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黃睿
【摘要】在聲樂演唱的過程中,良好的演唱心理是取得最佳演唱效果的關鍵。因此,在平日的訓練或演唱時,有意識地做好心理的調控就非常重要。
【關鍵詞】聲樂演唱;心理調控
歌唱者在運用發聲器官的過程中,要確保發出美好的聲音,有一個穩定、良好的心理是關鍵。如果心理活動稍有紊亂,就會影響歌唱效果,這就是歌唱發聲的不良心理。因此,在聲樂演唱中,對不良的心理進行調控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演唱障礙調控
(一)怯場
怯場的關鍵性問題就是信心問題,而信心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自身的實力,也就是演唱水平的高低。因此,克服和消怯場現象的根本途徑之一就是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其次,多參加演出實踐活動,實際上就是熟悉觀眾,適應環境過程。隨著演出實踐的增加,歌唱者對觀眾就會逐漸熟悉,對演出環境也會逐漸適應。最后,歌唱者要保持自信,必須保持好自己的身體,平日加強鍛煉提高自己身體的素質,盡可能不要因為身體原因而造成演唱的怯場。
同時,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怕犯錯。經驗證明,一個人如果勇敢,有一種“豁出去”的精神,無形中就會起到鎮定的效果,也會產生比較勇敢的表現。當然,歌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優秀的歌唱家之所以技藝高超而穩定,哪也是經歷了無數次的成功與失敗,才使得技術與情感高度融合,演唱者不僅要在發聲生理上得到鍛煉更要在發聲生理上得到成長。
(二)恐懼高音
恐懼高音,是歌唱心理障礙的又一表現。這種現象,對于歌唱的人來講很普遍。無論是唱歌還是練聲,一到高音區心就慌了,不是拼著力氣蠻干,就是唱不上去。而往往越恐懼就越可能出現問題,同時也間接反映出聲樂演唱者對高音技巧的無知或知之甚少。
高音的調控首先要相信唱法、相信位置,而且高音的前一個音至關重要,就好像一座橋一樣,橋都沒有搭好,要想達到彼岸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時保持心理平靜,這樣氣息就不會亂動,也不會影響歌唱時的生理機能,這樣就能很容易出來高音,其次在訓練過程中應該多總結,多向他人學習,多琢磨。所以,歸結起來,戰勝高音強調的是科學方法,運用理智與科學去戰勝盲目與恐懼。
(三)注意力質量差
有的人天生注意力質量好,而有的人在這方面要稍差一些。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成績突出的學生顯得更專注,也喜歡和老師交流,不怕犯錯誤。注意力質量差的學生表現稍遲緩一些,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但學習效果依然不理想,甚至在舞臺上演唱時,能感覺到他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到演唱作品應有的情緒中,想得太多,但都是會對演唱產生不利影響的想法。因此,有意識地培養演唱注意力,在演唱過程中能實時調整演唱中的問題,把自身融入作品的情感表達中,才可能獲得成功。
二、演唱動機調控
聲樂演唱中,良好的動機讓人愉悅,不良的動機讓人緊張。緊張的原因,要么是過于注重自己的外在美和演唱后各方面的反應。這種動機就會造成不去深入角色和規定情景,不去努力表現歌曲內容,而是在舞臺上處處賣弄、顯示自己。要么是為了通過聲樂演唱實現利益的最大化。這些都不利于自身聲樂藝術的提高,也不利于聲樂演唱的發展。緊張心理一旦產生,不僅會讓演唱者不能正常發揮平日的水平,更可怕的是,如果演唱失敗,有可能讓人從此產生對舞臺的恐懼心理,長時間不能放松。因此,演唱者首先要擺正心態,把名利放一邊,把刻苦的磨練和對觀眾負責的態度放在首位,感動自己,感染觀眾,享受真正的藝術美。
三、演唱情感的調控
(一)熟悉作品,握準歌曲的情感基調
每一首聲樂作品都是作者一個時期的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表達。對待一部聲樂品,固然要對其符號形式、曲式結構、節奏旋律等進行了分解和分析,以確定相應的表現手段和技巧,同時找對作品的情感脈絡。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作品的情感。
演唱前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充分,包括熟悉樂譜、節奏、速度、力度、音高、歌詞,合好伴奏等,對作品中出現的難點要有充分的認識,在平日的練習中找到解決的辦法。另外,演唱的曲目一定要符合自己的演唱水平。在更多的演唱實踐中一次次地吸取演唱的教訓,這樣才能讓技藝逐步穩定。
(二)要善于聯想和想象,豐富作品的情感
在演唱作品的過程中,盡管借助歌詞可以使我們對作品所表現的情感內涵都包容進去。因此,聯想和想象對于表達作品的情感方面就非常的重要。但是,聯想和想象也不能天馬行空,漫無邊際。要清楚想象是為作品表達情感服務。既不能脫離作者的情感初衷,又要有演唱者的見解。這就要求演唱者要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和生活的歷練,在演唱中不斷地理解和完善作品的情感表達,甚至讓它更加豐富起來。很多優秀的作品所以流傳很久,靠的就是歌唱家豐富而嚴謹的情感態度。他們的演唱情感真摯,既感動觀眾,又深入人心。
(三)適度的情感投入
通常情況下,演唱者都會把歌曲的情感表達放在首位。但有的時候,演唱者的情緒太過激動,特別是在演唱憂傷一點的歌曲時,過深地沉浸在自己營造的情感氛圍中,長時間轉換不過來,自己在那兒淚流滿面,喉頭又酸又緊,最終就是不能正常發聲。表面上給觀眾一個角色太投入的感覺,實際上并沒有達成演唱的目標,這樣的演唱毫無意義。還有的演唱者,為了調動觀眾的情緒,自己太過興奮,嗓子叫啞,聲音跑調。看到這些情況,演唱者就必須學會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在演唱過程中,要適當控制內心的情感,做到收發自如。
四、演唱性格的調控
性格有時會決定著一個人做事的風格,對于學習聲樂來講更是如此。作為聲樂學習者應該清楚知道自己的性格,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往往性格內向、靦腆、抑郁氣質的學生在歌唱活動中較為拘謹,老師在課堂上經常提醒他放輕松,大膽一些,這對初學者好像作用不大。甚至,這類性格的人在自選曲目的時候,往往挑的也是速度稍慢的曲目。膽汁質的學生思維敏捷,但缺乏耐心,容易急躁;多血質的學生反應快。但注意力容易分散;粘液質的學生學習踏實,但接受能力較慢。所以,聲樂學習者必須知道自己在性格當中的優勢與劣勢,揚長避短,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要具備一個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質,必須是在平日的演唱中進行多方面的學習和訓練,這是一個長期的目標,而不是一個短期的且急功近利的行為。只有在心態良好的前提下,再加上熟練的演唱技巧、優良的藝術修養及穩定的舞臺心理素質三者有機結合,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才會成為一名合格的演唱者,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歌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