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平
【摘 ? ?要】語文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師關注的一個重點部分,學生語文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與語文閱讀有關系。如何將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提高,這成了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共同關注的一個話題。隨著我國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認識加強,新課標相關要求的深入,人們漸漸地重視情感教育對語文閱讀教學的影響。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語文閱讀 ?情感教育 ?教師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84
語文閱讀教學本來就是一個枯燥的教學。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注重對學生在知識結構和知識點等方面的講解,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因素。如:大部分教師主要以“傳授法”為主進行教育,不注重學生的自我接受能力;有的教師只講解書本上的閱讀知識,而沒有從課外及相關有趣的教學內容中提取素材,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針對這些弊端,我通過相關教育工作者做了反思,發現情感教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起的作用非常大。因此,本文將從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積極意義、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狀及策略和情感教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際運用等三個方面進行研究。
一、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積極意義
無論是哪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這都是一個極大的推動器,不但有利于教師輕松的教學,而且還利于學生很好的吸收知識。那么,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將有極大的作用。
首先,情感教育滲透與語文閱讀教學,有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情感品質和情感能力,促使學生對周圍的生活、學習等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利于獨立健全人格和個性的形成。如:在講解語文的一篇文章的某一情感片段的時候,教師就要著重進行講解,將一些情感和學生的注意力轉入到書本的情景中,讓學生從中獲得相同的感受,理解文章作者的情感,學生才會更好的獲得文章深刻的見解,從而健全學生的人格。與此同時,教師結合情感教育的特征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通過定位語文層面的目標,讓學生熱愛語文,熱愛語文知識和語言的學習,熱愛民族文化,進而喚醒和引導學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能力,進而豐富和完善學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學生的人生境界。
其次,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現實意義。教育的宗旨是為了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的良好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獲得語文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能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很好的發展。第一,心理學視角下的情感教育對語文閱讀教學的作用。從心理學來說,情感是人們以需要為中介,對客觀事物和對象所持的一種態度和體驗。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完善和發展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能力需要,讓學生對客觀事物和對象有正確的認識和體驗,讓學生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方面得到很好的培養。第二,從語文學科的性質來說,語文不僅是一門基礎學科,而且是一門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和綜合性等特點的學科,其本身蘊含了人文思想,有利于學生豐富語文知識。從這一點來說,語文閱讀教學需要借鑒人類文化,交流情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以充分的展現。愛因斯坦曾說過:“文學藝術的最大價值在于其能夠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情感教育如同知識的種子滋養著我們的思想,語文教師也需要深刻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靈魂,催化學生們智力的發展,讓學生在愉悅中接受知識,得到正確的引導。
二、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狀及策略
雖然說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運用很有必要。然而,在語文教學中,教育者們往往重視理性分析和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下面將具體進行講解。
首先,情感教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現狀分析。第一,在應試教育中,語文閱讀教學淡化了情感教育。大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走入了唯認知的誤區,忽視了學生情感領域的開發,有的教師為了應付各類考試和一些不夠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教師們不得不改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出現了一些“急功近利”的情況。如:重考試內容,不重視其他內容;重課內知識,不注重課外知識;重知識,忽略情感等。有的學生為了拿高分,只為了學語文閱讀而學,連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淡化了個人的精神修養。然而,相關調查證明,人們的道德和信念都需要融入情感,若一個人沒有情感的支撐,對自身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進而影響社會的和諧性。第二,語文閱讀教學設計和模式沒有設定情感目標。根據相關調查可知,目前一些語文閱讀教學設計只注重目標的實現,不重情感目標的設置,強調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忽視了學生的價值和情感,不能滿足學生的一些情感需求,很難激發和調節學生的相關情緒,不利于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發揮。第三,教師和學生間的溝通少,影響了情感。調查顯示,有大部分的教師和學生間缺乏溝通,不能真正交換彼此的看法。如:有的教師對學生的閱讀學習不聞不問,缺乏有效的學習氣氛;有的教師只讓學生自己學,沒有深入了解到學生的情感需要,造成閱讀學習的一種病態心理,無法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進而導致學生無興趣學習語文閱讀。
其次,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第一,加強學生對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因素的積極認識。如:加深學生對情感教育的理解,增強學生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領悟力,觸及學生的情感深處,讓學生和文章產生一定的共鳴,達到閱讀欣賞的目的。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分析一些名著,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喚起其審美需要;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其人格完善。第二,將情感目標融入語文閱讀教學設計中。如:語文教師在設置教學設計的時候,就要制定一個情感閱讀教學的方案,讓學生從中獲得興趣,進而開發學生的情感資源和閱讀學習潛力。第三,加強教師和學生間的情感溝通,將語文閱讀教學情感化,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三、情感教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首先,創設閱讀情境滲透于語文教學中。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在一定情境中會產生一些情感,歡樂中產生愉快感,悲傷中會表現出痛苦感,在一定條件下,人的情感體驗會感染他人,這是一種精神力量。那么,在語文閱讀中的情境化,學生也容易受到教師情境方面的影響,進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情感教學。如:背景創設情境;結合生活創設情境;通過古詩創設情境等。
其次,根據學生的情感需要,將情感因素滲透于閱讀教學中。第一,教師構建對話平臺,滿足學生們的好奇心。如:語文教師放下嚴格的架子,和學生平等的交流,讓學生和教師一起融入閱讀情感中,共同感受文章的情感,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第二,構建一個民主的氛圍,讓學生自主體驗閱讀的感受。第三,分層閱讀教學,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學習。第四,強化學生的閱讀學習意志。
最后,教師指導學生培養自我情感,擴展學習空間,讓學生走出課外,獲得更多的閱讀資源。
總之,要想情感教育很好地滲透與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要明白其積極意義,而且還要分析其現狀和對策,進而明確情感教育如何運用于語文閱讀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