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劇的不斷發展,使得其本身對聲樂教學的影響作用越發明顯。近些年來許多音樂學院都陸續開設了歌劇表演課,同時由學生親自參與到歌劇片段演出過程當中,這就為聲樂教學本身帶來了更多的幫助與指導。因此本文就將針對當前歌劇片段排演現狀,簡單從情感詮釋、舞臺表演、語言塑造以及綜合音樂素養四個方面分析出歌劇片段排演對聲樂教學的影響與提升意義。
【關鍵字】歌劇片段;排演;聲樂教學;提升作用
歌劇,作為近些年來音樂學院陸續開設的一門課程,其本身具有很強的魅力與藝術感染力。美聲唱法本身的訓練可以提高聲樂學習者的基本功,所以將美聲唱法進行傳承且使得歌唱內容更為豐富的歌劇,更是在最近幾年有了更為廣闊的開設空間。一些綜合能力較強的學校經常組織學生排演歌劇,且將這些歌劇推向更為廣闊的市場,獲得了社會中的一切贊譽與好評。故而歌劇本身對聲樂教學的作用已經越發明顯,只有不斷挖掘其對學生聲樂能力的培養意義,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聲樂基礎能力。
一、歌劇片段排演有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情感詮釋能力
在聲樂學習和表演過程中,將所表演的曲目或者片段用情感展現出來,并且將歌劇本身豐富的內涵體現出來,實際上這在聲樂教學環節當中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對于一個演員來說,如果沒有情感的融入,那么其永遠只是一個表演者,無法稱之為藝術家。所以聲音、感情以及內涵在表演過程當中都是至關重要的。在當前的聲樂教學過程當中,許多教師會面臨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可以很完整地將一首具有較高難度的歌曲完整地演唱,甚至可以將一些比較困難的音唱的很準,但不知道為什么,總是不能吸引人,也不感人。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學生在演唱的過程當中缺乏情感,故而不能將樂曲本身想要表達的豐富內涵闡釋出來。
而歌劇本身就是通過歌唱的方式,賦予音樂戲劇化的舞臺表演。中間有明確的故事情節與清晰地故事主線,同時還有角色之間的矛盾沖突,在相應的舞臺背景之下完成一個完整故事的講述,其表演性就會明顯重于傳統單一化的演唱。在歌劇表演過程中要求每一位表演者都深入到歌劇內部的故事發展脈絡當中,而表演者還必須對自己所表演的角色有明確且客觀地認識。否則將無法實現角色之間的對接,更無法將表演進行下去。
故而通過歌劇片段排演這一方法,可以將許多在平時聲樂演唱過程中缺乏情感融入的同學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環境當中,其積極性的表演欲望很快會被激發出來。故而無論是宣敘調還是詠嘆調,乃至合唱,學生都可以淋漓盡致的投入到表演當中,同時表現出聲情并茂的表演內容。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歌詞當作歌劇劇本,對其內容進行研究,并且在頭腦中虛擬出一個演唱對象,想象出與其對話所需要的場景,進而把自己當作一個角色置身其中,必然會有不一樣的表演效果。通過這樣的歌劇表演經歷,學生將會很快領悟其內涵,并且逐漸將歌劇表演中的情感體現在聲樂演唱當中。
二、歌劇片段排演有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
傳統歌劇片段表演往往會有許多舞蹈場景,比如歌劇《卡門》中的西班牙斗牛舞場景、《阿依達》中的芭蕾舞場景等,這些都會為表演者提供客觀的表演條件,從而讓其在舞臺表演過程當中具備基本的舞臺表演能力。故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觀摩一個劇目的不同版本,然后分析其表演形式的差異,選擇不同的場景進行簡單地模擬與演練。例如排練《江姐》這部作品時,教師應該對整個臺詞對白以及過場都有明確的規劃,然后讓學生飽含熱情的完成自身的角色。學生通過掌握歌劇表演中的舞臺表演技巧,從而在聲樂學習中也會意識到舞臺表演的重要性。這些學生在日常獨唱或者表演的過程中,都會注重自己的神態與其實,還有自己的服裝、飾品打扮是否符合臺風要求,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聲樂表現能力,將歌劇中所呈現出的舞臺表演能力應用到聲樂學習當中。
三、歌劇片段排演有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語言塑造能力
因為歌劇不同于傳統演唱,其本身會涉及到許多對白。所以教師在訓練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對這些對白的把握,明確對白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表現,用怎樣的情感來詮釋。依舊以《江姐》為例,其中那個有一句話是這樣的“好,讓我們繡新中國的國旗”。這一“好”字實際上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同時也需要在表達上有更多的注意。既要表現出其堅定,又要體現出其內心的柔和,還應該體現出其內心的光榮感與使命感。所以實際上好的歌唱演員不僅要把歌曲唱好,更應該將情感體現出來。
聲樂表演實際上與歌劇表演中的語言展示有一定的聯系,但因為中國學生學習外國歌劇,所以其本身會有一定的語言障礙。但教師應該將歌劇中有用的部分以及對學生產生影響的部分傳遞給學生,從而讓學生明確語言表現力在聲樂演唱過程中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學生的聲樂學習水平。
四、歌劇片段排演有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
歌劇排練本身是一個團隊的合作,所以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學生之間可以形成一種融洽的學習與交流環境,同時還可以彼此相互借鑒,有序競爭。故而歌劇本身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較高的音樂素養,而一些院校將歌劇劇目推向社會,實際上也是在將本學校的聲樂教學推向社會。學生表演的歌劇被社會所認可,實際上也讓學生開拓了眼界,為其提供了更為深層次的實踐。通過這種共同學習和排練的機會,學生之間學生可以相互鼓勵,也可以相互學習。比如從前有一些學生連基礎性的節奏拍子都不能準確掌握,也不能把握音準,但自從參加歌劇表演之后,這些基礎演唱曲目都不足為患了。在聲樂教學過程中音樂素養以及人文素養的培養,是幫助學生提升其聲樂演唱水平以及音樂綜合能力的關鍵,也是未來聲樂教學的重點。
結束語:
歌劇片段排演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的情感詮釋能力、語言塑造能力、舞臺表演能力以及綜合音樂素養都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所以,利用歌劇表演更能幫助聲樂教師培養學生在聲樂演唱中的技巧,從而提高聲樂演唱水平。
參考文獻
[1]穆紅.歌劇排演對聲樂教學的提升作用[J].大眾文藝,2010,14: 272-273.
[2]祁璠.歌劇排演在聲樂教學中的引入與實踐[J].音樂創作,2015, 09:187-188.
作者簡介:胡建軍(1982—),男,吉林省集安市人,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聲樂表演與教學,長春光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