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煥榮
周記,因其內容自由、形式靈活、體裁不限、字數不限,相較于作文,更受學生歡迎。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堅持讓學生一周一記,內容可以涉及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追求“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的境界,寫出自己對人世萬物的獨特感受,由此再生發“同情”、“想象”和“徹悟”。
可是,如何駕馭周記,讓周記靈動起來呢?
首先,可以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新本子,每個人將這個本子命名并在扉頁上寫下卷首語。“這是你的一本創作集,也是你對生活的一種追求、寫照。”把周記提到創作的高度,學生思想上自然重視了,而且周記的本子也不會輕易換了,它就成為以后寫作的素材庫。比如,有位考上了大學以后的學生給教師發了這樣的周記:“老師您好,請原諒我在這兩個月一直沒交周記!今天是個普通的日子,也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為今天在我整理柜子時,發現了一件寶物,就我帶到大學的唯一本高中作業本——周記本。我翻開我第一部完整版(老師我可是每周的周記都交了的)的文學作品《靜心之地》,看到了一個接著一個的理智中帶著幼稚的篇目。”由此可以看出,寫好周記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其次,周記批改點評要及時。每個學生交上周記后,都有一種非常迫切的心理,想知道教師對自己的評價。所以,周記收上來之后,就要及時批改,一般在三天之內就要發下去。要趁熱打鐵,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消除不良思想的萌芽,表揚進步,提出意見,等等。
再次,每周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講評周記,對周記中的佳作要在全班通讀,表揚優秀,鼓勵后進,激發學生寫作的正能量。這樣,學生每周都期盼著“周記時間”。比如,有的學生寫了《荷塘日色》,其中的荷花是參加選美大賽的姑娘,蜻蜓是負責賽場安檢的直升機,在荷塘的世界里有另一番不為人知的熱鬧;有的學生寫了《不可或缺的等待》:“我不記得,從什么時候開始,你不叫我幫你拔白發了。你說,白發那么多,還拔得迭嗎?看,那根根白發,在歲月深處搖擺。一陣劇痛,直扎心底。淚水,將我眼眶打濕。可這才幾年呢?僅是這幾年,你就不再挺拔,不再健壯,不再有力。發白了,背馱了,腿彎了,眼神暗了。”還有學生寫的《大將軍》《世界末日前的體育課》等。這一篇篇閃著靈光的周記,它們給學生帶來的陽光,遠多于教師在講臺上的枯燥理論。
有了這些工作,就有了優質的周記。學生的觀察一次次細致,表達一步步流暢,思路一步步清楚,學生的作文也越來越好。
讓周記靈動起來,傾聽學生內心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