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近年來,我國中高等職業教育學院招生人數逐年增加,中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使中高等職教的形式多樣化,“3+2”中高職、五年一貫制、中等職業教育學生對口報考高職等形式不斷出現,但與此同時,兩者之間銜接的矛盾也逐一顯現,中高職教育培養目標不一致、課程設置不合理等,現已成為職教戰線的一個熱點問題。
關鍵詞:中職教育;高職教育;教學;銜接
一、中高職銜接問題及具體表現
1.中高職銜接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課程設置不銜接。①課程內容重復。目前我們國家還沒有制定統一的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的課程標準。包頭輕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 院”)里,中職和高職在不同院系,各自構建自己的專業課程設置,確定課程教學內容,中高職之間課程設置缺少有效地溝通,出現一些專業課程在中高職階段內容重復的現象。這不僅造成中高職教育資源與學習時間的浪費,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我院中專計算機專業開設了網頁制作、Flash、ASP等專業課,而在高職教育的第一年,同樣也開設了這三門課程。②技能訓練重復。在實習訓練與專業技能培養方面,高職與中職理應體現出層次內涵上的差異,然而在實際情況中,中職學生升入高職后,有些實踐訓練項目與中職相差不多,存在重復訓練的現象。我院中職教育實操課程和理論課程的比例大約是3∶1,而高職第一年,重復課程實操和理論比例有所降低,技能訓練下降。
(2)培養目標不銜接。各層次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準確定位,是實現完善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銜接和教學標準提高的前提條件。目前,我院在中、高職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之間沒有依存性,相互獨立。高職教育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計劃缺失,與中職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沒有互通,沒能建立起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銜接。
(3)中職學生繼續深造的基礎不扎實。中職學生繼續深造的最大障礙是文化基礎薄弱,在學習過程中,中職院校教師更注意對中職生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文化知識的培養,所以在中職生升入高職院校后,對文化基礎課的學習普遍感到比較困難,這與目前中職重操作輕理論的現象有關,進一步導致了中職生在升學時與初中生相比競爭力較差。
2.中高職銜接問題的具體表現
職業教育發展飛速,報考職教的人數逐年增加,前景樂觀,但中高職之間缺少有效地銜接,大大影響了中高職進一步發展,具體表現如下:
(1)對口專業的學生在中職升高職時有所流失。對口中職學生升入高職院校還需要筆試,學生基本知識不扎實,缺乏考試經驗,使之選擇了考取成人教育、電大、自考等來晉升文憑。
(2)高中畢業生和中職學生共讀發生困擾。目前高等職業教育的招生主要來源于高考學生的報考,學生的起點不同,給教育方式帶來一些壓力。高中生文化課基本功扎實,學習理論課時理解能力稍高一些,而中職生文化課基礎差,但專業課程在中職時也已經接觸過一些,從零開始學會覺得厭煩,這樣給授課教師和學生都帶來很多的麻煩。
(3)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重復課程的問題。對于中職學生,在中職教育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學習了很多的專業課程,這些課程在高職教育的過程中又會重復講解,學生會出現逆反的學習心理,使得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一些矛盾。致使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都不理想。
二、中高職銜接問題的原因分析
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重普教輕職教的現象,普通老百姓對職業教育的觀念仍然較為落后,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都不夠重視職業教育,導致這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
當前,我國中職畢業生比較多,而高職所能夠接受的中職畢業生人數有限,因此,無法滿足很多中職畢業生的升學要求。對于國家重視程度不夠的高職院校,有些在錄取的時候分數特別低,導致學生的基本素質降低,整體質量下降,就業率降低,隨之進入錄取困難加重的惡性循環。
中等和高等職業院校教師一體化培養及師資力量不均衡,中高職教學中師資協作與共享不夠,從而使得教學過程不能達成有效共識,教學效果不夠好,教學資源重復甚至浪費。
三、結語
中高職銜接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但目前中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存在的這些問題阻礙了其協調發展,探索并建立靈活多樣的中高職銜接模式,可以讓大部分中職學生能夠較好地共享高職教育的教學資源,增加實踐學習時間和增大實踐訓練強度,豐富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躍升職業技能等級。拓寬中職畢業生繼續學習通道,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維持較為穩定的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儲備更多的技能型、技術型人才。在高考生源持續下滑、人口紅利逐步減退的情況下,中高職有效銜接協調發展,對于促進中職和高職的招生工作,穩定在校生規模,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包頭輕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