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才 辛兆旭 姜鑫 白玉江
摘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醫學影像設備的發展,PACS系統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在醫院治療和醫學實習過程中,影像學圖片資料庫、醫學電子圖片庫的建立,大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效果。該文將詳細論述PACS系統在骨科學電子圖片庫的建設和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并結合教學經驗闡述學生在實習期間應用PACS系統收效良好。該文將通過論述得出結論,PACS系統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提高骨科學的教學質量,應在各院推廣使用。
關鍵詞:PACS系統 影像資料 骨科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6(c)-0059-02
醫學影像學包括X線、CT、MR、超聲、核醫學及介入醫學在內的多個亞學科。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與醫學影像設備的飛速發展,醫學影像學已發展成為一門與計算機密切相關的、集成像、診斷及治療的綜合學科[1]。PACS是數字化圖像技術與現代通訊及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為骨科教學提供了更先進的手段,帶來了教學方法的改革,該文初步探討了PACS在骨科學教學中教與學兩方面的應用及價值。為探討PACS系統在骨科教學中的效果,我們以所在醫院的PACS系統進行臨床教學為例,分析總結PACS系統在教學中的優點,運用該系統后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與傳統的影像學教學模式相比,PACS系統在臨床教學中有很大的優越性,在骨科教學中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 PACS系統在搭建骨科影像資料庫中的作用
1.1 電子圖片庫建設的意義
所謂現代的醫學影像科學主要由以下五門專業技術構成:(1)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2)放射診斷學;(3)超聲診斷學;(4)核醫學(包括臨床核醫學和基礎核醫學);(5)介入放射檢測技術;(6)磁共振檢察技術。最初影像科學只有X射線診斷這唯一的一種方式,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的影像科學已經成為一門綜合學科,既包括用影像來診斷病情,也可以通過影像方式介入治療。醫學影像學科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大量的影像資料,通過對影像資料的分析、對比,進行疾病的診斷和療效的觀察。這使得醫學影像學與其他學科不同,它更強調學生應具備的綜合能力,首先要準確、深刻地理解應學習的理論知識,并且將這些知識融入到醫學影像的應用中。由此看來,打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影像資料庫,對相關課程的教學和實踐至關重要。
相較于現代片庫,之前傳統的片庫充斥著數量龐大的復制膠片,復制膠片不易存放,使用起來也較為麻煩,并且隨著技術的發展,復制膠片已經落后于現代的教學模式。目前,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更青睞于使用電子片庫,因此,建設電子片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技術不甚發達時,教師通常將挑選較為適于教學的、比較典型的圖片,之后將挑選好的照片掃描成像,這種獲得電子圖片的方式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經歷。而目前教學中使用的PACS系統,則用一種更便捷的方式來收集電子圖片,是建設大型電子片庫的信息基礎。
1.2 采集PACS系統圖像
利用PACS系統收集圖像一般采用以下的步驟:(1)存儲。工作人員搜集到教學用的電子圖片后,可將該圖片直接“另存為”jpg格式并存儲于共享文件夾中。(2)整理。共享文件夾的命名應包括患者姓名和患病名稱,每位患者的多幅電子圖片需要用不同序號標準差異,并存放在同一文件夾中。有些患者的癥狀需要病理證實,這些電子圖片資料應存放在系統中的“隨訪”文件夾中。這部分圖片可進入HIS病例系統中查詢,并了解病理分析結果。經過病理證實后,其圖片資料仍需存儲于共享文件夾中。(3)下載。存儲于“共享文件夾”的電子圖片資料,醫師可以從教學電腦上通過“網上鄰居”來查詢、下載。(4)圖片處理。在獲得電子圖片資料之后,需要用PS等圖片軟件處理圖片。將下載的圖片壓縮成200KB大小,并切除邊框,將圖片寬度改為10 cm。(5)分類。圖片處理好后,將所有圖片按照先天畸形、骨腫瘤、骨病、骨髓炎、骨折等類別分類存放,以便在教學中使用。
1.3 PACS系統圖像收集及醫師協作
搜集、整理電子圖片是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相關醫師和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因為科室醫師的工作量較大,大量時間都在處理患者病情,一般收集到的圖片都是自己所負責的患者的電子圖片資料。單靠一位醫師難以搜集到足夠的影像圖片,因此,建設豐富的醫學影像資料系統,需要所有醫師的努力。從實踐經驗來看,比較省時高效的方式是,在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如果遇到適合作為教學的電子資料,應該隨即按照上文講解的步驟將圖片存放于系統中的共享文件夾中。如遇到隨訪病人,也可將適合教學的電子圖片及時記錄下來,并隨記病理分析結果。后期導出工作可派專人進行,也可以安排一同參與實踐學習的學生來進行之后的圖片處理工作。
2 PACS系統在骨科教學中的作用
2.1 PACS系統有利于教師搜集典型病例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相對于其他內容的學習,教師發現學生普遍認為骨科學習難度較大,因為骨科中有大量抽象、難懂的概念。為了讓學生在學習骨科知識時不僅能做到識記,更能深入地、形象化地理解,可以利用PACS系統的影像教學方式。通過觀看生動形象的影像資料,原本枯燥、難以記憶理解的臨床理論學習,立刻會變得生動易懂。學生在觀看影像的過程中,腦、眼、耳三者并用,不僅能讓知識變得生動具體,同時也能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具體影像有所關聯,對深入學習和理解加強了保障,提高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然而,收集骨科相關的電子圖片資料、并能適合教學活動并不是一件易事,尤其在傳統膠片教學時,教師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經歷搜集電子圖片資料,再掃描成課堂使用的課件?,F代使用的PACS系統可以使搜集電子圖片的工作更為簡化。當講解到先天畸形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在系統中輸入病情關鍵詞來搜索,搜索結果會將近年的相關病例全都呈現出來,教師可從中選擇適合授課的電子資料圖片,并將下載到圖片另存為JPG格式。利用PACS系統查詢圖片可以大大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并且能盡量多的查找到相關病例。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收集骨科教學圖片也需要教師們的共同努力,遇到典型的電子圖片資料應直接存放到共享文件夾中,并分類建立疾病文件夾以方便整理。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就可以建立系統完整的骨科教學的電子病例庫。
2.2 PACS有利于教師臨床課教學
傳統醫學理論的教學模式主要是為“填鴨式”教學,這是一種以讓學生記住名詞、概念為目的的教學方式,不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提升學習興趣,與實踐脫軌的教學方式也學習效果收效甚微??萍嫉陌l展也讓醫學教學的教學方式得以轉變。通過PACS系統教學,可以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從以授課為中心向以學生實踐為中心轉變。例如,在講授骨病的過程中,可以在講課之前在PACS系統中找出適合本課的案例,同時利用HIS系統搜索相應的臨床案例。將理論講解應用到實際病例的分析中,學生能更快地理解吸收,并能產生深刻的印象。
臨床實踐是醫學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人們觀念的改變,更注意對隱私權的保護,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很難見到大量的典型病例,這對學生的見習收獲和今后真正走上醫生崗位都存在著很大程度上的經驗不足。利用PACS系統可以有效地化解這個矛盾,讓學生在臨床實踐中能獲得更大收益。PACS系統中存有大量患者的電子資料圖片以及病例分析,結合臨床資料,學生們會有身臨其境之感。PACS系統共享的病歷資料和影像資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在見習時學習更多的典型病例。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主動分析和啟發二者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第一,教師可以利用影像資料做示范性地講解和分析,為學生講授病例的分析方法和相關理論,然后結合病例,引導學生來自行分析相關理論。第二,逐漸將教學方式轉變為以學生分析病例為主。第三,如果學生在自行分析時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在PACS系統中查找醫師的病例診斷報告,根據實際病例和相關原理為學生講解。此外,教師在授課時,應該要注意訓練學生正確靈活的思維方式,觀看影像資料學習,學生不僅要了解病變部位的基本特征,也要掌握不同病例中的獨特性。教師應培養學生主動的思維方式,讓學生能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病例中來,提高臨床處理問題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2.3 PACS有利于學生自學
雖然PACS系統只能在醫院里安裝使用,同學們無法在日常課下通PACS系統自學里面的內容,但在臨床實習階段的學生則可以通過PACS系統進行大量的自學。在講授臨床理論內容時,教師大多是從名詞概念、基本原理入手,再對臨床后的病例,分類對典型病例進行分析。如何對不同種類的病例進行分析講解呢?教師可以教授學生使用PACS系統查找相應的典型病例,并結合醫師提供的診斷報告綜合分析。例如,骨纖維結構不良病癥、骨囊腫病癥和骨腫瘤病癥,這些病癥難以準確區分,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查找相應的病例并分析差異所在。
2.4 PACS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治療骨科疾病時,醫師主要以觀看影像這一途徑來了解病情,不僅要看普通的病理圖片,還要對測量影像,從而制訂手術方案,將手術前后進行對照分析。讓見習同學參與進這個過程,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例如,在為一位肘外翻的患者進行手術前,需要醫生準確測量截骨的長度和位置、外翻的角度數值。在測量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PACS系統里的工具測出角度,在肱骨上模擬截骨長度和位置。對于學生來說,這個過程相當于手術模擬實驗,既提升了學習興趣又促進了分析能力。
此外,基于PACS系統工作的骨科工作站也對臨床教學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項工作站,通過整合專業技術,并可以進行更為準確的測量、完善的手術記錄,提高手術效果。不僅能降低手術帶來的風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醫患糾紛。引進PACS骨科工作站對缺少臨床經驗的進修生、研究生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4]。
2.5 PACS系統有利于學生在課后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醫學影像科教學及實踐教學體系改革中,學生讀片能力的培養一直是課程學習的重要內容。因此,我院影像專業學生課程的學習及實踐比例設置為1∶1。但是仍然存在的問題是,在實習課程結束后,學生難以對片庫中的電子教學圖片進行學習,無法對學習過的內容進行再度復習。在PACS系統里,可以根據關鍵詞描述和診斷結果來檢索,因此,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到院里的PACS系統上檢索相應的病例圖片來學習。例如,學生要學習關于“骨髓炎”的知識,就在檢索系統中直接檢索“骨髓炎”,結果可以顯示出大量相關的病例圖片,如:創傷骨髓炎、術后骨髓炎、脛骨骨髓炎等病例圖片,還能通過圖片了解患者診治前后的癥狀變化。如果有難以觀看或不好理解的地方,可以在系統中查找診斷結果,查看醫生的病情描述及診斷內容。通過這樣的學習,可以進一步地復習影像知識,還能了解如何書寫診斷報告,為臨床實踐打下堅固的基礎。隨著我院實習條件的不斷改善,今后預計將學生使用的實習電腦與PACS系統相連,將數據庫和電子圖片資料庫進行整合,就可以在實習電腦上直接進行學習。
通過PACS系統學習的優點在于:第一,在學生臨床實習前,教師挑選并存儲適用的教學圖片,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仍可不斷添加,從而建立完整的影像資料系統,并可以確保實習圖片的質量;第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成本。隨著放射科設備的更新換代,目前放射科已成為無膠片科室,為實習提供膠片會增加科室的成本。第三,通過PACS系統學習,更適合臨床經驗欠豐富的住院醫生、進修醫生以及研究生。通過在PACS系統中觀看病例影像資料及閱讀診斷結果,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到更豐富的病例特點,使他們能更好地適應臨床工作。
3 結語
在我校的醫學教學實踐過程中,利用PACS系統改變了傳統的膠片教學方式,這種現代醫學影像教學帶來了更為先進的教學理論,并會為教學改革提供巨大的動力。PACS系統的使用可以有效解決傳統醫學教學中遺留的問題,并且能使教學資料更充實,教學方式更高效,更適合學生的學習理解,這種方式會在今后的醫學教學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明,劉斌,楊小慶,等.PACS系統在醫學影像學教學及實踐教學體系改革中的作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1):41-42.
[2] 楊小慶,楊明,劉斌,等.PACS在構建醫學影像學教學圖片資源庫與電子圖片試題庫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08(1):169-172.
[3] 王帥,曹喜華.以能力為導向建設影像診斷數字圖片庫的研究與實踐[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2153-2155.
[4] 王軍,鄭漢朋,趙小幗,等.PACS系統對臨床醫學專業實習生在放射科教學管理中的改革研究[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9):5622-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