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聞芳

大一新生從其父母或是老師的監督規劃下的初高中進入自我監督規劃的大學,在時間充足但沒有人引導的情況下,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則會出現拖延或是低效率地學習,形成不良的學習生活習慣,從而影響學業成績,荒廢學業,影響個體未來的就業和生活質量。因此,引導大一新生重視時間價值,學習規劃和管理自己的時間勢在必行。
一、對象和方法
1.對象
通過海報招募某大學大一新生30名,通過訪談面試篩選,最終確定入組24人。隨機將24人分為實驗組(14人,男生4人,女生10人)和對照組(10人,男生3人,女生7人)。
2.方法
(1)研究工具。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該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在0.62~0.81之間,重測信度系數在0.71~0.85之間。量表共44個項目,分為3個分量表,即時間價值感分量表、時間監控觀分量表和時間效能感分量表。時間價值感分量表分為個人取向和社會取向兩個維度共10個條目,時間監控感包括設置目標、計劃、優先級、反饋性、時間分配5個維度共24個條目,時間效能感分為時間管理行為效能感和時間管理效能兩個維度共10個條目。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采用5點記分,“完全不符合”計1分,“完全符合”計5分,得分越高,表示時間管理傾向性越好。
自編團體輔導效果調查表,根據臺灣學者黃月霞(1975)的團體輔導調查問卷修改而成,問卷分為兩個維度,分別反映成員在團體輔導后,認知、技能方面改變的主觀體驗以及對團體輔導的滿意度,在本文中,自編問卷的維度也分為兩個,即成員在時間認知和管理時間方面的改變(5題)以及對團體輔導的滿意度(3題)。
(2)實驗方法。采用實驗組、對照組前后測準實驗方法,在干預前和干預后對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進行測查,實驗組參與時間管理團體輔導,對照組不做任何干預。團體輔導方案共有6個單元,每個單元1.5小時,每周一次,每次一個單元,共持續6周。
(3)團體輔導方案設計。團體輔導方案的涉及旨在指導團體輔導的開展,確立目標,為后期評估干預效果奠定基礎,本次團體輔導的目標是:首先,培養大學生的時間價值感即“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生命”。主要是讓學生從思想和情感上認識時間對個人的生存與發展以及對社會的存在與發展的意義,自我體驗時間的價值;其次,培養學生的時間監控感。提高大學生在計劃安排、目標設置、時間分配、結果檢查等一系列監控活動中的能力及主觀評估,在時間價值感培養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培養時間管理能力;最后,培養學生的時間效能感。讓大學生意識到自己對時間管理的信心以及對時間管理行為能力的估計,從而提高自我時間管理的預期。具體團體輔導方案如下:
點“時”成金時間管理團體輔導方案。
活動單元1——心靈之約?;顒幽繕耍航M員相互認識,澄清團體目標、組員期望和團體規范?;顒觾热荩呵嗤芴?,連環自我介紹,無家可歸。所需材料:組員活動手冊(每人一本)、量表。
活動單元2——回望我的生命?;顒幽繕耍涸鲞M組員進一步認識,了解他人和自我?;顒觾热荩荷L河中的我,踩氣球,我的五樣,手指操。作業:喬韓窗口。所需材料:彩筆、氣球、繩子、A4白紙數張。
活動單元3——彌留之際?;顒幽繕耍阂龑ЫM員探討時間管理的相關知識,增進團體信任和凝聚力?;顒觾热荩号R終遺命、進化歷程、時間知識大拼、總結。所需材料:筆。
活動單元4——借我一雙慧眼。活動目標:引導成員覺察自己的時間管理現狀,推動團體凝聚力發展?;顒觾热荨罢l是時間的殺手”、同舟共濟、時間的價值。所需材料:數張報紙。
活動單元5——點“時”成金術。活動目標:學習時間管理的方法和提高時間利用效能的法則,分享組員的成長和收獲,提升信心?;顒觾热荩簾嵘硇∮螒?、時間管理小貼士、森林與松鼠。所需材料:筆。
活動單元6——重新起航?;顒幽繕耍夯仡檲F體過程,總結團輔中獲得的經驗,交流心得體會,處理離別情緒,評估成效,展望未來。活動內容:我想對你說,笑迎未來。所需材料:彩筆、量表、音樂。
二、結果
1.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時間管理傾向量表上的差異檢驗
本研究使用了獨立樣本T-檢驗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對樣本進行差異檢驗,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來對團體輔導前后實驗組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性差異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團體輔導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問卷的各個維度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團體輔導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在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感上存在顯著差異,團體輔導前后,實驗組在時間價值感以及時間監控感兩個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對照組的得分雖然有變化,但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標準。
2.實驗組對團體輔導效果的評價
通過對自編問卷的分析,結果顯示,成員對此次團體輔導較滿意,整體上處于積極評價。
實驗組對團體輔導效果的評價如下:
項目:活動增進了我對時間價值的認識,非常滿意12(86%),同意2(14%)。增進了我對時間管理的理性思考,非常滿意10(71%),同意4(29%)?;顒釉鲞M了我對時間管理的信心,非常滿意10(71%),同意4(29%)。學會了管理時間的技巧和方法,非常滿意14(100%),同意0(0)。活動拓展了我的人際交往,非常滿意9(64%),同意5(36%)。我會向別人介紹這個團體及團體活動,非常滿意14(100%),同意0(0)。我喜歡這個團體及團體活動,非常滿意14(100%),同意0(0)。我對這個團體及團體活動很滿意,非常滿意12(86%),同意2(14%)。
其中,以上項目中的調查中,不同意和非常不滿意沒有。
三、討論
本研究以時間管理為主題,對大學生進行時間管理方面的輔導,以此來提高其管理時間的能力,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干預結果顯示,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大學生在時間價值感量和時間監控感兩個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這與張鋒關于時間管理自我監控的研究結果一致,同時這兩個維度涉及時間管理中的個人取向、社會取向、設置目標、計劃、優先性、反饋性以及時間分配方面,而個體的時間管理狀況以及時間管理傾向則是通過這些方面表現出來的,立體地涵蓋了認知、情感和意志三方面,此次團體輔導的效果說明時間管理團體輔導不但能提高大學生認可時間的價值的意識,理智上認識到時間對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作用以及價值。在認可時間價值的基礎上,深刻理解時間的獨有特點,基于此來認識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接受時間管理相關方面的知識。在理智和情感層面意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而且在時間管理訓練中所學到的時間管理技巧和方法能有效減少學業拖延行為,提高學習效率,高效利用大學四年的時間,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
本次團體輔導效果明顯的原因分析如下:首先,大一新生剛進入大學,對大學生活學習都很陌生,也很好奇,在沒有家長和老師監督的情況下,面對充裕的時間,可能會感到無所適從,而時間管理團體輔導恰恰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和充實自我的機會,從而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而且團體輔導期間,正值學生期末考試,學生在對時間的認知和管理上處于積極狀態,因此,學生在時間價值感和監控感這兩個維度上得分較高可能具有情景因素;其次,本研究的具體活動方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并且整個過程中穿插了很多有趣的游戲,增強了團體輔導的趣味性,團體輔導過程在循序漸進中逐漸從思維認知層面進入情感層面,最后到達意志行動層面,使得學生對時間管理的認識更全面和系統,從理論到實踐,從思維到行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讓學生覺得很具體很實用。最后,在團體輔導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到了時間管理的知識,而且認識了很多朋友,擴大了自己的人際交往范圍,收獲了友誼。
由于團體輔導的次數相對較少,因此,在每個環節對時間管理的探討不夠深入細致,加之樣本量不充分,因此,本次團體輔導的持續效果還有待于觀察和驗證。
四、結論
基于本研究的結果可以看出,在提高大學生時間管理方面,團體輔導是一種有效提高學生時間管理能力的方式,而且團體心理輔導是近年來一種廣受歡迎和普遍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許多研究顯示團體輔導優于其他形式的心理輔導。因此,針對大一新生,學校有必要對其進行時間管理方面的輔導,從而更好地銜接高中生活,適應大學生活,學會規劃管理時間,從而高效地利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