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鈺
【摘要】在我國現階段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視。大多數家長除了要求孩子進行必要的學習之外,還希望孩子能夠掌握一些特長,從而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這種發展現狀下,學生一般都會選擇掌握一門才藝來豐富自身。小提琴作為極具藝術內涵的樂器,在當下備受人們的喜愛和接受。然而,在小提琴的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說小提琴的選曲等。針對這個問題,本文對從我國小提琴教學選曲的現狀入手,就如何在小提琴教學中選曲,提出了提琴教學中選曲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考慮教學計劃的目標選項,對如何在小提琴教學中選曲研究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
【關鍵詞】小提琴;教學;選曲;發展
引言
小提琴具有十分悠久的發展歷史,其主要是在十七世紀從意大利興起的,在近百年的時間內開始在中國推廣和應用。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的藝術學家經過不懈的努力創立了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小提琴教學體系,從而豐富和完善了小提琴在我國的發展。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之后,隨著越來越多的小提琴演奏教材逐漸在我國傳播和應用,我國的小提琴教育事業更是發生了質地變化。但是,我們在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同樣應該正視小提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比如說小提琴教學的選曲等。小提琴曲目種類的復雜性,決定了小提琴教學在選取時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為了有效的提高小提琴教學的質量,我們必須要在小提琴教學中合理的選擇教學曲目。
一、我國小提琴教學選曲的現狀解析
在小提琴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小提琴的演奏手法、演奏技巧以及基本音準等內容進行教學,我國現階段的小提琴教學在這些方面都做的比較出色,學生對小提琴演奏手法、演奏技巧以及基本音準等掌握的也比較熟練。比如說,霍曼的《小提琴教程》中就明確的說明,在進行小提琴練習時,要保證手型從手的最自然狀態開始,這樣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正確的手型,保證在演奏小提琴時無論是在心理,還是生理上,都可以處于最自然的狀態。
在小提琴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在選曲的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每一個學生的條件,包括學生的樂感、記憶力以及學習主動性等,從而保證所選擇的曲目最大程度的符合學生的學習條件。在我國現階段中,小提琴教學中選曲的普適化時小提琴教學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為了保證學生能夠更快更好的掌握小提琴這一藝術,將學生塑造為一個極具藝術內涵的音樂人才,教師在進行小提琴選曲時必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為每一個學生選擇最佳的曲目進行學習。除此之外,在部門小提琴教學中,教師在選擇小提琴曲目時忽略了培養樂感的重要性,導致了小提琴教學呈現出一種機械教學的現狀,從而影響了小提琴教學的水平以及質量。另外,部門學生并不是自愿進行小提琴的學習,缺乏對小提琴的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再不能從選曲上培養學生學習小提琴的興趣,那么將會使小提琴教學的效果大大降低。
二、如何在小提琴教學中選曲
(一)小提琴教學中選曲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
我們都知道,在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都占據著主體地位,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的意義,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小提琴教學同樣如此。在小提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正確的認識到每一個學生在小提琴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縱然每一個學生都是從同一起跑線上進行小提琴的學習,但是,由于各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存在差異,所以,在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各個學生之間的差異就會逐漸體現出來。所以,在這一階段,教師在進行小提琴的教學時,就必須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水平、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小提琴的教學,從整體以及局部進行綜合分析,然后,選擇最合適的小提琴曲目進行教學,從而保證所選擇的小提琴曲目能夠被全部同學所接受。除此之外,教師在小提琴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對每一個學生的優點進行分析和整合,然后,使每一個學生的優點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教師應該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彌補和改進,這樣既能保障學生掌握小提琴的基本技能,同時,又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得到發揮,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進行小提琴教學中,小提琴的選取必須要綜合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水平,以此為根據進行小提琴的選曲,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可以從學生學習的基本情況出發,包括學生的身體素質(手指的長度、靈活性、手臂的長短以及協調能力)、樂感、節奏感、音樂理解能力以及識譜能力等,并且,還要考慮學生的音樂氣質以及性格特點,從整體上分析每一個學生學習小提琴的水平與能力,以此為依據選擇最佳的小提琴曲目,保證所選擇的小提琴曲目與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水平相適應,提高學生學習小提琴的水平和效果。
(二)小提琴教學中選曲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新事物的過程中,學習興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具備充足的學習興趣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因此,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教師在進行小提琴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的認識到學習興趣在小提琴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隨著小提琴教學程度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加需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作為保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始終如一的進行小提琴的學習,提高小提琴教學的教學效果。小提琴教學在進行選曲時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激發學生對小提琴的學習動力。所以,在小提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的選擇一些曲目讓學生進行練習,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并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對小提琴的學習動力。教師在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小提琴的選曲之前可以先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調查和總結,正確認識到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另外,每一個學生都是時代的新鮮血液,所以他們往往會緊跟時代的潮流,因此,教師在進行小提琴的選曲時可以以當下音樂時尚潮流為依據,以此來選擇的小提琴曲目一般都能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現階段比較流行的《南山南》、《異鄉人》、《夢一場》以及《青春修煉手冊》等,這些歌曲都深入學生的喜愛,如果教師在進行小提琴的選曲時選擇這些曲目,那么將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小提琴的學習興趣,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小提琴的學習,使小提琴的學習過程充滿無限的樂趣。總而言之,小提琴教學在選曲時,應該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選曲的規范性與合理性。
(三)小提琴教學中選曲時要考慮教學計劃
小提琴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保證教學進度符合學生的學習現狀。首先,在對學生進行小提琴教學之前,教師就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興趣以及其他的基本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了解,然后,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最佳的教學計劃,有層次的進行小提琴的教學以及訓練。一般情況下,小提琴教學的教學計劃一般要從簡單向復雜逐漸推進,學生學習小提琴時首先要對持弓法、揉弦以及跳弓等基礎技巧進行學習和掌握,然后,在進行音量調整、音準提高以及指法和滑音的學習。這種教學計劃決定了教師在進行小提琴曲目的選擇時應該先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曲目,并且,還要保證每一首曲目能夠使學生對小提琴技巧進行練習和掌握,比如說,學生在學習揉弦技巧時,教師在進行小提琴曲目的選擇時,就應該選擇包含揉弦技巧較多的曲目。除此之外,為了保證教師的小提琴教學效果,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還應該最大程度的提高其靈活性,適當的選擇最佳的曲目來進行小提琴的教學。最后,對于教師而言,小提琴教學中涉及到的曲目數量比較多,所以,這種現象對教師的要求也變得更高,小提琴教師應該對每一首曲目都要最大程度的進行掌握,然后,深入分析每一首曲目中的重點、難點以及所蘊含的技巧和曲風等,這樣才可以為學生挑選出最佳的小提琴曲目,提高小提琴的教學效果。
結語
總而言之,小提琴的學習能夠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藝術內涵、陶冶學生的情操,但是由于小提琴的學習難度比較大,所以,教師在進行小提琴教學時必須加強重視程度,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興趣以及教學計劃等進行小提琴的選曲,保證所選擇的曲目能夠符合學生的學習現狀,提高學生學習小提琴的效果,依靠小提琴的學習來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金成.小提琴教學中的選曲問題探討[J].北方音樂,2014,13:81-82.
[2]肖茜.對小提琴教學中的選曲問題的幾點探討[J]. 鴨綠江(下半月版),2015,06:2112.
[3]王彥.論小提琴教學中的選曲問題[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 01:70-72.
[4]劉洪.當代西方小提琴演奏與教學研究的新途徑——關于實證科學與新技術影響的述評[J].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3,03:127-136.
[5]殷帥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高師小提琴教學中的研究與運用[D].廣西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韓 鈺(1987—),女,河南開封人,藝術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