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興華
【摘 ? ?要】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回顧物理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可以發現實驗是研究問題的最基本的手段與方法,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物理 ?實驗 ?作用 ?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52
物理學本身是一門實驗科學,它是以“突出素質教育,強化能力培養”為指導思想,充分發揮實驗課程的素質教育功能,將素質教育與實驗教學融為一體。而在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教學是學生物理學習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學生獲得各種能力的源泉。教是要學生通過實驗來學到知識,訓練技能,并經歷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
一、物理實驗的作用
(一)實驗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能力
中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現象有很豐富的感受性知識和主觀理解的片面性,又因中學生年齡階段決定了他們活潑好動,對新知識充滿好奇的特點,如果我們每一節課都能給學生做一個實驗,再加上幻燈機等電教手段,那么,學生就會感到新鮮、好奇,就會喜歡上物理課。而且演示實驗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滲透學科思想,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物理作為實驗學科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不光有演示實驗,還有許多的學生實驗,學生可以通過自己親手做實驗來體會前人對未知領域的研究方法,或驗證前人的科學結論,從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處理數據的能力、分析誤差的能力和歸納結論的能力。
(二)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習慣和實踐能力
檢驗人才水平的高低最終不是看“做題”的能力,而是看“做事”的能力。“做題”與“做事”對于人的鍛煉是有很大差別的。前者是虛擬的,后者是真實的。“做事”不僅需要智力,還需要協調能力以及情感、毅力等各種因素,比“做題”需要的能力更全面。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最佳途徑,因此要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
(三)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鼓勵學生自創實驗,自制實驗器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當進行探究性學習,即教師只是提出問題,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想象力,獨立自主地設計實驗方案,包括自制實驗器材。
鼓勵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小制作。作品可以是與教學有關的內容,如自制電筆、自制秒擺、自制驗電器、自制彈簧等,對學生作品要進行評比,并給予表揚或獎勵,以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榮譽感,進一步激勵學生的創造激情。
二、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驗的思想。教學方法普遍采用講授法。有的老師甚至認為學生不會動手做實驗不要緊,只要會動筆考實驗就行。由此而引發了“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的荒謬作法。
2.由于認識上的不足,教師不愿在實驗教學方案的設計上下工夫、花時間,導致實驗教學方法形式單一、陳舊;單純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安排實驗,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顯得沒有計劃、沒有目的、缺乏系統性。同時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的指導思想不夠明確,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一手包辦現象嚴重,學生最多只是機械模仿,缺少動手和動腦的機會,能力得不到相應的提高。
3.實驗教學模式僵化,物理實驗教學的基本原則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教學方式呆板.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式沒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
三、物理實驗教學建議
(一)切實轉變實驗教學觀念
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很大程度上與過去的觀念有關,要促進實驗教學的發展,轉變教學觀念是關鍵。只有學校領導樹立全新的觀念,才能在課程設置、經費投入、師資調配和其他相關方面充分考慮到物理實驗教學的實際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對實驗教學改革給予保證,才能優化實驗資源,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最大效能。只有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才能明確實驗教學的新目的和新要求。
(二)有效改變傳統教育模式
要真正促進物理實驗教學的發展,真正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就必須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創設新的實驗教育情境,要以學生的綜合發展為中心。筆者認為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可以有三種方法:一是文本的研讀學習,二是模仿體驗,三是創新使用。
(三)著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物理教師要真正運用好物理實驗教學,使之為提高教學質量發揮出獨特的作用,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實驗教學素質。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就要不斷的學習掌握應有的實驗能力和知識,要有物理學理論,要有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的知識,還必須腳踏實地親手實踐,要有刻苦鉆研和勇于創新的精神。同時,我們教師還要對物理教學中的疑難實驗進行專題學習和研究,對一些現有實驗進行改進等,還應該接受新的實驗理論,新的實驗思想,并及時應用于指導自己的物理實驗教學實踐。
(四)注重培養學生實驗能力
物理實驗是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因此,物理實驗教學要本著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為目的,以具體的實驗操行為載體,以達到素質教育為要求。為了切實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筆者認為在實驗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一是變“觀看”為“觀察”。教師對每一個演示實驗都應制定相應的程序和方法。特別是依據學生的基礎,預見到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的缺陷,精心設計啟發性的引導問題,變簡單的實驗“觀看”過程為實驗“觀察”過程,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二是變“驗證、測量”為“探索”。教材中屬于驗證、測量型實驗較多,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常常是教師把目的、內容、步驟詳細而周密地安排好,甚至實驗結果也預先說給學生聽,學生只需依葫蘆畫瓢被動地做實驗,這樣使學生失去對實驗“神秘”的探索欲望,思維呆板,缺乏靈活性和創造性,如果教師選擇一些靈活性、變通性大的問題,積極創設情境,鼓勵學生發揮思維,進行多方位、角度觀察、思考、探索、想象,從而提出多種設想和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后確定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還能訓練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創造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三是變“封閉式的實驗管理”為“開放式的實驗管理”。除課堂教學外,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到實驗室去通過自己動手,自主做實驗,有效地培養他們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