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萍
當前幼兒園內男女幼師比例懸殊,學前教育研究者、幼兒園園長、幼兒家長等都在積極呼吁更多的男性加入到幼師隊伍當中來。免費男幼師的培養任務成為學前教育發展道路上的重要環節。班主任是男幼師培養的直接管理者,在培養任務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直接影響男幼師的成長。
1.班主任在男幼師入學初期要激發其專業道德情感,滲透人文情懷
男幼師的特殊性其一:畢業等于就業,入學后無就業后顧之憂,學習動機不足。入學前對專業還未形成完整的認識,專業情感較淡。
(1)情感入手,幫助男幼師樹立良好的職業理想,增強責任感。幼兒教師是否喜歡自己的職業,是影響到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動機的一個前提性因素。一位能把幼教事業看做是自己興趣點或者是覺得幼教有價值的幼兒教師,其專業發展動機狀況往往是良好的。在學習過程中樹立好合理的學業規劃,加強職業認同感。不能讓男幼師進了學校門,還在后悔自己的選擇。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途徑入手:①入學初期有針對性地播放一些嬰幼兒成長相關的紀錄片,這些形象的紀錄片能讓男幼師直接感受到嬰幼兒的天真純潔,激起他們人性中的柔軟部分,促進職業心理健康成長,進一步激發專業興趣,逐漸升騰起積極的專業情感。②帶領男幼師階段性地浸入專業實踐場,通過觀察幼兒的一日生活、幼兒教師教學行為等,感受幼兒教師工作的復雜性、全面性、創造性等特點。并在此過程中讓其感受自身專業知識的不足,產生一定的“學業危機感”,促進其學習自覺行為的產生。通過這種隱形教育,喚醒每一位男幼師心中的潛在力量。
(2)滲透美的教育,通過各種形式,激發男幼師心中的美好。每個人天性中總有美好的一面,如何激發男幼師心目中美好的一面,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入手,①通過專業書籍推薦, 增強其美的感悟能力。②布置各種任務,激發其美的設計能力。班主任可以就班級班訓、班級班徽、班級班歌、班級日志本、班級班刊等設計和實施,給他們充分的展示平臺。③要讓其入學初期盡早選擇某項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技能,彈唱說跳畫等。利用空余時間加強訓練。④提供特長展示平臺,增強其美的實踐能力。班主任要多提供一些平臺供學生去展示,也要鼓勵他們多參加校內外學前教育基本功比賽。
總之,班主任要組織開展各項活動,幫助男幼師成長。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葉瀾教授指出:“教育活動是溝通教育理想‘彼岸和學生發展‘此岸的具有轉換功能之‘橋。沒有教育活動的開展,就不可能產生教育影響,也無所謂教育效果。”
2.班主任要充分理解當前男幼師出自獨生子女家庭的特點,構建正確三觀
男幼師的特殊性其二:現階段是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人格養成的關鍵時期,較易受外界環境的刺激與影響。
當前入學男幼師學生多出自獨生子女家庭,這種家庭特點讓他們更容易養成懶惰、自私、不懂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的性格。在校內從語言、行為等各方面表現出種種不文明現象:有些學生在服飾上表現為奇裝異服,理嘩眾取寵的頭發,穿拖鞋進校等;在談吐上表現為臟話連篇,不主動向老師問好等;在課堂禮儀上表現為不遵守課堂正常紀律等;在個人禮儀上表現為吸煙、打架、亂扔垃圾等。因此,班主任應該在學生入學初期進行集體式的養成教育,促進個體良好素養形成,具備良好人格素養的男幼師才能對幼兒起到正面示范作用。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入手:
(1)不定期深入宿舍,及時了解學生真實的生活動態。加強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非正式溝通,讓學生從心底重視并理解學會生活。
(2)通過日常談話、榜樣示范、專門的主題班會滲透健康的生活文明方式。這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班主任不能操之過急。班主任首先要指導學生應該做什么,其次指導學生正確為人處世的態度,最后指導學生怎么做,并在過程中幫助學生培養堅定的行為意志力和信念,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3)幫助每位學生制訂詳細的學習計劃,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盡快適應高職類相對自主、輕松的學習環境。課堂內學會記課堂筆記,學會提問題,提高課堂效率。課堂外學會自主管理業余時間,不盲目從眾,提高學習自主能力,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學習生活、技能訓練中,減少不良行為產生。
3.班主任要時刻關注男幼師心理健康,幫助其建立和諧發展觀
男幼師的特殊性表現其三:為師范院校增添一抹獨特,但更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部分男幼師學生選擇學前教育專業并非是自己的興趣,更多是源于父母的選擇;有些人是因為自己本身性格內向或身體原因,認為自己并不適合面對未來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看中了未來能分配工作的保障;有些人是因為不愿意面對高中艱苦的學習環境,寧愿選擇一條看似輕松的道路。然而,當他們面對多種技能課、全新的文化課程、多頻率展示活動時,困擾問題逐漸增多,將不利于心理健康成長。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入手來培養男幼師學生的健康心理:
(1)通過國家政策解讀、社會需求、幼兒發展需要讓學生理解男性從事幼兒教育絕不僅僅是為了彌補女性教師的不足,而是一種開創性工作。男幼師在幼兒園里面有著更廣泛的發展空間。幫助班級每位學生找到自己的專業興趣點,培養特長,讓他們在高職五年的學習生活中學會接受現實、悅納自我。
(2)通過一些優秀男幼師的課堂活動展示、名師事跡報告會、學長經驗交流會等引領學生對未來職業有更準確的定位,引領他們對未來職業的美好追求。
(3)充分挖掘學生的性別優勢,使他們在幼兒園能充分發揮自己優勢。①增設體育類特色第二課堂。當前幼兒園園長普遍認為男教師在體育運動技能方面可以彌補女教師的不足。幼兒園最期待的是具有鮮明男性個性的學前教育專業的男幼師加入幼兒園教師隊伍。大量研究表明,當前幼兒園男性色彩重的游戲普遍缺失。事實上警察、解放軍、交警,這些以男性為主的職業角色尤其受到幼兒的喜愛。接力跑、匍匐爬、攀巖以及模仿戰爭等游戲,幼兒也頗有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外可以增添輪滑、武術、攀登等體育類第二課堂或興趣小組。②注重培養學生的優勢思維,增設智育類第二課堂。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思維方式上,男性更擅長抽象思維,女性更擅長形象思維。
4.班主任要抓住男幼師青春期特點,樹立“以生為本”教育理念
男幼師的特殊性表現其四:正處于青春躁動時期,他們敏感、感性,更容易受到傷害。他們渴望被他人理解,渴望被異性接受。逆反心理又較重,所以教師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往往走不遠。
筆者作為班主任就有這樣一個案例,至今印象深刻。學校為了便于統一管理,讓所有班級集體采購了書立。在使用過程中,筆者發現有了書立之后,學生上下課都喜歡把頭埋在書立下做點課堂以外的事,如玩手機、看小說、睡覺等。鑒于這樣的情況,筆者在沒有和他們溝通的前提下,要求他們把書立全部撤掉。于是,有人在座位下面開始嘀咕起來,甚至有幾個學生竟把書立當著筆者的面扔掉了。筆者深感這是一種強烈的反抗信號,班級里肯定有不少學生對此頗有意見,作為出頭者才會有市場,才能這么“理直氣壯”。從這件事中我深刻認識到,進行班級某項常規事務變動前要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凡是處理問題都需要采用以退為進的方式進行。班主任在遵循“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時需做到以下兩點:
(1)尊重他們的合理想法,創設和諧師生關系。有時不必向學生一味直接強調學校的紀律,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雖然這樣看似效率很高,但其實是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討論應該怎么做,這樣學生更樂意接受。
(2)放手讓他們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感受到包容感,被信任感和相互尊重。在全班性的活動如運動會、廣播體操比賽、郊游等之前,一定要有所安排布置,切忌由班主任包辦代替,而應放手讓學生干部去組織開展工作。每次活動前,召開一次班委會,指出活動的目的和要求,讓班委干部圍繞目的、要求去做出相應的安排,任務明確,分工合作,既要有統籌安排,又要責任到人。使他們滿足自我肯定的需要,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及時給予指導,幫助他們客觀地看待自己。
5.班主任要理解男幼師的職業特點,樹立集體發展觀
男幼師的特殊性表現其五:男幼師是個朝陽職業,目前幼兒園男女教師比例懸殊,男教師就業后仍存有職業困惑。
從2010年開始,江蘇省從初中畢業生中招收免費男幼兒師范生,經過五年的培養,將來成為幼兒教師。目前,江蘇省已招收1139名學生。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表示,力爭到2020年為全省每所幼兒園培養一名男教師。盡管如此,幼兒園內男女教師比例仍然懸殊較大,男幼兒教師往往難以加入同事間除工作以外的話題,這使得男幼兒教師難以融入同事圈子,缺乏集體歸屬感。上海市第一位幼兒園男教師潘浩瀚就曾坦言:“第一天參加工作,因為就自己一位男教師,自己總是一個人在角落里吃飯,不好意思和女教師交流。”要解決男幼師就業后的職業困境,需要各界合力解決。國家需制定男幼師專業發展政策,幼兒園需要制訂具體的男幼師專業發展計劃,社會媒體需要有正確的輿論導向。具體可以從以下兩條途徑進行。
(1)利用班集體,幫助男幼師學生找到歸屬感。①班主任同學生一起制定合理的班級奮斗目標,使目標能得到學生認可,并內化為自己的奮斗目標。②共同建立一些班級傳統。組建班級活動團體,定期的班級晚會,定期出外郊游活動,等等,讓學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③在小組或班級中強調民主、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人際關系。教師做好班干部的培養和使用工作,形成健康的班級輿論導向,促進班集體始終保持向上的精神風貌。總之,在男幼師學生畢業離校前,幫助他們形成內部合力。走上工作崗位后,能有一個志同道合的群體一起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成長。
(2)畢業前做好就業輔導工作,幫助男幼師從心理上適應就業環境。如入職后如何盡快適應環境、如何與周邊同事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如何促進自己專業不斷發展等,幫助學生架構起“自我支持,自我建構”的理念,在工作崗位中自覺、主動地實現個人價值,不斷體驗到職業幸福感。
自強自立,仁愛誠信,公正無私,敬業守職是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對學生來講,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作用。男幼師是當前的朝陽職業,班主任要隨時把握學前教育發展的最新動向,讓男幼師學生對學前教育前景有清晰的認識和樂觀的態度,自身也能不斷學習改變。人一生最難做的兩件事是改變自己和改變他人,而班主任就很有幸同時遇到這兩件事情,在改變學生的同時改變自己。這是師生不斷收獲成長的過程。
身為男幼師班主任,每日處理繁雜事務,因為學生違規的行為幾乎每天都會出現。抄作業、遲出宿舍、曠課、抽煙、談戀愛等。正處在特殊年齡段的男幼師學生們在心理上極力想要獨立,但是由于認識水平的局限,意志的自覺性、目的性還不穩定,容易動搖和受暗示性,教師對他們的想法不能一味尊重,過度尊重就成了放縱。在原則性問題上一定要拿出自己的魄力,不可事事遷就。總之用各種方式讓所有學生能夠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如陽光傾瀉,處處遍及。筆者深信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寧愿多投入時間和精力,因為任何時候情感投資遠比強權壓制來的回報更大。
參考文獻:
[1]葉 瀾.更新教育觀念,創建面向21世紀的新基礎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1998(02).
[2]張 瑤.高職高專師范院校男性幼兒教師培養策略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9).
(作者單位: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