的調整等都要影響巷道施工工期、工作面分布。第二,及時合理調整工作面接續順序是保證接續正常的必要條件。切實做到每月小調整,半年大調整。第三,統籌全礦開采情況,在采煤接替計劃中,將近期詳盡計劃和遠期宏觀計劃相結合。第四,編制采煤接替計劃前,先進行數據預處理,使接替方案有利于掘進接替。
2.2 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
采掘接續問題與工人的素質具有很重要的關系,往往由于工人素質不高,造成了嚴重的采掘接續問題,且彌補困難。為此,文章從主觀的角度出發,認為應利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積極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促進各項工作的穩步展開。由于工作人員的素質是多變因素,因此需從多個方面來提升。第一,提高現場采煤技術人員的素質和技能。第二,加快引進優秀技術人才的步伐,提高整個隊伍的素質。第三,引進專家系統,經計算機快速提出修改方案,使用戶得到滿意解或最優解,保證處理采掘關系方針的實現。第四,加大資金投資力度,確保資金及時到位。同時,企業要預先儲備資金,調整采掘平衡。第五,強化對礦山生產的管理,加深制度改革,加快創新的步伐。由此可見,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升后,煤礦生產過程中的采掘接續問題,將會大大的降低,且會在工作中形成良性循環,對日后的其他工作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
2.3 強化勘察、安全保障、管理等工作
煤礦生產過程中采掘接續問題,已經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除了要在上述的兩個方面努力外,還應該在勘察、安全保障、管理等工作上進行強化,防止因為細節上的問題導致采掘接續問題反復出現。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煤礦的地質構造都比較特殊,此時應將勘察方案變得更加多樣化,可嘗試從側面來推導煤礦的相應信息。在安全保障方面,必須達到相應的保障指標,絕對不能出現一絲一毫的懈怠。在管理工作中,需保證所有的工作按照計劃進行,不可隨便的臨時更改計劃,也不能胡亂加入管理措施,應保證制度的落實和管理的有效性。為此,可嘗試從以下幾項工作出發:第一,加強煤礦現場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第二,加強現有煤礦的技術改造,新建一批現代化安全高效礦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安全保障程度。第三,建立采掘關系產出的預測控制模型。第四,建立防止煤礦采掘失調的機制。一是要堅決杜絕超能力生產,二是要把采掘關系作為煤礦考核的重要指標。綜上所述,在煤礦生產過程中,采掘接續問題會對各個領域都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一旦出現些許的問題,都會影響到后續的發展,甚至是出現安全事故。在今后的工作中,應將采掘接續問題作為重點來對待,一方面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另一方面協調采掘接續的相應沖突,從大局出發,告別單一指標的提升。
3 結束語
文章對煤礦生產過程中采掘接續問題進行討論,就現有的工作來看,采掘接續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固有問題沒有再次出現,工作效率提升,社會對煤炭的需求得到滿足。雖然現階段的工作成果比較理想,但并不意味著將來不會再出現采掘接續問題。為此,應從客觀上和主觀上實施更有效的措施。客觀上,進一步加強技術方案的制定和采掘協調措施的執行,保證日常的工作進度和質量。主觀上,聘請具有技術功底的工作人員,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素質,減少主觀錯誤的出現。
參考文獻
[1]張加林,許滿貴,韓金子.煤礦技術管理體系現狀與對策[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4,6:624-627.
[2]祝二亮.煤礦生產過程中采掘工作的安全質量管理探討[J].價值工程,2014,27:100-101.
[3]李思騫,田志民,王社國.神經網絡在采掘接替專家系統中的應用研究[J].自動化儀表,2014,11:20-22+25.
[4]曹慶仁,許正權.煤礦生產事故的行為致因路徑及其防控對策[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0,9:127-131.
作者簡介:郭東興(1986,2-),男,七礦總辦室,助理工程師,專業是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