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紅梅
摘 要: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內容,其工作效率對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是探討在新課程背景下,提出關于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工作效率和有效性的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藝術
1.前言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管理者和組織者。[1]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班級,引導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促進學生的發展,是每一位高中班主任必須思考和面對的一個問題,也是班級工作的重中之重。[2]
2.高中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藝術探析
(1)注重榜樣的力量,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存在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因此,在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嚴格要求自己,并且不斷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和促進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彰顯個人的人格魅力,從而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品質。首先,老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嚴慈相濟,避免兩個極端,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扮演亦師亦友的形象,在學生中樹立為人師者的威信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慈愛的一面;其次,老師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因為學生一直都在默默關注老師,對于老師一些不好的習慣或者細節動作都十分留心,容易模仿教師。因此,老師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后,都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言行中所透露出來的個人修養,同時也要注意語言表達藝術。此外,老師在班級管理中也要做到為人師表,在遵守各項班級規章制度方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典范。只有老師自己說到做到,才能在學生中樹立班主任的威信,才能獲取學生的信任和依賴,而且也有利于收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真摯感情,促進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展開。
(2)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班級文化建設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對于剛接手新班級的班主任來說,在抓好班級紀律的同時,更應該花一些時間摸索和加強班集體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首先,老師可以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和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一起制訂一個明確的班級奮斗目標,并且鼓勵每一位學生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給自己制訂在某一階段內的學習目標。其次,對于班集體各項規定和紀律的制訂,老師可以采取較為民主的方式,通過班會的形式和學生一起制訂班級行為公約。比如,老師可以先發動學生列出一些自身認為有利于班級管理的規章制度,然后老師在班會課上讓學生對這些條款進行投票等。通過這樣民主方式制訂的班級行為公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獲取學生的認可,從而使其在日常行為過程中自覺用其約束自身。再次,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班級里的每一面墻,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最后,老師也要組織學生參加或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如詩歌朗誦、辯論賽等,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既提高能力,又增強班級凝聚力和榮譽感。
(3)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諧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班主任相關工作有效展開的前提。因此,在高中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在課后加強與學生的精神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取得學生的信任,在學生生活中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在與學生溝通交流過程中,要注重親切自然,讓學生樂于接受。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除了要關愛學生之外,還要懂得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要尊重學生對問題的不同看法,尊重學生的夢想等。老師和學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關愛,才能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才能使二者在融洽氛圍中相處,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4)增強與家長的溝通藝術,切實增強管理和教育的效果。家長在某種程度上說是班主任做好班級學生教育工作的合作伙伴。因此,在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工作的效率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提高溝通藝術,從而增強班級管理的效果。比如,老師要利用課余時間注意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每一位家長的不同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的、恰當的交流溝通技巧,真實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及閃光點,努力使溝通雙方在交流中達成共識,互相配合,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
3.結語
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工作在高中教學中占據重要的位置。但是它的有效性和效果的實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老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從而找到有效的方法,促進工作的有效展開。
參考文獻:
[1]王保軍.略論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藝術[J].才智,2014(34).
[2]石 鵬.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管理和教育藝術[J].學園,2015(06).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三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