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梅
《蘇菲的世界》你看過嗎?這是一本風靡世界的哲學啟蒙書。它是我最近看的一本名著。它的作者是(挪威)喬斯坦·賈德。起初,我認為這種書是乏味的。但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這本書的概述,便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嗨,蘇菲,我們又見面了!請您和我一起陪同孩子們走進“蘇菲世界”吧!究竟誰才是看故事的人?蘇菲、席德,還是你?究竟誰才是講故事的人?艾伯特、上校,還是作者?
一花一世界,我們生活的世界,不比其他任何一個世界更好,卻也不會更壞,冥冥之中,是否也有注視著我們的眼睛?
寧靜的挪威小鎮上,悠閑的午后,看似一如往常。可毫無預兆的變化悄悄地潛入了蘇菲的生活:14歲的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件,沒有寄信人,沒有地址,信直接被放到了蘇菲家的郵箱里。信內只有一張紙條:你是誰?
勇敢與好奇始終是探尋未知世界最好的向導,蘇菲對紙條的來源非常感興趣,她認真地思考著每天送來的紙條上的問題,但相對于問題的答案,她更想抓住這個神秘的寫信人。日復一日,循著老師艾伯特給自己的線索,蘇菲不僅發現了最好的哲學老師——艾伯特,也踏上了自己的哲學花園小道。她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了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前展開。蘇菲運用天生的悟性與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迷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相見恨晚,是我與《蘇菲的世界》相遇后的最大感觸。這樣一本集可讀性、知識性、啟發性于一體的書,如果我也和蘇菲一樣的年紀時就能讀到,該是多么幸運的一件事。有機會更早地正視哲學,像勇敢而智慧的蘇菲一樣,學習哲學、思考哲學。更早地接觸哲學,更早地培養自己的多元化的思維價值觀,也許整個人生態度都會發生積極的轉變。
是什么給我極大的信心來作出以上的判斷呢?
首先,此書故事性強,不斷制造新的懸念以吸引讀者追蹤下去,符合孩子求知的特點。抓住一個“好奇心”以促進自覺學習、自主思考。
其次,本書堪稱一本簡明哲學手冊,以目錄為綱,線索清晰,雜而不亂。哲學思想內容的選取難易適當,一定要求動腦筋,但又不使人沉溺于哲學思辨中難以自拔,百思不得其解。有構建哲學框架,而不滯留于某一點的作用。
另外,其濃厚的課堂氛圍也不可小視,課前通過信件提出問題,又借助哲學發展里的前后自然聯系做到溫故而知新,有模擬真實課堂的效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蘇菲的世界》本身利用多重世界、多層次結構而制造的大謎團,既是為了吸引讀者,其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哲學體驗。
席德看蘇菲與艾伯特的故事,我們看席德與上校、蘇菲與艾伯特的故事,他人與上帝又看著我們的故事。“看”與“被看”是一種神奇的感受,讓人想起卞之琳的現代詩《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也讓人想起魯迅小說中的“看客”形象。
一切都是相對的,大是相對于小而言,高是相對于矮來說,看與被看亦是。明月對于你是一道思鄉的風景,而看月的你與明月皆裝飾了人家的夢;孔乙己、祥林嫂是你今晚看的熱鬧,而此時麻木不仁的你也正是魯迅要治療的國人病兆。這“看”與“被看”,本身沒有絕對,還互相依存著。
哲學中沒有絕對,現實生活中也沒有。也許你認為自己很了不起,也許你習慣于聽到人類是萬物的靈長,但如同天真無邪的蘇菲與博學多識的艾伯特也不得不接受自己僅僅是上校創造出來的人物,你又如何能肯定自己就是最高的看客,絕對的控制者呢?
哲學使人明智,每個人都是一個小世界,當我們有了沖撞,請不要忙于互相傷害,試圖作一次跳脫的、從更高處俯視的哲學式觀照,你也許會發現自己并非絕對優勢的一方,與其盲目犧牲,還不如選擇包容、退讓,既成人之美,也得以自保;又也許你會發現沖撞源于雙方的共同點,與其對付一個強勁的對手,還不如使他成為你有力的合作伙伴,共同成功。相反地,不懂得審時度勢,幻想絕對優勢、以卵擊石的人,頭破血流,敗下陣來,又何必呢?
別誤會,哲學不是教人放棄與懦弱,一切都是相對的,上文亦是。書中的結尾,艾伯特與蘇菲就成功地擺脫了上校的控制,在上校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來到了上校的世界,拉動了湖中的小船。這一努力極具正面意義,因為劣勢也是相對的,擁有了智慧、勇氣與自信,拼搏的我們一樣可以獲得成功。
看這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看過之后,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我思故我在”,可讀完全書的我卻很茫然,我存在嗎?不過是在這個時段、在這個特定的空間的相對存在罷了。試問,多年以后,一切都歸于湮滅之中,我會存在?渺小的我會存在過,或曾經存在過?真不敢相信“恐懼”竟是我讀完書后的第一感覺。我不知道他人讀此書的過程中是否會有這荒謬的感覺。這是我真實而自覺荒謬的心靈體驗。訖今為止,《蘇菲的世界》是讓我感覺最奇特的書,真的,在以往沒有任何一本書會這樣讓我沉迷其間而深感“恐懼”,讀后對這“恐懼”深感荒謬。要解決這種恐懼這種荒謬就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通過思考來更加清楚地認識這個世界。
這本書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展……告訴人們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也許有人責問:小學生談什么哲學?再說本來我認為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它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文中的蘇菲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開世界謎團和哲學的大門。并且,蘇菲還具有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這一點是十分值得大家學習的。只有有了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我們才有機會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這本書給我的人生啟迪是:真實啟蒙與人,如同陽光之于土。本書證明了哲學不一定是一些與現實脫節的學院人士躲在象牙塔里所寫的東西。《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史小說,它運用偵探小說的懸念、引人入勝的情節、清新易懂的語言來闡述從古希臘一直到20世紀整個西方哲學史,被譽為“全世界最易懂的哲學奇書”。
為了使人從困惑到覺悟,本書提供了一盞明燈。”
是的,哲學會使我們醒悟。而這本書使我們走進哲學,使我們從困惑走向覺悟。所以我建議大家來看《蘇菲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