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蓉 韓如冰
摘 要:隨著市場環境競爭日趨劇烈,應用信息化技術,提高信息化水平成為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文章從甘肅企業信息化現狀出發,闡述了發展循環經濟對我省企業信息化的影響,并提出了循環經濟環境下加快我省信息化建設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循環經濟;企業信息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TM923.5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循環經濟是運用自然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守恒規律重新組織社會經濟活動,使社會經濟活動和諧地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生態經濟[1]。循環經濟要求把人們現有的經濟活動組織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模式,實現“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物質反復循環流動的過程。從而使得整個經濟系統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從根本上解除了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尖銳對抗,實現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2]。當今企業處于競爭激烈的國際化市場環境中,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發展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信息資源,是企業改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業務運營水平,提升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3]。
2 甘肅企業信息化現狀(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informationization in Gansu)
在甘肅,中小企業占到企業總數的99%,因而中小企業已成為甘肅企業的主力軍。據調查,甘肅約有半數的中小企業在不同程度上開展了信息化建設,總體上呈現出了起步晚,資金短缺,信息化水平低,人員信息化素質較低的基本態勢。隨著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成本的上升,迫使中小企業需要通過信息化來提升管理水平,改變企業的生存狀況。而大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者更多側重于企業的業務發展及管理,對信息化技術和手段顯得較為陌生,同時面對各種中小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時不知道如何抉擇,使得甘肅中小企業信息化一直處于落后狀態??傮w上呈現出以下特點:投入資金少、要求短期回報、對產品的穩定性和實用性要求很高、與IT市場結合不緊密、電子商務應用較少。加之甘肅中小企業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80%以上的中小企業分布在服裝、皮革、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煤窯、化工、冶金等行業。這些企業普遍表現出技術含量低、員工素質差、依靠廉價勞動力競爭的特征,對企業信息化重視不夠。其次,甘肅地處黃土高坡,自然環境惡劣,但經濟發展一直沿用的卻是污染大、耗能高的粗放式發展模式。隨著白銀、金昌和玉門被國家定為資源枯竭城市,我省發展循環經濟迫在眉睫。應用信息化技術,提高信息化水平成為推動我省循環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3 發展循環經濟對我省企業信息化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of enterprises in our province informationization)
3.1 發展循環經濟有利于企業充分利用現有信息資源,
實現信息資源再利用
企業在引入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以后,已經建成初具規模的信息系統,隨著環境的變更和管理方式、組織的變革,現有信息系統可能已不能滿足企業涌現出來的新需求,企業信息化的實施和規劃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硬件設備、軟件系統和人力資源以及舊信息系統中積累的技術和業務經驗。在保證滿足新需求的前提下,盡量對舊系統少做改變,確保舊系統運行穩定的前提下,實現新舊系統的平穩過渡。
3.2 發展循環經濟有利于企業對價值鏈進行優化
基于循環經濟的信息化建設,可促使企業注重長遠目標,不僅使其注重企業內部的價值實現,更要注重企業外部的環境價值。將自身價值和環境價值結合起來,考慮企業上下游價值鏈各個環節的可持續發展力,方便企業對價值鏈進行優化,重組業務流程,提升企業在循環經濟環境下的競爭力。
3.3 發展循環經濟有利于改進企業信息化流程
信息化技術能夠支持業務流程的創新和發展。企業可以依靠信息技術全面整合生產、管理、營銷、物流、財務等各方面信息,實現信息互通及共享,全面提升信息的深度和廣度。而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信息化管理可以輔助管理人員合理規劃企業的戰略決策、生產規劃、貿易安排、資源再利用等問題。方便實現企業內部不同生產鏈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促進不同行業和地區的相關經濟活動,使循環經濟在環境、經濟、社會得到和諧發展。
4 循環經濟環境下加快我省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Countermeasures of accelerating th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province
circular economy environment)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必須結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規劃實施企業信息化這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實施企業信息化的發展策略。
4.1 以節能減排為目標改進現有設備,提升工藝水平
面對我省企業大部分為資源依賴型工業的特征,我們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在能耗高、污染重的生產流程,可依靠改進控制技術和控制系統,改進生產模式,高效轉化能源,穩定回收代謝物。以價值創新為核心,以觀念創新為先導,技術創新為支撐,管理創新為保證,實施資源化治理,分布式治理,系統化治理,實現資源高效利用。追求企業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通過自主創新工藝流程,改進現有設備,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的基礎性支撐作用,形成以信息化為核心的科學、精準、高效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
4.2 加強政策引導,提升企業信息化須結合循環經濟發展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競爭環境的演變,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完勝,必須樹立循環發展的經營理念。企業實施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如果不能和循環經濟相結合,不用循環發展的管理理念對關鍵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進行優化改進,企業的信息系統是低效或無效的。甘肅企業大多信息化程度較低,加之地處偏遠,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是非常必要的,要讓企業形成“生產者—消費者—還原者”的競爭策略。制定企業信息化整體規劃和實施方案時,以循環經濟再生原理為切入點開展信息化建設,使企業長遠發展戰略得到保證。
4.3 積極引導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添加綠色信息模塊
綠色信息模塊是指企業信息系統中增加的用于資源環境建設的子系統,該子系統的創建可以引導決策者將企業發展規劃投入到循環利用資源、防治環境污染、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在信息系統中通過模塊的耦合來創建基于循環經濟的新型模式。通過綠色模塊可以驅使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遵循基本的生態規律,減少資源浪費、注意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立足企業小循環,參與社會大循環,考慮系統的動態平衡。
5 結論(Conclusion)
可見,甘肅企業積極推進基于循環經濟理論的企業信息化建設能夠在一段時間以后,通過制約、轉化、補償、反饋等作用,使企業信息化實現動態平衡,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化、節約化的企業信息化發展模式必將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左紅英,王旭.信息在循環經濟中的作用機理研究[J].情報科
學.2006,(8):1145-1147.
[2] 孫曉偉.論有限理性與農戶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行為選擇[J].
林業經濟,2010,(8):100-104.
[3] 劉懿霆,李旭輝.農村信息環境建設問題研究[J].農業圖書情
報學刊,2011,(11):31-34.
作者簡介:
曹麗蓉(1981-),女,碩士,講師.研究領域:信息化管理.
韓如冰(1980-),女,碩士,講師.研究領域:信息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