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吉盛
摘 要:本文力圖從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愛崗敬業”來尋求新教師管理的原動力,從有效管理的角度來尋求新教師管理所必需的幾種思想,就新教師如何打造有效的管理提供具體方法和策略支持。沒有管理,就沒有教育;管理是做好教育的基礎和保障。
關鍵詞:新教師;學生管理;策略
1.做好管理的前提條件:愛崗敬業
管理工作實在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管理過程又是一個復雜、繁瑣、艱辛的過程,要把這個工作做好,沒有對職業真心的愛與敬是不可能的。
(1)愛是職業強大的精神動力,愛就是職業的發動機。如果誰不愛自己的職業,那么工作當中每一件事干得都心不甘情不愿,每一天都是在被動、無奈、痛苦當中度過,更別談下功夫把工作做好。
(2)愛工作,教師才能對工作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由被動變為主動,才能由消極變成積極。
(3)愛工作,教師才會產生強烈的責任心,而責任心是教師干好工作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品質。
(4)愛工作,教師才會有工作的幸福感、職業自豪感。
2.新教師學生管理要素
管理不只是一種工作,更是一種思想,而這種思想里必須包含以下要素:
(1)愛學生。愛是教育中最神奇、最偉大的法寶,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個道理人人都明白、都贊同,但要做到卻并不容易。因此才有把學生當孩子來愛的教師才是真教師之說。雖難,但如果做不到,管理工作就會大打折扣。
(2)尊重。學生一犯錯劈頭就是一頓侮辱性的批評、責罵、訓斥、挖苦,甚至是體罰。這樣的結果就是,盡管教師是懷著好心想把學生管好,可越管學生越對立、越反感、越難管。因為這些教師不知道一個道理:沒有尊重作為基礎,再好的管理、再深的愛,在學生那里都是“恨”。
(3)寬容。管理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從這意義上來講,如果管理者不能容忍學生的錯誤,就等于在否認自己的存在。教師正視錯誤,認為這些錯誤是正常的,理解學生犯錯,才能有一顆平和的心去面對問題,才不至于情緒過激,脾氣過大,批評過頭,才不至于恨鐵不成鋼。
(4)表揚。人是精神的動物,最需要的是積極的肯定與表揚。表揚的確可以改變一個人,表揚在教育中的效果比批評要強很多倍。當然這里不是說管理就不需要批評,批評也是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批評時一定要站到學生的角度,批評時千萬不能站到批評者自己的角度。
(5)制度。制度就是課堂規矩,就是班規、校紀,就是學校的法律。依法治理,這是當今管理當中最受推崇的方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古話,也是管理的真話。靠魄力、人格魅力去管理學生,那是已經非常成熟的管理者才能辦到的,新教師是很難具備這樣的實力的。因此新教師就得制定自己的管理大法,依法管理才是最為有效的策略。
依法管理須遵從下列要求:①基于民主進行制度的制定。②制度要簡單、易于操作。③制度要做到人人了然于心。④執行制度要剛柔相濟。⑤執行制度一定與說理相結合。⑥執行制度一定要公正公平公開。
3.新教師學生管理策略
有了管理思想,新教師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可從以下方面著手打造自己的管理策略:
(1)打造好自己的課堂,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土,而不是痛苦難熬的煉獄。學生不遵守紀律的行為大多都是對乏味、枯燥的教學的反應。
(2)讓眼睛運動起來。北京師范大學劉儒德教授就談到:視線接觸是維持教室秩序的最有力的武器。通過及時的目光接觸,可以制止大約80%潛在的違反紀律的行為。
(3)讓腿走起來。不要站在講臺講,也不要只在前三排轉,教師必須要深入到教室的重災區——最后三排,但也不能頻繁地在教室四處走動,重點區域是教室的前三分之一。
(4)課堂多提醒、多暗示、多講道理,少批評、少指責、少處罰。
(5)違紀冷處理,少跟學生針尖對麥芒地硬著干,避免與學生發生正面沖突。
(6)借用沉默的力量。與學生視線接觸時應保持沉默,沉默就是力量,學會有效地使用它。
(7)如果有些問題讓你感到棘手,新教師要積極征求他人的建議,向班主任、有經驗的老師、領導等咨詢,他們那里有不少的高招。
(8)多反思,多讀書,多學習。
(9)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打擊,多幫助、少處罰,多理解、少歧視,寬容錯誤、善待差生。
(10)扭、跟、泡、嚴、細、實、恒,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七字方針,腿勤、嘴勤、手勤、腦勤,一勤天下無難事,勤字當頭,萬事皆休。
當然真正全面構建起新教師的有效、高效管理,需要新教師不斷學習、反思、總結、實踐和這個過程的不斷反復。學習不斷、實踐不斷,管理水平才會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2]周成平主編.給教師一生的建議[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重慶市萬州清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