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馳疆 宋元元

2015年6月,約翰·格雷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本刊記者 侯欣穎 攝)
《環球人物》記者見到約翰?格雷時,他剛剛結束了在北京的培訓課程。一身粉格子的POLO襯衫,讓年過六旬的他看起來比實際年輕不少。門外擠著剛剛下課的學員,他們支付了兩萬多元,就為來聽格雷3天的課程——這既不是教你成功的勵志課,也不是讓你“桃花泛濫”的交際學,只是提供一些和伴侶相處的建議。還有不少排隊等候采訪的記者,帶著長槍短炮,像是要采訪某位大明星。
關上門,偌大的房間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工作人員,這時格雷才流露出些許老態和疲憊。即便如此,他仍然是熱情而謹慎的,敏銳的眼神像八爪魚一樣,隨時洞悉一切;一問一答間,也是滴水不漏,當被問及美國最近成為全球第二十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對此他有什么看法時,他迅速回答:“我從不參與政治,也無法評價一個我不了解的東西。”
細致入微的觀察,以及永遠中立的回答,這是成為全世界最知名的兩性學家必備的基本素質。
因為他的咨詢,希拉里原諒了克林頓
采訪毫無疑問從格雷那本《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開始。該書被譽為“開啟了兩性書籍的暢銷序幕”,自1992年出版以來一直位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前十。
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快速發展,在滿足了生存需求后,人們開始逐漸追求浪漫。但格雷認為,那個時期,社會上兩性關系最大的問題是“刻意扮演”——教男人去做一個女人,要溫柔體貼;讓女人學做一個男人,要獨立自主——這只會讓男女都倍感壓力,最后關系破裂。
在書中,格雷表述了這樣一個觀念:男女在生理、認知上都存在差異,處理兩性關系最好的方法是“不同而和”——認識、尊重彼此的不同,從而達到和諧。“生活中,男性會傾向于居于一隅,看看球賽排解壓力。這時,女性就會想:他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不愿意溝通?而女性更喜歡傾訴壓力,她并不需要男性給出解決方法,只是為了得到肯定和理解的眼神。”
“我要說明的不是一種性別優于另一種性別,而是兩性為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如何在這些不同中尋找和諧。”格雷還為很多人進行過婚姻咨詢服務,包括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婦,有美國媒體報道稱,正是因為他的咨詢,最終使希拉里原諒了克林頓。“接下來我還會出版一本關于兩性食譜的書,男女之間連吃的東西都不一樣。”他已經開始宣傳起下一個作品了。
兩性專家沒處理好自己的婚姻
格雷的成功在于,與傳統意義上的心理學家不同,他的論述更多建立在個人經驗和觀察調研上,不涉及很多專業內容。類似目前在中國年輕人中人氣頗高的張嘉佳、陸琪,但作為“兩性雞湯”鼻祖,格雷的經歷顯然更豐富,專業研究也更多。
格雷的父母都是虔誠的基督徒,但對神秘學有著幾近狂熱的崇拜。“我母親開了一家書店,里面全是關于密宗、靈異的書。另外,我從小就學習瑜伽和空手道,這些東方式的運動讓我發現,最好的防御就是避免沖突,這與兩性關系有著相通的地方。”
1969年,18歲的格雷認識了享譽世界的印度冥想大師瑪哈瑞詩?瑪哈士,決定跟隨他學習。在那9年里,格雷一直秉持著禁欲主義,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當了9年的和尚”。
“1978年,我表兄得了躁郁癥,我試圖教他冥想治療,但不奏效,他最后還是自殺了。”表兄的死讓格雷看到了冥想的局限性,1979年,他結束修行回到舊金山。“那時候,我和女孩的關系很好,我會對她們說:‘我禁欲9年,對于性一無所知,你愿意教我嗎?她們都很樂于教我,我也很樂于學習。”可能是擔心記者想歪了,格雷馬上補充道:“這其實是一種很開放的交流,它讓我逐漸對兩性心理學產生興趣。”
1980年,格雷遇到了關系學老師芭芭拉?安吉麗,兩人迅速墜入愛河。婚后,他們一起開班授課,做兩性心理輔導,很快聲名鵲起。遺憾的是,這兩位兩性專家卻沒能教會自己如何和伴侶相處,1984年與芭芭拉離婚后,格雷開始反思自己在婚姻中的失誤。“芭芭拉像男人一樣獨立、強大,而我顯得多愁善感,這讓我變得更加女性化,導致我失去激情。”
隨后7年,格雷采訪了將近2.5萬人,做了數萬份問卷調查。他發現:當雄性荷爾蒙睪丸素上升,男人可以感覺到愛;而女人則在分泌雌性荷爾蒙后,會感受到愛。這決定了男性是直接的,一旦出現問題就想要消滅問題,比如離婚;而女性則是習慣忍耐,總是等到忍無可忍才提出分手。所以要想擁有穩定持續的關系,就要正視彼此的不同,給男性以冷卻的空間,給女性以聆聽的耳朵。這就是《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的理論依據。
民眾需要正確的性知識
《環球人物》:一直有人質疑您,認為您的“不同而和”理論是片面的。
格雷:上世紀90年代早期,人們都在說,男人女人是一樣的。只有我站了出來說“不!他們不一樣。”當時,很少有人研究男女荷爾蒙的不同,但現在科學已經證明了荷爾蒙的高低與情緒的起伏有直接聯系。我可以舉個例子,北歐的男女非常平等,可兩性關系卻非常糟糕,離婚率幾乎是最高的。
如果你期望一個女人像男人那樣處理情緒,她永遠會覺得不對勁。男人永遠試著糾正女人“你不該那樣;這錯得離譜”。女人也常常對男人說“敞開你的心扉,不要活的太理性”。我要教給男人的是,堅持像一個男人一樣活著,但是敞開心扉,學會傾聽;而對于女人,學著接受男人本來的樣子,學會欣賞,然后發掘他最好的一面。
《環球人物》:您怎么看中國的兩性關系?
格雷:中國有著最高的職業道德規范,每個人都要努力工作。傳統上,男人下班回到家可以休息,而女人不但要辛苦打理家庭,現在還需要像男人一樣去工作。不單單是中國,世界很多地方的女性變得越來越強大,而男性則越來越陰柔。
我的理論在中國大受歡迎,特別是關于性的教育。許多中國人的性教育來自于電腦上的成人電影,但那是最糟糕的性教育。我教授大眾如何享受性愛,如何給男女雙方所需要的,如何保持浪漫。不只中國,全世界人都需要這些正確的性知識。
《環球人物》:當今中國社會,特別是在大城市,離婚率持續高升,原因何在?
格雷:隨著女性的獨立,家里開始有兩個男人,婚姻關系就會不穩定。學歷越高、事業越成功的女人,離婚的幾率越高,這個理論在美國、挪威等國已經被證實。我曾經被許多女權主義者批評,認為我在教唆女性,讓她們繼續成為男人的附屬品。我想問那些女權主義者,如果你不能回歸女性的一面,為什么要求一個男人和你共度余生?誰能說,一個能照顧好家庭、扮演好母親和妻子的女性,不是一種成功呢?
教育的提升、經濟的獨立、生活的獨立是現代女人必備的。我想說的是,女人要學會如何平衡,不要忽略自己內心的感受。男人也要了解:女人可能不需要男人的錢,但是她需要男人的關愛,需要有人喜歡她的想法,傾聽她內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