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梅
摘 要:從目前來看,藝術類大學生的思維更為活躍,心思更為敏感,只有結合他們的身心特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明顯效果。這就對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由此一來,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有其自身之義。筆者根據已有的工作經驗,略談幾點加強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綜合方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方法
一、前言
近些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藝術類高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進藝術院校,力圖為社會的藝術事業貢獻力量。藝術類大學生有著特有的思想特征、心理特征和行為習慣,對他們進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輔導員必須承擔的重要責任。這就對輔導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根據已有的工作經驗,略談幾點加強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綜合方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的角色定位
在新時期背景下,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應該承擔以下一系列角色,成為大學生順利發展的“指航燈”。
1.全面的教育者
在藝術類高校中,輔導員為了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其開展的工作不僅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還包括美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藝術價值觀教育和人文教育等。這就要求輔導員隊伍必須成為全面的教育者,方能應對各方面的挑戰。
2.柔性的管理者
與其他專業的大學生相比,藝術類大學生具有一些獨有的特征。比如在心理方面,感性特征較為明顯,情感豐富且反應激烈,他們思維活躍,但是自控力比較差,自我調節能力有所欠缺。同時,他們的政治意識比較淡薄,參與意識較差,普遍抵觸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習。針對這樣的心理特征,就要求藝術類高校輔導員要順應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對他們采取柔性管理方式,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育過程充滿人性氣息。
3.貼心的服務者
大學是學生逐漸社會化、成人化的關鍵階段,學校內的成長軌跡會對學生的終身發展產生影響。藝術類高校的大學生具有獨特的思想、心理和行為特征,這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當他們遇到思想、學習和生活困惑時,亟需一股有力的力量引導他們走出桎梏。而輔導員無疑要承擔這樣的角色,在引導時要擯棄單純的理論說教,改用貼心的服務,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現狀
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對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刻不容緩。但從目前來看,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現狀并不盡如人意,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輔導員隊伍職業認同比較薄弱
所謂職業認同,是指輔導員自身以及社會對于這一職業的肯定性評價,包括藝術類高校輔導員個體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肯定,對工作角色的準確認知,以及對本職業的情感、態度、期望以及職業行為傾向現狀的正確思考,以及高校、社會對輔導員職業價值的認可。
從目前來看,藝術類高校的輔導員處于師資隊伍的“最底層”,這種現象屢見不鮮。高校片面認為輔導員只要管好學生,讓學生不出事、少出事就行,以為輔導員的工作沒有什么難度,任何人都可以勝任,導致輔導員在高校中沒有存在感。久而久之,就挫傷了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出現職業倦怠,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做著同樣的工作,自身價值得不到實現。
2.輔導員配備比例不盡科學
根據國家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的要求,高校要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置專職輔導員崗位,同時,還要求輔導員配備要以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每個院系的每個年級都應該配置一名專職輔導員,每個班級要配置一名兼職班主任。誠然,隨著藝術類高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高校輔導員的數量卻沒有隨之增長。藝術類高校基于種種因素的考慮,輔導員隊伍的配備比例遠遠達不到1∶200的基本要求。很多輔導員要帶領幾百名學生,所承受的工作負擔可想而知。同時,藝術類高校在選拔輔導員時,過于看重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卻忽視了輔導員的專業考察。具有相關專業的輔導員在開展工作時,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工作起來容易上手。這是藝術類高校在選拔輔導員時應該注意的地方。
3.輔導員培訓機制不夠完善
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任何人要想做好本職工作,都必須不斷地學習,涉獵先進知識和理論,完善知識結構,提升專業能力。有鑒于此,要想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藝術類高校就應該對他們安排合適的教育培訓,但是從目前來看,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培訓機制不夠完善。不少培訓課程過于簡單,課時過少,導致輔導員學不到真正的技能。有的藝術類高校甚至直接省略培訓這一過程,只是在應付上級的考察時才隨便安排一下,導致輔導員的業務水平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提高,直接影響他們開展教育工作的成效。
四、加強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綜合方法
針對已經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這樣才能為藝術類高校的有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1.加強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制度保障
要加強隊伍建設,需要制定相關制度作為保障。2006年7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第24號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對高校輔導員的身份、工作要求、工作職責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藝術類高校要以國家頒布的這項規定作為精神指導,不斷優化相關制度,積極提高藝術類高校輔導員的地位,并實施特殊政策,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投身輔導員隊伍中。
一方面,要改革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管理制度,在選拔招聘、深造培訓、職稱評定、職能分工等方面制定相配套的制度,從而促進輔導員隊伍建設走上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
另一方面,藝術類高校要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通過深入調研、統籌規劃,科學制訂出適合本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良性方案和計劃。
2.加強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職業認同
不得不承認,在當前的藝術類高校中,輔導員處于比較尷尬的地位,說地位高,但是其待遇福利方面不如其他教職工;說地位低,但是輔導員確實又承擔著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制訂教學規劃、協調師生關系等一系列任務。為了切實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必須加強對他們的職業認同,促進整個大環境提升對輔導員職業的認同感。
一方面,要端正固有的思想意識,對輔導員工作在藝術類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進行重新評價,用政策和制度的方式體現輔導員隊伍的專業性和職業性。
另一方面,藝術類高校要在薪酬福利和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輔導員隊伍一定的傾斜,從生活、工作、學習各方面關注輔導員的成長,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暢通他們的職業發展道路,促使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讓輔導員隊伍對本職工作形成真正的歸屬感和成就感。
3.完善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的選拔機制
選拔機制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綜合素質高低。選拔機制不合理,很可能出現任人唯親、濫竽充數的現象,無法促進藝術類高校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方面,要積極拓寬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的選拔渠道,盡量實現從全國各高校藝術類專業、心理學專業、管理學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應屆碩士畢業生中選拔輔導員,這部分輔導員隊伍往往學歷層次高、專業能力強,可以成為輔導員隊伍的中堅力量,也可以從本校或本院系的優秀畢業生中選拔,這部分留校畢業生比較熟悉本校的工作情況,可以更快上手。
另一方面,在選拔過程中要堅持公平、公開、科學的選拔機制,從政治素質、專業水平、業務能力、創新精神和職業傾向等多方面進行考察,通過公平競爭,擇優錄取,嚴禁杜絕拉關系、走后門的現象。
4.加強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的教育培訓
對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進行專業化培訓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促使輔導員隊伍積極轉變工作作風、彌補工作經驗不足、提升隊伍的科研能力。藝術類高校要針對輔導員隊伍的現狀,為他們系統制訂培訓計劃,積極提高他們的整體戰斗力。
一方面,要優化崗前培訓機制,這部分培訓直接影響到輔導員到崗后的工作效果。要嚴格落實持證上崗的制度,只有取得輔導員崗位從業資格后方能進入到輔導員隊伍中。從崗前培訓內容方面看,要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學、管理學、藝術類大學生行為特點等基礎理論知識的培訓。
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專業化崗位培訓,即主要針對藝術類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指導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學生干部培養、學生黨建工作、創業教育等方面的知識進行培訓,培訓方式主要是各種類型的職業資格認證,即鼓勵輔導員考取心理咨詢師、職業生涯規劃師等資格證書。
5.健全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保障機制
不斷優化、完善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的保障機制,可以增強輔導員隊伍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體現出他們的職業價值,這對于保證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創新分流發展機制。在藝術類高校現行的職務職稱評定機制中,針對輔導員隊伍要給予政策上的傾斜,鼓勵輔導員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在專業職稱評定和行政職務晉升兩條道路上自由選擇。藝術類高校可以嘗試探索符合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隊伍的職稱評定體系,可以設置單獨的輔導員崗位職稱。
另一方面,優化輔導員隊伍的工作環境,針對一人承擔多個崗位工作的輔導員,高校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經濟補償,使輔導員真正體會到自己的價值,還要促使輔導員之間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使其在愉悅寬松的氛圍下進行工作,提高育人效果。
五、結束語
從目前來看,藝術類大學生的思維更為活躍,心思更為敏感,只有結合他們的身心特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明顯效果。藝術類高校要從選拔、培訓、鍛煉等多方面入手,積極促進輔導員隊伍的不斷成長,為藝術類高校的教育事業增強后勁力!
參考文獻:
[1]彭慶紅,張 瑜.試論高校輔導員激勵機制的完善與創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05).
[2]高文祥.關下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丄作隊伍建設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01).
[3]唐文紅.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培訓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07(07).
[4]童靜菊.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回顧與展望[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08).
[5]陳 希.繼承傳統銳意創新加強“雙肩挑”輔導員隊伍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06).
[6]李 治.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點初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03).
(作者單位:南京藝術學院學生工作處)