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佳
摘要:《黑店狂想曲》是由導演Marc Caro(馬克·卡羅)、Jean Genet(讓·皮埃爾·熱內)這兩位導演共同執導的。這部片子在1991年分別在法國、加拿大、荷蘭、美國上映,直到21世紀才在中國上映。本片屬于超現實幻想喜劇,另類的黑色幽默喜劇。發生在一個虛構的年代背景-21世紀的巴黎,因經濟蕭條,社會動蕩,人人自危。片中人物以吃人肉為生,它沿襲了黑色幽默電影一貫的風格。本文從“黑色”與“幽默”的藝術特色以及電影的故事情節來對黑色幽默進行描述。
關鍵詞:黑色幽默;黑店狂想曲;電影
黑色幽默既指形成于20世紀60年代出現于美國的文學流派,也指一種美學取向或創作手法。“黑色幽默”這一術語不是在美國源起,而是由法國超現實主義者安德烈·布勒東(AndreBreton)提出。在創造這一術語時,并沒打算將其發展成為一個文學流派,更多的是將其作為一種自己的立場提出,獨立于文學之外,作為一種思維態度表達出來。《黑店狂想曲》就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緩慢地為觀眾展現出一片視覺的盛宴。在一個人吃人的社會,處處充滿暴力、黑暗,讓人防不勝防,顛倒黑白、是非不分、高度糜爛的隨時崩潰的社會。它完美地表現出什么是黑色電影,以及黑色電影所具有的一切元素。它是黑色電影的代表。
一、黑色幽默藝術特色
1.黑色幽默的荒誕性
黑色幽默本身具有鮮明的荒誕性、戲劇性、幽默性特征,無論是從主題還是藝術表現形式與風格方面看都是如此。
首先“荒誕”一詞源于拉丁文的“absurdus”,原指“悖理”“刺耳”,用來描寫音樂上的不和諧,現在幾乎就是指不合乎情理、無意義、荒謬的事情。在《黑店狂想曲》這部電影中,荒誕更是貫穿于整部影片中。比如“吃人肉”,整棟房子里的人都希望吃到別人身上切下來的新鮮人肉,而且他們把這件事情看作成為一件很正常、很合乎情理的事,就像我們的一日三餐一樣。在他們看來,之所以能夠活到現在,全是靠宰殺外來的無辜者,靠吃他們的肉。本片的男主人公路易就是一個被宰殺者。
2.黑色幽默的復雜性
黑色幽默的復雜性體現在它的無序中見有序。它的順序都是切開的、打亂的、隨意轉換的,互相穿插、來回跳躍、前后交錯,而且沒有任何轉折和過渡。有時許多畫面同時交接,同時向前發展。用這種無序中有序的方式即可表現人物意識流動的瞬息萬變,又可使場景變換迅速,避免情節進展緩慢。這種重疊式和多層次齊頭并進的方式,看似復雜無序卻層層遞進,一環扣著一環,每一個環節都缺一不可。
在《黑店狂想曲》中,這種戲劇性夾帶著黑暗的幽默。一方面朱莉沉浸在與小丑路易的愛河中,彼此之間甜蜜得就像糖果一樣,但每到夜深入靜的時候朱莉都會被噩夢驚醒,她內心恐懼著,害怕在她睡夢中她的父親把他殺死,害怕在第二天的早餐中吃到屬于路易的肉。這一切的一切她都恐懼著,快樂與恐懼伴隨著她。另一方面她又不舍得放棄這段感情,只能快樂并痛苦著。美國著名文學史家莫里斯·迪克斯坦在《伊甸園之門——六十年代美國文化》中指出:“黑色幽默把調子定在破裂點上,一旦達到這一點,精神上的痛苦便迸發成一種喜劇與恐懼的混合物,因為事情已經糟到了你盡可放聲大笑的地步。”
二、《黑店狂想曲》故事情節的黑色幽默
1.從情節探析黑色風趣
這部電影屬于一部黑色電影(FilmNoir),“黑色電影”一詞來源于“黑色幽默”,是由法國電影影評家尼諾·法蘭克(Nino Frank)受“黑色小說”這個詞啟發而創造的。對于黑色電影來說,它與其他電影類型一樣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模式。《黑店狂想曲》這部影片通過“吃人肉”“磨刀聲”“老鼠的吱吱叫聲”……這些極具個性的電影語言給觀眾展現了一個極度陰暗潮濕的城市,在灰暗的城市中,只有一個類似于郵遞員的人給這棟熟肉店的人送報紙,他行走于黑暗中。這部電影把人類的陰暗面、自私面全部展現出來,人類心靈那種恐懼、悲觀、無法排泄的悲痛只能通過這種方法來得到救贖。這是一個完全被拋棄的世界,完全被黑暗所籠罩的世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閡、極度自私、放縱欲望加深了黑暗的心理,使他們殺起人來亳不手軟。
2.從情節上探析視覺風格
《黑店狂想曲》這部電影延行了一貫黑色電影的套路。在視覺風格上主要利用明暗的對比,把電影中的人物、情節、場景烘托得更有氣氛,給我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明暗對比的應用強調夜間拍攝的效果,強調高反差的效果、低調的布光來營造出恐怖的氣氛。正是這些個|生鮮明的視覺風格,使觀眾一目了然,能夠清晰地分辨出電影類型。
整個故事情節都是發生在夜間,漆黑灰暗的夜晚,狹窄的樓梯,昏暗的房間,等等。每一間屋子都有欲望:有吃青蛙蝸牛生存的人,有整天想著各種方法自殺的女人,有兇殘的屠夫和美麗嬌艷的妻子,只有戴著眼鏡的女兒看似最正常。在片中用昏暗的光線勾勒出他們的輪廓,一切行動都在夜間。并且用封閉性空間的拍攝手法隔離外部,以達到黑暗幽默的效果,每個鏡頭都是一個狹小的空間,整部影片從頭到尾都沒有窗外的景色。用封閉性空間來突顯人物黑暗、扭曲、長期壓抑的心理。任何健康的人生活在這里,我相信很快也會被同化,很快變得更加變態,無法擺脫困境,只會在最后喪失人的本性。
三、《黑店狂想曲》人物塑造的黑色幽默
1.人物
這部電影中劇情發展天馬行空,不太講究邏輯陛,人物形象很有個性。其中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整天想著自殺的女人,她看上去很精干,很嚴肅,妝容以及衣服打扮得一絲不茍,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很正常的女人每天都在想著自殺。她穿著衣服躺在浴缸里,把紅綢子放在縫紉機上,只要有人按門鈴,縫紉機就會工作起來,來來回回幾次按門鈴,每次都差再按一下門鈴,縫紉機就會掉進浴缸里砸在她身上,讓人看了啼笑皆非。種種搞笑的舉動只為了自殺,結果都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如愿。觀看時都不明白她為何想自殺,而且利用的道具稀奇古怪,她很有發明家的潛質,知道如何把這一連串物品串聯起來的,看到這一段女演員夸張的表演會感覺很無奈,有一種搞笑中又帶著一點苦澀的味道,使電影在表現嚴肅主題的過程中始終不乏黑色喜劇色彩。作為一名中國人,也許很難理解法國人的那種黑色幽默,那種無厘頭搞笑加上詭異氣氛的配合,再加上一系列的動作,使得原本因為文化差異難以理解的情節卻能夠讓人很好地理解到位。
2.對白與動作
《黑店狂想曲》中有許多幽默、黑暗的動作與對白。比如說,在電影一開始,路易從報紙上看到了豬肉鋪這有工作并提供住房,他乘坐出租車來到店鋪中。豬肉鋪的老板說:“這兒不需要鄰居。”突然他又改變了主意問路易:“你轉過身,轉過身,你有多重?”路易疑惑地回答:“大概130、140磅。”屠夫說:“你不是重量級的(摸了摸他的肩膀和背),我需要健壯的,不過我會試用你。”路易很感激地說“我真幸運!真幸運!”通過這些簡單可笑的對白而引起笑聲。一個別有目的,一個傻傻地以為自己的好運來了,以為老板真是好人,又給他提供工作又提供住宿,房間有窗戶朝南,他太高興了,忘記了他的身份,世界上哪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可以看出,從路易住到這里就注定了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他從一開始就被選定為待宰的羔羊。屠夫覺得他有點瘦,肉不多,用一種審視牲口的眼神看待他,在心里計算著每家可以分幾斤肉,計算著可以吃幾天。看似簡單的對白與動作透露著許多細節,為情節發展到高潮作鋪墊。
四、黑色幽默發展趨勢
當代黑色幽默電影的影響十分深遠,其創作手法、思想觀念不僅滲透于當代法國電影的創作之中,而且對許多中國的導演也有很深的影響,如馮小剛、周星馳、顧長衛等。這些中國當代導演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黑色幽默”風格的作品。例如,每年馮小剛的賀歲片幾乎全部是黑色幽默類型,而且他拍攝的黑色幽默電影都受到了觀眾的喜愛,贏得了很好的成績。他拍攝的黑色幽默電影面對的觀眾主體是青年人,青年人大多都有繁重的工作和學習,他們看電影只是為了放松休息,黑色幽默電影能給人這種快樂的心情。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這種類型的電影,促進了電影市場的發展,促進了中國電影風格的發展。中國的黑色幽默電影才剛剛發展,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在美國,好萊塢的黑色幽默電影發展已基本成型,市場需求巨大,像法國、意大利等西歐國家的黑色幽默電影也在發展中。黑色幽默電影代表的是當今電影的潮流。“鮮明的政治色彩”“獨特的地域文化韻味”形成當今黑色幽默電影開放發展的趨勢。
五、結語
讓·皮埃爾·熱內他創作的《黑店狂想曲》以瘋狂混亂、吃人的現實社會為模板創造了一個荒誕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一切不可思議的事都變得合情合理,一切正常的事都變得滑稽可笑。從而《黑店狂想曲》這部電影除了具有黑色幽默的特征外,還具有導演自己獨特的風格。現如今黑色幽默風格的電影越來越多,黑色程度越來越濃,并且越來越寫實。觀眾在閑暇之余喜歡看黑色幽默電影,一是為了放松心情,緩解疲勞;二是黑色幽默電影的內容是結合現實生活改編,很真實,在現實中都能找見原型。電影是大眾娛樂的產物,它的作用是娛樂大眾,而黑色幽默電影是用它的幽默娛樂觀眾。它以喜劇方式展現了人生的苦難與不幸,甚至比悲劇更能讓人認清。而在這篇文章中,只是簡單地從幾個方面分析了影片中的黑色幽默、黑色幽默的背景以及故事情節的幽默,解讀這部電影還需更全面的分析、更仔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