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 要:高職院校軟件外包服務專業的開設,需要軟件企業的緊密合作才能做好。但在現實運行中,二者由于觀念、體制、利益等多方面原因,導致合作中存在諸多問題。文章從健全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兩方面出發,探討深化軟件外包服務專業校企合作的有益對策。
關鍵詞:軟件外包服務;人才培養;校企合作;ISO
中圖分類號:G718.5;G719.21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近年來,隨著我國軟件外包服務產業的快速發展,很多高職院校都與軟件企業合作開設軟件外包服務專業。從宏觀層面上來講,與軟件企業合作既是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是一件互惠互利的好事。對高職院校而言,校企合作能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滿足行業與企業對人才的需要、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獲得急需的社會資源、解決畢業生的就業出路;對軟件企業而言,校企合作主要能解決對高素質、實用性技術人才的需求。
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二者的合作卻并不順暢。學校由關門辦學到開門辦學,企業由只做產品到參與人才培養,新的職能與責任均使雙方產生了諸多不適應。高職院校渴求與軟件企業合作,對方卻多是若即若離。事實上,學校、企業、政府在各自不同的體制、觀念和收益分配方式下進行合作,各自都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阻礙著校企合作的順利推進[1]。從學校來講,現行教學管理體系不適應現代軟件職業教育的需要,對教師的評價體系也不利于教師專心校企合作事宜;從企業來講,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長遠發展和社會責任,以及跟學校合作時所獲得回報的不對等,使得它們始終不熱衷校企合作;從政府來講,頂層設計思路不清晰,缺乏強有力政策的支持,已有法規又執行不嚴,導致校企合作不具有足夠的約束力。
這些問題能否得到順利解決,直接關系到軟件類人才的培養質量,進一步還將成為制約軟件外包服務產業向高端發展的瓶頸,對其他工科專業也具有推廣示范意義。
2 深化校企合作的思考(Thoughts on deepening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校企深度合作將為軟件外包服務產業帶來新的發展動力,為其跨越式發展提供一條軟件外包服務人才培養的快速通道。根據前面在合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健全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兩方面來進一步深化和推進校企合作的運行。
2.1 構建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多元化的校企合作體
制機制
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主線,全面構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責任共擔、成果共享”,充滿生機與活力、多元合作的體制機制,營造靈活多樣的政府、行業、企業和學校多元投入的辦學環境,實現校企共同制定專業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建立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互聘兼職人員,互培在職員工,共建職業文化,共同負責學生就業,促成軟件外包服務專業辦學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中,增強本專業辦學活力。
(1)完善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
建立校企合作規劃、合作培養、合作治理的機制,使本專業的人才培養融入軟件企業生產服務流程和價值創造過程。學校和合作企業共同制定學校以及企業的發展戰略,完善訂單式培養制度和頂崗實習實訓制度,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拿出專項經費將本專業教師赴軟件企業實踐和軟件企業的專家到學校從教落到實處。推動把本專業的實習實訓基地建在軟件企業,軟件企業把培訓基地建在學校內,探索引校進廠、引廠進校、前廠后校等校企一體化的合作形式[2]。
(2)引入ISO理念,建立校企共管的運行機制
建立起學校和企業共同管理的運行機制,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改革學院管理模式,加強對校內生產性實訓和校外頂崗實習的管理,聘請行業企業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共同參與,共同管理。在本專業開展ISO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過程制定工作程序和作業指導書并嚴格執行,及時進行內審和績效考核,對不合格項要及時整改,按照ISO質量管理理念,持續改進、不斷完善。同時構建質量信息反饋體系,吸收用人單位參與人才培養質量評價,以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3)以行業引領為軸心構建校企合作辦學運行模式
通過將軟件外包服務專業的發展納入到行業、企業的發展規劃,實現政府、行業、企業與學校共建培訓中心和實訓基地,采用政策引領、項目驅動、經費支持、過程督導、成果評價等辦法,充分發揮行業指導在本專業發展過程中的引領作用,逐步形成行業引領、多元投入、多維互動、互利共贏機制的理事會運行機制。
2.2 校企共同制定和完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與軟件企業緊密聯系,加強學生的生產性實習和社會實踐,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依托軟件行業的特色,與軟件外包服務企業聯手,以“互利、雙贏”為原則,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的優勢資源,以學生為主體,以滿足軟件行業需求為目的,以專業訓練、企業運作、技能認證和特色培養為內容,整體提升本專業的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3]。
(1)為學生打造一個軟件外包項目實習實訓的優良平臺
建立軟件企業接收本專業學生實習實訓的制度。以學院教師和聘請的校外企業專家為指導,組成項目小組,以學生為主體,全程參與軟件外包項目整個業務流程,培養學生“創業、創新”能力和職業素質。在實習實訓期間,軟件企業與學校共同組織好本專業學生的理論教學和技能實習實訓工作,為頂崗實習實訓的學生支付合理報酬。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讀制度,并探索開展學生通過半工半讀所獲得的報酬來分期償還學費的工作,取得經驗后逐步推廣[3]。
(2)深化“教學做合一”的多元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
按照軟件職業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則,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緊密聯系軟件行業企業,不斷改善實訓、實習基地條件。積極探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新模式,由學校提供場地和設備,企業提供技術和專家支持,實行學校、企業共同管理。加強和推進校外頂崗實習力度,校企共同制定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和考核評價體系,使校內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學生的實際開發能力。充分利用最新信息技術,打造虛擬公司、虛擬項目、虛擬開發小組[4]。
(3)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建立一支能承擔“專業教學+教科研究+技能培訓”的理念先進、符合軟件職業教育規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的高水平雙師素質結構的專業教學團隊。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職業院校從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軟件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資格標準和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建立長期穩定的“兼職教師資源”庫。實行導師制,聘請行業專家和教授對本專業青年教師進行培養,傳、幫、帶年輕教師,盡快提升其職業素質和教學能力。構建本專業的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吸收本行業企業參加教育質量評估[5]。
3 結論(Conclusion)
校企合作是軟件外包服務專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是高職院校軟件類專業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有效手段,是造就IT類專業充滿活力的源泉。軟件職業教育只有通過學校與用人單位緊密合作,依靠企業專家、專業行家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培養專業人才,才能達到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辦學目的。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徐麗.職業崗位群: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新目標[J].職業
教育研究,2008(12):123-12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
2020年)[Z].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
定國發[2005]35號[Z].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5.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
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Z].北京:中華人民共和
國教育部,2006.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
要(2010-2020年)[Z].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0.
作者簡介:
李 洋(1974-),男,碩士,講師,系統分析師.研究領域:軟
件開發及應用,Petri網及應用,軟件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