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蕊
【摘 ? ?要】情感因素,在學習活動中具有與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育是現代學校素質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和核心內容,它在促進學生個性主動和諧地發展、開發每一個學生身心潛能、深化學校素質教育、優化教育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以及提高教師教育素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和關鍵的作用。
【關鍵詞】英語 ?情感 ?作用 ?課堂 ?評價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31
情感教學即是在充分考慮教學中的認知因素的同時,充分重視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創設給學生以情感體驗,產生學習動機和需要,激起對知識的強烈需求、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的課堂教學環境,以實現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情感作為英語教學目標之一,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可見,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努力促使學生德、智、能、情、趣均衡發展,使認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進,從而達到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加強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應根據學生生理、心理和認識特征,遵循優良情感發展的一般規律,從英語學科的特點出發,樹立“以生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激發學習動機,強化學習興趣,鍛煉學習意志,培養合作精神。
一、情感因素的作用
英語教學活動既是傳授語言知識、形成語言技能、發展認知策略、培養人文精神的實踐活動,也是在特定情景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師生之間不僅有認知方面的信息傳遞,還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情感與教學存在著息息相關的聯系。
(一)通過情感教育,有助于建立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
情感教育可營造一種民主的教學氛圍,有助于建立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師既是“良師”,更是“益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打破傳統的師生關系,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
(二)通過情感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堅定的學習意志和高尚的情操
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有畏難情緒,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受到環境、情緒、家庭、社會、知識、等方面的影響。特別對于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情感更容易波動,不穩定情緒更明顯,有時甚至會出現缺乏把學習搞好的信心。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注意培養學生自信和堅忍不拔的性格,在教學上可以通過科學家的范例熏陶學生的情操,激勵學生奮發圖強、知難而進、立志成才,使他們感受到自己對時代應負的責任。
(三)通過情感教育,有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是學生創造力的基礎及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只有使學生在情感上受到需要,方可轉化為對開發的自覺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情景,使其產生探究的興趣,并由情感上的需要上升審思過程的自覺行為,把學生吸引到積極探索中去,這不僅使學生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馳騁,創造性的想象力得到充分激發,而且能使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探究發現的樂趣。一旦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活并持續下去,即使遇到更大的困難,也能信心百倍地自覺克服,創造性思維能力也就能得到逐步提高。
(四)通過情感教學,有助于激勵學生的學習活動
情感是調動學習積極性的根本。要使學生愿意并自覺地接受教師授課的內容,學生與教師之間需要有一種情感上的溝通。如果教師對此注意不夠,傳授知識就極有可能被抑制的心理屏障擋回。即使教師有上好課的良好動機,客觀效果也可能會適得其反。當前,國外外語教學的發展趨勢是以學生為中心,體現了注重情感的教學原則。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及時掌握和調劑學生學習活動中的情感變化、信息變化、信息規律是至關重要的。
二、優化課堂教學,激發積極情感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英語教育就是把“快樂學英語”的理念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飽滿的學習熱情,促進他們旺盛的精力,積極的態度,主動在快樂的課堂活動中自主學習,享受英語學習所帶來的每一份快樂。
(一)精心導入
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開始幾分鐘,如果善用這寶貴的幾分鐘,就會做到在短時間內安定學生情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使學生思維的齒輪迅速運轉起來的效果。因此,教師應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針對教學內容、學生年齡特征、興趣愛好和對已教授知識的掌握情況等設計新奇的導入方法,觸發他們學習“興奮點”,讓學生懷著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去。
(二)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只有把單調、枯燥乏味的語言教學變成生動活潑的語言實踐活動,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面帶微笑,走進課堂。一名老師面帶微笑走進課堂,成績優秀的同學見到老師的微笑,會感到精力倍增,心情愉快地迎接生動有趣的一堂課。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也會因為見到了老師的微笑信心倍增,減輕對困難的恐懼,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一來,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才能保持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學生才能感到老師的關心和厚愛,從而信賴和尊重老師,笑迎老師的每一堂課。
2.形式新穎,方法得當。在緊張的45分鐘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活動,使他們始終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如:上課時,教師盡可能使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懸念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教學,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受到一定的刺激,總想處于積極狀態。在教學活動中,合理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多媒體課件、網絡視頻等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各個身體器官感受到生動的形象和優美動人的語言,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激活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積極評價,給以情感的動力
情感是智力的催化劑。我們的評價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著眼于學生的進步與發展。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評價學生,把評價定位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上。我們不能用誹謗的方式,僅用分數去評價一個學生的發展。
英語學習中普遍的現象就是,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基礎不一。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英語教師怎能整齊劃一、一刀切,用同一標準來評價學生呢?我們應給予不同程度的學生以不同的評價標準,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大面積地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大多數學生都能保持高昂的英語學習熱情,進而強化他們的英語學習情感,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精神。
參考文獻
[1]唐廷勇,初中英語情感教學初探,《新課程.教師》2009年第12期.
[2]余娟,論情感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3]劉慶艷,談初中英語情感教學,《教育藝術》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