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菊
【摘要】中職生群體的構(gòu)成多數(shù)為各個初中學校的“學困生”,英語作為一門主科,對于他們來說只是具有象征意義,帶著對初中英語的“困惑”闖進了中職學校的大門,英語更換中職的新馬甲后,繼續(xù)如影隨形。中職英語教師應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多措并舉,盡快使這些初中“遺老” 擺脫英語的桎梏,引導他們踏上學英語的正途。
【關鍵詞】教改 英語 中職生
中職生群體的構(gòu)成多數(shù)為各個初中學校的“學困生”,他們對英語的認知程度是“茫然不知所云”,英語成績呈“掛彩”常態(tài),英語作為一門主科,對于他們來說只是具有象征意義,帶著對初中英語的“困惑”闖進了中職學校的大門,英語更換中職的新馬甲后,繼續(xù)如影隨形。
一、中職英語教學現(xiàn)狀呈現(xiàn)
1.英語基礎薄弱,興趣寡淡。中職生源是問題生、差生的“大雜燴”,很多學生基礎薄弱,最基本的英語知識都沒有掌握,學習習慣亟待養(yǎng)成。即便如此,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是三六九等,學生大都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課堂學英語成了疲于應付。課堂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忽略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養(yǎng)成,久而久之,教師在課堂上口干舌燥,學生在下面“蠢蠢欲動”,思想早就飛到了太平洋。
2.教材編排欠妥,教學進度過于緊湊。隨著國家對中職教育投入的不斷加大,為了適應日新月異的中職發(fā)展,教育部組織專家對中職教材進行了適度的修訂。新修訂后的中職英語教材雖然在模塊布局上有所創(chuàng)新,也突出了中職生的學習特點,但教材知識的難度仍未降低,和初三英語知識無異。學生從初中“逃荒”到了中職學校,滿心憧憬逃離初中差生的艱苦治學,沒想到進入中職學校后,卻還要延續(xù)初中時代的“吃糠咽菜”,過治學路上“顛沛流離的生活”。進入中職后,不是新的開始,而是初中畢業(yè)生所謂“差生”感同深受的痛苦。學生學起來懵懵懂懂如墜云端,教師教起來似小牛拉大車,學生思想流放,教師氣喘吁吁,最終學無成果、教無效果。中職學校是以培養(yǎng)“德藝雙馨”實踐型人才為目標的教育機構(gòu),在整個學校課程設置排擋中,中職英語課作為“學技”輔助課程,理所當然被歸置到副科的“儲物罐”中,中職英語課程的課時被壓縮到最低限度,為英語教師合理安排教學進度設置了“道閘”,使教師在少之可憐的課時數(shù)內(nèi)完成如此龐的教學任務變得“步履蹣跚”,嚴重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完成。
3.中職英語教學模式單一、老化。在當前中職學校教學實踐中,關起門來“灌可樂”現(xiàn)象仍然很普遍,“填鴨式”教學模式還有很大的市場,教師機械的說,學生機械的聽,如同在聽專家作報告,課堂氣氛沉悶無聲,師生之間缺乏靈性的互動,教學效果無從談起。教師“一言堂”模式已經(jīng)老到掉渣的地步,卻還在試圖牽引教學的列車滾滾向前,這無疑是在開倒車,走退步。這樣的課堂只會培養(yǎng)教育迂腐的“傻子”和教學守舊的“瘋子”,于國于民,毫無存在的必要。
面對這些教育的“枯草”,作為新時代的中職英語教師,必須右手緊握創(chuàng)新課改的“鐮刀”,找準其根莖,一鐮一鐮將其割挫殆盡,讓課堂教學的新生嫩芽破土而出,迎著噴薄而出的春陽茁長成長。
二、創(chuàng)新教改,為其補“鈣”
1.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中職生群體多是由各初中學校的后進生組成,如何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使其擁有對學習持久的自信心,充分點憤他們的學習潛力,是課程改革的切入點。在進行課堂提問時,中職英語教師要有效把握學生整體實際,重視個體變化發(fā)展,對“一公里”后進生要科學引導,循循善誘,幫助他們突破學習“瓶頸”,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促使他們對自身潛能進一步梳理,提高自我認可度,樹立強烈的學習自信心,讓學習的風暴變得日益猛烈,幻化成他們學習的強大動力。對“數(shù)公里”后進生,要耐心施教,科學漸進的為他們制定計劃周全、步驟明確的學習計劃,教會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對“數(shù)公里”后進生施教時,還要注意他們成長路上的汗水付出,對他們?nèi)〉玫狞c滴進步要及時“撿拾”,及時肯定、及時表揚,要用多付“贊許良藥”逐步過濾他們心靈上的塵埃,使他們的進取心大放異彩,在教師的百般呵護下,讓他們盡快“脫困”。
2.在學生面前鋪開“畫紙”描繪情境。中職生大多表現(xiàn)欲強,喜歡直觀、生動的教學模式。中職英語教師在課堂實踐中,要千方百計將教材中刻板固化的內(nèi)容“化蝶”,使其動起來,由此,情境教學在當前中職英語課堂中逐步引人耳目,事實證明,情境教學益處多多、效果顯著。中職英語教師要善于根據(jù)教學目標,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設置學生參與性強、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走進“情境”,在教學內(nèi)容的“紅花綠葉”中去感受學習的快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課堂的期待。
3.開拓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俗話說“教無定法”。教學形式多種多樣,但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遷,任何“強力”的教學形式都不可能永葆生機和活力,作為中職英語教師應不拘泥于舊的教學形式,要不斷解放思想,要始終保持與時具進的“弄潮”本色,及時根據(jù)變化了新情況、新問題,以“實踐出真知”的教育科研精神,快馬加鞭,不斷開拓出更具時代特征更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新形式。
中職英語教師在施教中如果始終能抓住課改的“龍頭”,拿捏住學生興趣的“七寸”,在深諳學生實際,耕讀教材教法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勤于實踐,就一定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師的引導藝術(shù)性,促進中職英語課堂生趣盎然、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李政.中職英語教學模式略談[N].中學生導報,2012.
[2]孫夢園.中職英語課堂效果提升路徑導航[J].中學時代,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