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吳粉俠 劉淑英
【摘要】微課的出現在教育領域掀起了軒然大波,它以單一知識點為教學內容,通過簡短的視頻或音頻等多媒體形式記載并結合一定的學習任務而形成的一種教學資源。通過對現有微課資源的分析,對微課教學模式設計以及研究方法進行了詳細闡述,為微課資源的建設和應用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微課 教學設計模式 文獻分析
【課題項目】陜西省教育廳科研項目(No:14JK1802), 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SGH140808),咸陽師范學院科研項目(No:13XSYK053),咸陽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課題 (No:201402014)。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234-02
1.引言
“微時代”的到來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微課”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它帶動了教學模式的轉變。目前國外影響較大的微課視頻資源開發網站主要包括可汗學院、TEDEd等。可汗學院的課程特點是每段課程影片長度約10分鐘,從最基礎的內容開始,以由易到難的進階方式互相銜接。TEDEd是由TED在YouTube上推出的新頻道,目前己經包含一百多門課程的微課視頻。該平臺允許世界各地的優秀教師自由編輯視頻,這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學習者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微課”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而且對于幫助學習者理解和深化知識也有相當的作用。
2.微課的設計與開發
一個完整微課的設計與開發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教學主題的選擇;前端分析;微課知識點的剖分;微課資源設計;微課視頻的攝錄;微課視頻的后期處理。微課的選題必須精煉,應該針對學科教學中有教學價值和研究意義的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或者專業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進行選擇;微課資源是一種微型學習資源,要符合微型化的特點,知識點微小,內容短小精悍,但又要相對完整。微課設計主要包括微教案、微練習、微課件的設計;在微教案、微練習、微課件的設計與制作中不能平鋪直敘,并且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在攝錄微課視頻時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避免干擾錄制工作,避免視頻中出現噪音;根據教學需要,對錄制好的視頻資源進行后期加工處理,如添加字幕,去除噪聲等,并且將錄制好的視頻以某種格式輸出。
通過對知名網站及微課比賽的微課作品的分析,綜合已有資源的特點,設計和開發微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選題要有針對性;
②知識點剖分時要保證知識的完整性與獨立性;
③重點及難點突出,配合字幕;
④教師講解過程要思路清晰,語言表達準確;
⑤注重與學生的互動;
⑥教學過程不能太長,時間控制在20分鐘之內;
⑦采用你認為最佳的攝錄方式,視頻畫面穩定、清晰。
2.1教學設計模式
微課是微課程中的主體和最關鍵的部分,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需要十分重視微課的設計。微課關鍵在“課”不在“微”,其落腳點應該在“課”上,因此,在“微課”的教學導入、呈現知識點和總結延伸三個環節中設置了與其相對應的教學活動。微課主要通過情景創設、巧設疑問、交代背景等方式進行教學導入。在知識點呈現環節,微課主要通過引發思考、還原過程和進行故事啟發等方式進行教學。通過小結知識點、布置任務和提出思考題來完成小結拓展的教學。這三個環節間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是承上啟下、相互呼應、緊密相聯的,始終圍繞著一個知識點的教學。“微課”教學設計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微課”教學設計模式
2.2 輔助研究方法
從微課的作品質量、微課的學習總結和學生的調查問卷幾方面,總結“微課”在計算機專業教學方向的教學效果,及應用推廣。在研究的過程當中,用到了以下三種輔助方法:
①文獻分析法:文獻分析法是按某一課題的需要,對一系列文獻進行比較、分析與綜合,從中提煉出評述性的說明。在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中,對微課程和微課的文獻進行全面檢索和閱讀,從有關微課程設計、開發與應用的文獻中總結出別人的觀點,提煉出自己的評述性觀點。
②內容分析法:預先制定微課程的分析類目,對有關微課程的文獻進行分析,得出有關微課程設計、開發與應用的現狀結論。
③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査法指研究者事先設計好相關問題,然后借助這些問題來獲取有關信息和資料的一種方法。在微課程應用后,通過問卷來調查微課程的教學效果,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
3.總結
微課的出現在教育領域掀起了軒然大波,它以單一知識點為教學內容,通過簡短的視頻或音頻等多媒體形式記載并結合一定的學習任務而形成的一種教學資源。本文研究了微課設計模式和研究方法,教學設計模式注重教學導入、呈現知識點和總結與延伸的整個過程,輔以文獻分析法、內容分析法和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為微課資源的建設和應用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鄭小軍,張霞.微課的六點質疑及回應[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3
[2]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 2011,10
[3]張一川,錢揚義. 國內外“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進展[J].遠程教育雜志. 2013,6
[4]張靜然.微課程之綜述[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2,11
作者簡介:
李紅(1976-),女,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