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院構建的高職院校思政課“三維一體”教學模式是在以人為本和系統性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將理論學習——自我感悟——實踐體驗三個相互關聯的方面統一到思政課教學當中來,形成了較強的教育合力。通過理論研究和日常教學實踐的運用,這一模式對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修養起到了較好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增強了高職院校思政課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 思政課 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教育教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以燕京學院“三維一體”教學模式為例》(項目負責人:李遠杰,項目編號:13070065)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055-01
一、理論依據
高職院?!叭S一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的創新,主張從教學思想、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創新。其主要的理論依據是以人為本教育思想和建構主義教育理論。
1.以人為本教育思想。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指一切教育活動都要以人為出發點和終極目標。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質上就是以學生為本,教學的目的和要求在于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教學不是簡單地把知識經驗裝到學生的頭腦中,而是要通過激發和挑戰其原有知識經驗,提供有效的引導、支持和環境,幫助學生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建構起新的知識經驗。建構主義認為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
二、“三維一體”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三維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的內涵
在幾年的教學實踐和課程建設過程中,我們不斷地摸索、探究與總結,提出了切合教學實際而又獨具特色的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模式——“三維一體”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包括三個板塊,分別是“理論學習”、“ 自我感悟”和“ 實踐體驗”,這三個板塊互相獨立又相互貫通,分別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同時又相互關聯,共存于思政課教學體系當中。
1.理論學習
對于高職院校大學生來講,我們首先應該注重提升他們的理論知識水平和素養。高職院校大學生文化基礎較弱,有的在高中階段基本沒有上過政治課,進入大學后學習基本的政治理論就很必要了。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是大學生認識世界和自身的起點,因此,我們不能完全摒棄“灌輸”式教育方法,只有在課堂上學習了相關知識,才能夠談得上對知識的實踐和運用。
2.自我感悟
人們對于一個事物接受與否固然與很多因素有關,但是人們對一個事物的自我感悟和體驗的不同往往深刻地影響了人們對事物的接受程度。高職院校思政課要想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優秀課程,就必須使大學生對該課程以及該課程想表達的東西甚至授課教師產生共鳴,促使他們進行自我感悟和自我思考。有了自我的認識,接受起來就相對容易了。
3.實踐體驗
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關鍵環節。開展的狀況如何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認識上予以足夠的重視。我們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像對待理論教學那樣對待實踐教學。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時,切實進行實踐教學的課程規劃、課程設置、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等方面的制度建設,要努力實現高校資源的有效配置,保證實踐教學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三維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構建的方法和途徑
1.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進行理論學習和自我感悟
第一,專題教學法。具體做法是:打破原有的教材章節,將教材中的重點內容抽取出來,結合知識的歷史軌跡和當前國際國內發展的實際,加以綜合整理,按照少而精的原則,從理論上進行深刻的分析,系統的、有針對性的講解。這樣既有利于保證教學內容的系統性、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又有利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研究,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第二,演講式教學法。演講式教學法即教師自身運用演講的方式進行課堂講授,指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開展演講活動叫課堂講授聲情并茂頗能吸引學生,能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進行自我教育,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演講與口頭表達能力。這是一種促進學生能力培養與素質提高的好方法。
第三,討論式教學法。課堂討論是將學生由被動聽課者轉化為主動學習者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辯論、文字和語言表達及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有意識地提出討論主題,討論主題要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聯系當前實際,選取國內外重大事件、熱點、難點問題及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
2.開展高職院校思政課“常青藤”實踐教學活動
為了更好地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工作,我院從2011年9月開始編制、下發了廊坊燕京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常青藤”實踐教學手冊,在這本手冊中我們設計了經典影片賞析、經典作品閱讀、小組主題活動、公益活動體驗、時事要聞評論、特色實踐活動等六個板塊,通過完成上述各項學習內容,來提高大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進而提高整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效果。我們的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以教師為引導。以教師為引導是指在整個實踐活動中,教師是引導者、研究者、合作者、監督者、評價者和學術顧問。教師通過理論教學幫助學生認識實踐活動的目標和意義,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找尋、掌握科學合理的實踐方法;引導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完成團隊的組建、項目申請的提出、活動計劃的擬定等。
第二,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體是指在整個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中,學生要有明確的主體意識,在教師的指導下,努力發揮自我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學生通過自主申報項目、擬定計劃,開展活動,最后完成項目,走過一次較為完整的實踐活動。
第三,以項目為驅動。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我們根據政治學科的特點,有選擇地運用了項目驅動教學法。首先是確定項目,然后將項目分為以問題和任務為中心兩大部分進行。以問題為中心是指教師在授課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問題,以及熱點和難點問題,并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探究提出要求和希望,將原有教學模式中的“灌輸”方式轉變為“主動探究”。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學生團隊共同設計路徑,進行社會調研和文獻考究,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最后形成報告。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鄭永廷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2]楊亞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反思與重構——基于政治社會化的視角[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6).
[3]張建偉,孫燕青.建構性學習[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3.
作者簡介:
李遠杰(1975.3-),男,漢族,山西省大同市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